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明军

  • 观点 SLANT 2019.01.29

    鲁明军:2018年度最佳展览

    2018年5月初,杨福东“美术馆电影”项目《明日早朝》在龙美术馆开幕。如果说《竹林七贤》是一首挽歌的话,《明日早朝》则更像是一部史诗。和他此前的诸多作品一样,《明日早朝》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情和叙事。根据美术馆的空间结构,杨福东搭设了一个宋室早朝的开放场景,在为时一个月的展期内,每天演绎一则“早朝日记”。这些“日记”混合着作为台词的尼采语录,现场艺术家/导演的调度,演员的临场发挥,以及观众随时的介入和参与。那些经常出现在宫廷剧中的“朝堂之争”、“后宫夺宠”等历史场景在此轮番上演,交织着我们对于现实与理想、权力与欲望的感知和想象;而那一幕幕恍如“末世将临”的排演,不仅暗指崛起的现实中国,也喻示着全球资本主义的当代处境。这个项目在龙美术馆实施,似乎更显得意味深长。

    半个世纪前,也是五月,巴黎爆发了一场激进的学生、工人运动,史称“五月风暴”。不仅法国,在此前后,美国、意大利、德国,包括中国,等诸多国家也相继爆发了学生/工人/市民运动。这场革命几乎席卷了全世界,并由此开启了一个新的政治时代。值此“1968”五十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思想市场》推出了纪念“一九六八”专题系列文章,包括王璞刘烨王行坤殷之光张泠赵文等学者从世界不同区域的不同问题意识出发,重访了

  • 观点 SLANT 2018.11.06

    马尔科姆·X的幽灵、《十月》及其他

    2018年3月26日-9月27日,在美国亚洲文化协会(ACC)的资助和支持下,我在纽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驻留。期间,完成了关于《十月》杂志的调研,先后采访了10余位编辑和作者,并收集了数百份档案资料;与此同时,比较系统地观察和了解了纽约的画廊、美术馆、非盈利机构的运作以及整个纽约艺术生态的结构。本文是根据半年来的一些点滴体会整理而成的,谈不上深刻的认识,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感受和体会。

    2018年9月18日,由The Met Breuer举办的《一切皆有关联:艺术与阴谋》(Everything is Connected: Art and Conspriracy)低调开幕,原以为这样的话题会激起些许波澜,结果同样被淹没在纽约成百上千的展览中。展览搜集了上世纪60年代末至2016年特朗普上台之前的70余件有关艺术与阴谋的作品,涵盖了半个世纪以来发生在美国或涉及美国的所有那些诡谲而尖锐的政治事件,包括肯尼迪遇刺、尼克松访华、水门事件、黑人运动、伊拉克战争、9·11恐怖袭击、国家监视系统、无人机战争伦理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五十年来艺术家作为行动者是如何介入种种政治丑闻和不正当的权力机制的,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官僚系统的欺骗、公共媒体的阴谋等隐匿的政治逻辑的。展览的时间节点卡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前,但事实上,在纽约的半年里,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更多是艺术家、策展人们对于特朗普时代的焦虑、不满和抗议,这也使得种族、性别和阶级这些陈腐但永恒的政治议题又“卷土重来”,几乎占领了整个纽约艺术界。时至今日,美国知识界和艺术界中的精英们似乎依然无法理解特朗普何以会当选美国总统,何以全世界都在右转,何以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会大行其道。

  • 观点 SLANT 2018.02.14

    鲁明军:2017年最佳展览

    2017,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十九大开幕前夕,北京市政府全面铺开胡同整治行动,几乎所有沿街开放的营业机构都被强行关停和封门,位于箭厂胡同的五金咖啡书店也未能幸免,旁边的非盈利艺术机构箭厂空间则碰巧因为有正在实施的杨振中个人项目《栅栏》“掩护”,而幸运地“躲过一劫”。《栅栏》也因此被赋予了另一层现实意涵。杨振中原本探讨的是观看与权力这一经典的视觉文化命题,不同的是,此次他巧妙地将其植入了胡同这样一个日常空间。无论是铁栅栏,还是隐藏在窗户背后的监视器,都带有明显的政治性暗示。它一方面阻隔了观众,另一方面又将观众带入其中,这里的观众既是观看者,同时也是被观看(监视)者。这一吊诡的视觉逻辑亦曾出现在艺术家过往的作品中,“难得”的是,它意外地被卷入了此次整治行动,并由此还临时保护了展示的空间和机构。可即便如此,空间创始人之一王卫还是觉得箭厂空间前途未卜,命运堪忧,无法预料新一轮的整治何时会卷土重来。

    没想到几个月后,大兴的一场火灾引发了北京政府更为激烈、更大规模的低端产业清退和流动人口减控行动,不少艺术家的工作室因涉嫌“违章”,亦纷纷被强行关闭或拆除。而就在此前不久,张培力个展“没有网络”在位于东城区张自忠路段祺瑞府旧址地下室的掩体空间低调开幕。这是一个参与式、体验性的项目,观众一进入地下的空间,门便自动锁上,五分钟后自动打开。封闭的空间内没有信号,也没有网络,观众只能通过身体的移动,方可

  • 采访 INTERVIEWS 2017.04.07

    何岸

    “深紫”是继2014年“硬汉不跳舞”之后,何岸在没顶画廊举办的第二个个展。展览由七件相关又自足的最新装置组成,透过丰富的象征性语言,和对材料、形式、空间以及诸种感知方式的有机部署,意在调动我们关于性、死亡及宿命等终极命题的体认和想象。本文中,艺术家与我们分享了作品创作背后的思考和故事。展览将持续到4月30日。

    这应该是一个有情绪的展览。因为,说实话自己现在挺绝望的,有很多不满、不屈和不耐烦,就想着快一点把下辈子过完。除了准备作品、展览和零散的阅读以外,更多时候,只有在去往各个地方古建、石窟的路上和现场,内心的焦躁才会有所平复。所以自己必须行走,只有在这个过程中,肉体才会有种莫衷一是的重量感,只有绑缚在一个像十字架一样的框架上,沉重的肉身才会飞翔。

    在福建山区,蓝天白云跟动物一样瞅着你,山路的岔口有座很小的庙宇,门很小,仅能容身,玻璃框后面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哪吒神像,正对着你诡异地在笑,窗明几净,香火刚刚熄灭,随着香烟飘荡的是人的余温,而庙宇的四周则是完全无人的山野。这个时候,它已经蒸腾了你的整个感知,而这样的体验只有在自己阅读特拉克尔和兰波的时候出现过,它超越了所有既有的经验和文本。

    展览“前言”的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观点 SLANT 2015.03.03

    鲁明军:2014年度最佳阅读

    蒂埃里·德·迪弗-《杜尚之后的康德》

    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考古学的方式,修正了一直以来我们对于现成品和现代主义,以及“艺术”这个概念本身的惯性认识。他的观点是,现成品并没有终结绘画,如果从艺术生产机制的角度看,它和现代主义绘画实际是同构的。作者主张取消既有的媒介式区分,回到唯名论意义上的一般艺术的概念系统,并由此重申了艺术家身份这一前提。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Artforum》杂志连载了他六篇长文,文章基本延续了这本书的相关讨论,重申了一些重要的命题。至于《Artforum》这一举动,在我看来其不仅是为了纪念美国“军械库展”100周年,亦不乏现实的针对性和批判性。

    蒂埃里·德·迪弗(Thierry de Duve),《杜尚之后的康德》,沈语冰、张晓剑、陶铮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斯维特拉娜·阿尔珀斯-《伦勃朗的企业:工作室与艺术市场》

    阿尔珀斯的高明在于,她的研究是从最基本的形式和图像分析出发,经由物、观看以及认知等多个维度,切入艺术的社会运作。因此,这看似是一本艺术社会史著述,但实际是一部关于艺术运作机制的深度揭橥文本。

    斯维特拉娜·阿尔珀斯(Svetlana Alpers),《伦勃朗的企业:工作室与艺术市场》,冯白帆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余英时-《论天人之际》

    一如既往,余先生延续了他一贯的简畅、通透、雍容与大气,从“轴心突破”这

  • 观点 SLANT 2014.12.11

    修辞的密度,与波普考古学

    我试图勾勒一条何岸个展“硬汉不跳舞”的清晰线索,但发现越是如此,似乎离展览本身反而越远。甚至觉得,任何试图说清何岸艺术实践的努力都注定是徒劳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何岸本身是含混的,模糊的,恰恰相反,日常生活中的他,意识、思路和立场实际上是非常明确的,身边的朋友都曾目睹过他的“爱憎分明”和他的“职业洁癖”。而他之所以惯性地使用一种压迫的、粘滞的、曲褶的、甚至有点“拖泥带水”的修辞方式,或许正是出于对这种“明确性”的警惕、怀疑和不信任。

    迄今为止,我相信没几个人能够真正弄清展览的标题“硬汉不跳舞”及其文本背景与展览作品之间的关系。何岸的解释是,都是一种修辞。而在我看来,这与其说是修辞,不如说是一种感受,一种情绪。“硬汉不跳舞”源自美国犹太裔作家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1923—)的同名小说,吸引何岸的不是它的叙事情节,而是其独特的言语方式,确切地说,是其中一段关于主人公在沙滩上谋杀妓女的情节描写。很遗憾,我没有读过这段描写,但是耐心地听了何岸对这段描写的转述以及他真实的体会和感受。此时,小说底本其实变得次要了,艺术家的转述才是新的事实。而与作品相关的也正是这个事实。换句话说,即便我们认为展览主题或艺术家的描述与作品之间没有关系也不再重要,它的描述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自足的作品。

    就像“硬汉不跳舞”这样一个短语,它所传达的就是一种修辞的张力,一种异质的身体与心智意象。何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