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育杰

  • 采访 INTERVIEWS 2019.10.09

    保罗·马哈克

    在伦敦工作的法国艺术家保罗·马哈克(Paul Maheke)是刚果与法国混血,他纤细黝黑,说话轻柔,带着法式幽默,有意识地避免往自己身上贴任何过度的标签。在访谈中,他聊到了今夏在威尼斯双年展呈现的舞蹈《在完全成长的舞者“内心深处”追寻》(Seeking After the Fully Grown Dancer "deep within",2016-2019),在马赛举办的个展“OOLOI”,以及即将在纽约Performa 19呈现的新作,在其中我们可发现他不断流动的创作实践中映射出的新主体形式。

    我受第三波女性主义思维影响,认为从个人位置可以“政治地”回应世界,极为个人的也就是极为政治性的。但“OOLOI”稍有不同,这是我第一次直接受一个科幻的人物启发。OOLOI这个形象来自黑人科幻女作家Octavia Butler的《异种》(Xenogenesis)三部曲,极为复杂暧昧,同时是一种性别和一个物种,有疗愈性,但也充满危险,可能杀死人类。这部小说寻找人类思维的边缘和局限性。我也企图寻找这个边界,科幻和思辨对我的意义正在此——我总是试着投射到一个“他处”。这次个展中最主要的作品是一件声音作品,是我与一个灵媒的对谈,他从我的不同“脉轮”(

  • 影像 FILM & VIDEO 2015.03.03

    对决

    片名《利维坦》(Leviathan)除了在旧约圣经中意指结合鳄鱼和鲸鱼的大海怪外,在希伯来语有“漩涡” 之意,且对应了基督教七宗罪中的“嫉妒”。 导演也说受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同名的十七世纪政治哲学经典著作影响(全名为《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又译《巨灵论》),书封面即是一个身体由无数小人组成的巨人,书中探讨人性和国家社会的本质,在自然状态下因为物质的短缺, 基于权力的 “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片头片尾, 天际阴霾暗沉的海岸线,深色海浪, 寒风刺骨,菲利浦·格拉斯(Philip Glass)配乐中的空景,更凸显大自然迅速巨变的强大不可挡。如同样使用菲利浦·格拉斯配乐的纪录片《失衡生活》三部曲(Koyaanisqatsi: Life Out of Balance, 1982)中宏观的旁观视角看着这个世界。片中,在显然和权力站在同一边的教会里,神父布道说“一切权利来自上帝”,接受达尔文主义进化论就是无情相信弱肉强食的丛林自然法则,然而这个比我们更庞大且无从理解的“上帝”或“自然”到底是什么?在片中,这巨大怪物就是人性本身,若任其自然发展,人类很可能因为过度的欲望而自我毁灭。而海滩上青年与巨大鲸鱼骨骸对坐的画面,令人不禁想到罗杰·海恩斯(Roger

  • 观点 SLANT 2015.02.15

    艺术家办学,无用的艺术?!

    2014年,法国的表演艺术工作者在夏天举行集体罢工,抗议政府缩减对文化产业的社会补助,阿维尼翁戏剧节(Festival d'Avignon)因此被迫停摆。短期雇佣的大幅攀升和趋于常态的不稳定性已成全球普遍的问题,比利时各地工会也在年底每周一组织全国大罢工,抗议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在新自由主义政策下,首当其冲的便是医疗和教育私有化问题。若在这个时间点上反观当代艺术界,方兴未艾的社会参与性艺术从90年代至今的发展和现下逐渐受到关注的艺术“教育转向”(educational turns)显然与社经问题同步。

    社会参与性艺术从过程与方式上积极介入社会的做法由来已久,如美国自60年代民权运动時期就一直有与社区民众和行动主义密不可分的此类实践传统。90年代以来,原仅处于社区和艺术圈边缘,重视过程、对话、参与、开放与合作的此类创作逐步登上当代艺术主流舞台,频繁出现在全球各大三/双年展上,本来旨在召唤“公民参与”进程的“观众参与”也往往流于表面的美学形式。正因如此,以研究推广社会参与性艺术为己任的机构都在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以实际动作跨出艺术领域。就在纽约社会参与性艺术龙头机构Creative Time一年一度的大型国际研讨“高峰会”移师斯德哥尔摩之际,意大利贫穷艺术代表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 )基金会的“可见”(Visible)计划也在布鲁

  • 卡德尔·阿提亚:文化,另一个被修复的自然

    阿尔及利亚裔法国艺术家卡德尔·阿提亚(Kader Attia)在2012年的卡塞尔文件展上展出了一件庞大的装置作品,他将一战中受伤士兵的照片和破损的非洲面具并置,以“修复”为关键词在身体修补与文化重建之间建立关联。在目前于比利时两座城市几乎同时进行的两场个展上,艺术家延续了以“修复”为核心概念的档案文物与历史文化研究的工作方式,与其北非移民二代的身份认同创作脉络。两场如平行宇宙般互不相交但又互相关联的展览令人忍不住想起大型三双年展上常有的身体移动经验。

    Middelheim美术馆户外雕塑公园的展览以“文化,另一个被修复的自然”(Culture, Another Nature Repaired)为题,展出了两件新作:一件是由大量铜钹组成的壮观大地艺术声响装置,题名《阿克萨》(Al-Aqsa)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遥远”, 同时也指耶路撒冷一座建于教堂残基上的古老清真寺,有神圣的“庇护”之意。装置外形有如一大片荷花田,相互碰撞“对话”的铜质“荷叶”引人思索自然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另一件作品是艺术家与不同非洲国家的手工艺工匠合作的系列雕塑,将“修复”项目中颜面受伤士兵的照片雕刻制作成木质半身像。正如这些一战士兵多是由殖民地征召而来,作品透过委托制作的过程产生新的再现形式,以及融合非洲、阿拉伯与欧洲的新的身份认同。

    BOZAR艺术中心的展览“修复连续体:雅各布天梯之光”(Continuum

  • 中国内部 : 巨人里面

    “Inside China: L’Intérieur du géant”里的法文标题源自身兼小说家的航拍摄影先驱纳达尔(Nadar, 1820-1910)。1863年,纳达尔拍摄了他 60米高的热气球“巨人号”的内部空间,这个谜样的影像暗指我们所追寻的东西也许不在外部,而是深藏于内部。标题里法文的“巨人”对应英文的“中国”,两位策展人(巴黎东京宫的Jo-ey Tang和 K11 艺术基金会推荐策展人王春辰) 透过在中国各地选出的新生代艺术家探勘身处“人类世”的当代中国如何面对生产过剩丶环境巨变等全球皆然的世界末日挑战,而他们将这些现实情境纳入创作的艺术实践即是作为艺术家面对未来的新提案。

    李钢(1986,北京)收集汽车和卡车的尾气,将其压缩制成墨块,以重新思考传统工艺回应当代中国环境破坏的速度。在《水痕》计划中,吴昊(1985,武汉)将颜料置于各式空瓶罐内,再摆放在中国各地不同城市中,长时间的蒸发过程在透明的容器上绘制并记录下天气和温湿度变化。同时展出的还有一扇武汉的旧铁卷帘门,门上层层覆盖着油漆涂绘的广告, 如同土壤地层样品般压缩再现了中国都市发展的轨迹 。Edwin

  • 马克・莱基:出借魔法魅力给低俗之物

    自从马克・莱基( Mark Leckey )1999年以研究英国亚文化音乐与舞蹈史的录像作品《Fiorucci令我兴奋 》(Fiorucci Made Me Hardcore)一炮走红以来,他横跨文化研究、影像 、声音、表演艺术等多学科领域与媒介的创作风格便宣告确立。目前正在布鲁塞尔WIELS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出借魔法魅力给低俗之物”(Lending Enchantment to Vulgar Materials)是这位2008年特纳奖得主迄今为止最大的个展。从早期对波普文化的挪用到最近有关虚拟网络文化的讨论,本次展览全面呈现了艺术家的创作轨迹,重点探讨了在由高速科技进步塑形的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展览题目取自阿波利奈尔的一封信,他在信中称他自己和二十世纪初以 《月球旅行记》 闻名的电影魔术师乔治·梅里爱 (Georges Méliès)的工作便是“出借魔法魅力给低俗之物”。

    展场中的录像装置和电影放映单元几乎囊括了莱基所有活动影像作品。除此以外,去年由他策划并在英国巡回的展览 “沉默之物的普遍沟通能力”(The Universal Addressability of Dumb Things)也成为本次回顾展的一部分。“沉默”展把当代艺术家,如Louise Bourgeois,Robert

  • 影像 FILM & VIDEO 2014.12.02

    《变形记》中的当代法国身体

    在人群聚集的高中校门口前,一辆全身红色像是没有驾驶的神秘大卡车挑性地驶过,所有人四处逃窜,留下女主角一人,名为“欧洲”(Europe)的北非裔少女。欧洲尾随其后到一块空地上,大卡车绕着她打转后在远处停下,车门打开诱惑着她。涉猎小说和剧场的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奥诺雷(Christophe Honoré)在新作《变形记》(Métamorphoses)中改编西元前一世纪的希腊神话同名小说,将小说中众神与凡人的情欲追逐,置放到当代法国的时空背景下。一言以毕之就是金发碧眼的天神爱上拥有当代法国新移民青春肉体的凡人,一连串优美的爱情动作之后产生各式变形的躯体。女主角欧洲分别与三位不同神止,展开三段预言般的篇章,其实欧洲在原着内只是个小角色,但在遇见宙斯(那台大卡车)之前,她做了一个梦,梦中,东西两个大陆都追求着她,于是擅长把玩叙述形式和讲述青春故事的奥诺雷选她做主角的寓意鲜明。

    变形原指动物在出生或孵化后,产生形态或结构上急剧变化的过程,文学上最着名的莫过于卡夫卡的《变形记》,而片中的变形正是介于人神之间的暧昧状态。画面上中低收入国民住宅内的新移民凡人,与原野绿意中金发碧眼的众神形成强烈对比。凡人像是优雅美丽的众神手中的玩物,可以任意揉捏造型。而片中新移民群居的集中式住宅区也总是介于城乡之间,都市成长之际变化最快速的地带。在这些新移民充满生命力的青春肉体上浮现的是祖籍和身份认同的问题,历史上法国与殖民地阿尔吉立亚在妇女面纱上的争议,若接受法国政策形同承认殖民文化与价值的优越性和自身相对的落后原始,也别忘了殖民地战争中不缺屠杀与严刑拷打的残忍暴行,问题远超过外貌改变和个人认同。而如同卸下面纱的北非女性,片中变形的过程不啻是学习欲望的过程,个体欲望被开啓而诞生出新的身体

  • 影像 FILM & VIDEO 2014.09.16

    从史蒂文•索德伯的《 尼克病院 》看见电影”扩张”为电视影集

    如同近年来流行的量子物理学所吹起的平行宇宙思维,多线平行叙事或者网络游戏式的世界观已经完全是大众可接受的叙述形式。传统的电影单线叙事只围绕在一个主角,所谓的叙事主体,或是观众可以轻易认同的“我”身上,这样的叙事结构只能呈现单一中心的世界观,也就是过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正因为只有人生成功组才有权利撰写历史,成为镁光灯的焦点,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永远显得极为简化单一并且永远不可能与现实全然吻合。相较之下,近年来电视影集中流行的多线网络式叙事,在较九十分钟的电影更宽阔更能充分发展的篇幅下,使得故事得以去中心化并且呈现不同观点下的世界,也就是较接近现实的复杂世界。

    从以《 性丶谎言丶录影带》(Sex, lies and video tapes)闻名的电影导演史蒂文・索德伯(Steven Soderbergh) 最新的电视影集作品《 尼克病院 》(The Knick)每一集都亲自执掌导演筒而非起头後转为监制,而且也已开拍第二季可以看出,这是十足继作者电影之后的作者影集。故事发生在纽约二十世纪初号称最顶尖的尼克医院,科技发明突飞猛进,用电趋於普及,人类寿命大幅延长的年代。体现在萤幕上的是血腥生猛写实的开肠剖肚,以及人类文明进步的残酷和原始野蛮。如美剧《急诊室春天》丶《波城杏话》,以医院为舞台的影集自九〇年代相继出现, 而从日剧《 白色巨塔 》,或大导演拉・斯・冯提尔的影集《医院风云》(原名The

  • 影像 FILM & VIDEO 2014.07.28

    只要真的看见了,我们就不再是分开的两个

    如果不只把戈达尔当“电影”大师,而像是早期的录像艺术先驱,就会发现他自一鸣之作“断了气”就叛逆地在街头使用非传统的轻便电影拍摄技术,70年代初就大量实验SONY摄像机和剪接系统,其实他从没停止在最新技术中寻找建立新语言的可能,在三个导演三部3D短片的《3×3》之後,年过八十的大师用3D长片继续他的电影语言实验。

    片中大量的文字(语言)与影像的拼贴、混搭、剪辑,各式来源不同的影音片段:老电影、历史资料画面、纪实家庭电影、演员演出的叙事片段,大量由他私人藏书中节录的引言,不断地堆叠破碎的意义和断裂的影像碎片,意义与讯息的川流密度呼应3D效果造成身体视觉的压迫性不适,眼球和脑神经的超载。如他一贯後设地解构电影或叙事机制,这实则是一篇用手工的个人家庭电影笔调撰写,解构视觉机制的抒情论文( 影片拍摄使用了各式不同的小型摄影机,如智慧型手机和GoPro。而大师的爱犬Roxy则是片中的主角)。在Roxy的画面上,我们听到画外音:“只要真的看见了,我们就不再是分开的两个”,这描述的不止是与情人的关系,更是人类的双眼视觉机制。以科学的角度而言,各种动物昆虫都有不同的生物视觉结构(例如苍蝇的复眼),影像实则是在脑中成形,且生成的影像与生成影像的方式皆极为不同 。人类视觉是大脑透过对左右两个影像的诠释在脑中建构眼前的世界。重点正在於 “两个”影像和“诠释”,因为意义或影像的蒙太奇也正是需要“两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