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安东到丹东:鸭绿江上的木筏、断桥与过客
展览入口处,平面设计师张烁根据丹东市(原名安东)不同历史时期文字和视觉宣传风格而设计的各色幡旗与标语(《欢迎来到安东》,2022)以一种略显戏剧化的方式,引导观众步入这场以丹东籍艺术家为主、聚焦地缘文化的群展。展厅本身迷宫般的空间设计契合了此次展览的主题及野心:通过跨越不同媒介、不同年代的创作将丹东这一东北亚要塞之地的复杂历史和当今的城市肌理微缩至实体的当代艺术空间内呈现。
除了来自本地民间团体的实物收藏、历史图片和采访视频(铁笔山房,“安东田野现场”)等具体材料以外,艺术家在重返故乡时的意外收获和冒险——比如何翔宇将边境黑市上发现的金属残线制成微型“雕塑”的行为录像(《证据》,2017)——以相对抽象的形式,同样聚焦了安东-丹东不断变迁的过程中所衍生的特殊经济和社会生态。而放在墙角一隅老式行李箱上的小说(岡田和裕,《满洲安宁饭店》)如同舞台布景,既呼应了入口处的“混合视觉场”,也提示了展览所架构的“丹东叙事”的虚构性。
鸭绿江塑造了边城,也顺理成章成为了叙事的前提。孙海霆的系列摄影作品《丹东,二〇二一年第四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