观点 SLANT

柴德林:2015年度最佳音乐

森林合唱团,《Dead Species》官方MV(截图),2015,时长:4分46秒.

致命摇篮死 / The Telescopes-《Run It / Thrown》
失眠时,不妨在唱机上放上这张由致命摇篮死和The Telescopes(英国)带来的7寸黑胶合辑。伴随着键盘音效敲出的破碎鼓点和底音,致命摇篮死的《Run It》由慵懒的无意义唱念开始,而后在一瞬间如进入电子舞曲高潮般地被推入混有噪音嗡鸣的副歌部分。似乎得做点什么——而我情绪虽有所反应,身体却动弹不得——就像在漫画里和赛博朋克一起坐上了偷来的飞车。在唱片背面曲目《Thrown》中,传奇的英国噪音团体The Telescope更进一步将声音碾压成“微尘”。尽管曲目仅两分半长,但听者绝对像经历了一个小时的神游。歌曲在从头到尾吉他扫射出的白噪音和混响中自我瓦解。唱片的结构似乎对应了两首曲目在声音上从构建到拆解直至彻底分崩离析的过程。当《Thrown》一曲落下,一切归于寂静,整个转化过程才最终完成。
致命摇篮死 / The Telescopes,《Run It / Thrown》(7寸黑胶),根茎唱片,2015. 试听.

Forests(森林合唱乐团,台湾)-《Dead Species》
台湾三人乐队Forests带来的《Dead Species》正像专辑封面上扭曲变形的低画质全身热扫描图像那样——有如迷失在数字化的后人类未来世界里的拥有了人类“体温”的的模拟人。在合成器和鼓点的牵动下,由贝斯扫出的声音“脉波”贯穿整张专辑,伴随着捶打金属片发出的铿锵声,主唱的演唱则像是监狱长透过扩音器的发号施令。《Dead Species》的阴郁足以向即将到来的黑夜投去冰冷而致命的一笑,而它却又恰恰激起了听者舞动的欲望——至少能让你像只牵线木偶般地摇头晃脑神游一番。
Forests(森林合唱乐团,台湾),《Dead Species》(黑胶/卡带),独立发行,2015. 试听.

小红与小小红-《失而复得》
早晨带来工业和繁忙的景象。今天早上,楼下餐馆身着厨师服的男孩一边抽烟一边用撬棍敲打着从大塑料桶里取出的鱼头。小红和小小红的《失而复得》便使人联想到人们日常劳作的残酷性。专辑延续了这支二人乐队在不定期的演出和唱片发行中确立的捉摸不定的噪音叙事风格。朱文博如一位神志不清的街头传教士吞吐着念词——由他口中冒出的词句或许并未经过深思熟虑,但却是伴随思绪流泻出的疯癫表达。赵丛的贝斯则像个温厚的醉汉——小心翼翼却还是会踉跄地制造出不和谐的杂音。听这张唱片时,我想象着两个机器人在未来的垃圾填埋场处理电子废弃物的场景:一个滔滔不绝,另一个咕哝着作答——它们共同清理着其“前辈们”的残肢。
小红与小小红,《失而复得》 (磁带),宫保鸡丁出品,2015.

杨帆-《What Happened After 1,001 Nights?》
在这张《What Happened After 1,001 Nights?》的背面,杨帆请听者“关灯,闭眼,悄悄溜进故事。”如果这张唱片真是故事的话,那么它也一定是本充满图画的小书,而不是小说。专辑里歌名的长度超过了整张唱片的歌词,其中的声音设计也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吉他的弦音、断续的摇铃、以及那些几乎无法辨识的发自于人嗓的声音:猫叫和鸟鸣,呼啸的风。听者被包裹于这氛围之中,它放大了时间感,像是从小房间架子上一只小瓶子里释放出了另一个世界——那可不是北京这个杂乱无章的特大都市,尽管这张唱片就出自于此。
杨帆,《What Happened After 1,001 Nights?》(黑胶),根茎唱片,2015. 试听.

谢玉岗 / 杨海崧-《White Shirt》
两位令人难以抗拒的老牌乐手(惘闻的谢玉岗和P.K.14的杨海崧。今年杨海崧也带来了一张完美的双黑胶唱片《Music for an Exhibition》,录制于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一场现场演出,由兵马司唱片发行)在大连用一个周末录制了这张唱片。据说,专辑受到了一本近期被翻译发行的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的诗集的启发。不过,无论灵感源自何处,其繁衍出的产物是绝对独特的:两位音乐人将其各自的声音语汇聚合,自成一体地道出了这些“故事”。谢玉岗的电吉他如慵懒上旋的声音“蒸汽”,从扬声器里悠然“渗”出。在持续失真的电吉他音效中,杨海崧念诵着诗句,声音有如冰冻之湖:寂静,安详,冰冷。谢玉岗不时地迸发出狂暴的叫喊,然而这怒喊在混音中被充分延迟,并被控制中的吉他回授干扰。在这里,一种饱满而具独创性的审美生成,勾勒出人类平静温和的精神内核。
谢玉岗 / 杨海崧-《White Shirt》(黑胶),分享障碍&回声书店,2015.

柴德林(Jonathan Zeitlin),Alpine Decline乐队成员.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