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第六颗子弹”展览现场,2015

北京

第六颗子弹

拾萬空间 | HUNSAND SPACE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798西街02号
2015.07.18 - 2015.08.22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来,拾万空间的展览“第六颗子弹”又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周末群趴,外国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加入使展览呈现国际化倾向,国内青年艺术家亦携新作亮相,随之首映的电影《第六颗子弹》翻拍自八十年代的一部禁片,为开幕吸引来了更多看客。这类群展的形式在新旧更替快速的艺术圈中层出不穷,然而,经过查阅基本的展览信息会发现:一篇来自《我爱摇滚乐》口口相传的影评,疑点重重的影片信息,众网友多年来的寻片无果,构成了这部首映电影翻拍的根基;一位写了一本由蔡康永推荐、关于迷药的畅销书,与艺术家素未谋面,甚至画廊工作人员也只能通过中间人与他交流,研究东南亚亚文化以及致幻剂文化的美国学者,成为了这次展览的策展人。假定我们接受这些给定信息的真实性,接受其作为“日常”展览的形式,不禁会疑惑:这位学者的研究领域与策展思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如果按他的观点来解释,“致幻”能够合理解释所有参展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吗?将人与幻觉之间的距离和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相类比对应,是否太过狭隘?那部内容充满了青春躁动的荷尔蒙电影,也看似和其他作品无关,为什么展览与它同名?

其次,如果我们将展览信息的真伪放在一边,单分析现场作品,会发现在郭熙的作品与叶斐然的电影中,都虚构了一个类似“殉道者”的形象(贾斯文和乌鸦),代替艺术家或主角的命运,并完成了某种使命。循此线索,我们将“虚构身份”认定为展览的主题,便可以发现诸多端倪:郭熙虚构了一个与他共同参展的艺术家贾斯文,林科想象了一个在网页涂鸦的黑客,他们都选择杜撰出另一个创作主体作为自己的分身;叶秋森把自己装扮成画中人,葛康岚描写一个穿越时空的小说主人公杨伟,他们以假扮或虚构的人物作为作品的主角;叶斐然按照网络影评为摹本拍摄的《第六颗子弹》,吕智强所展现的一个被压抑者凝视的处境,辛云鹏在视频中让应枪响倒地的演员自然睡着,季俊用软件重现记忆与幻想中的建筑,皆针对虚拟情节和场景进行了设定与再现;胡庆泰对日常生活与艺术作品之间关系的界定,卜云军对摄影在必然和偶然之间灰色地带的考察,体现了他们对“真实与虚构”这个命题之于作品本体的思考。这时,如果我们不接受那些展览信息的真实性,在探讨“真与假”的层面上,这个展览反而构成了现实与虚拟、对应与错位、真诚与欺骗的多重维度。

对于整个展览机制而言,画廊和策展人对于展览的架构拥有最终话语权,艺术家对其“参与的事件”和“成为的角色”不具备主动性,观众很难客观评判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信息,媒体也不会去深究官方提供信息的细节问题。事实上,在一场集体与惯例的狂欢里,没有人会真正关心策展人、导演、抑或艺术家的真假,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机会”,不管这个机会是否荒谬,也许这才本次展览试图展开反思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