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DIARY

思想的盛会 [深圳]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这一项目历经了两年的准备,于10月17日从英国曼彻斯特移师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该展览是由黄专和英国音乐家、艺术家、策展人约翰•海雅特主持,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和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艺术设计创新研究院共同开发的文化视觉史研究项目。

左图:阿拉里奥画廊艺术总监尹在甲。右图:摄影评论家顾铮。

如果说黄专策划的展览其思想的丰富性远远超过展览视觉效果一点都不过分,他的展览几乎每次都有一本厚厚的出版物,一个或多或少带着半公开性质的学术研讨会。这次的展览主题明显带着研究的色彩,“国家遗产”一词远远超出了视觉艺术展览需要呈现的内涵,而是带着对中国近百年来的思想进程的反思,试图借助艺术的方式整理和重构国家的思想遗产。

一边看着这次的出版物《State Legacy》,一边看展厅中的展览,总体的感觉是展览中可看的部分并不多,如果不事先阅读文献,根本无法理解所有作品的思路及意义。文献集分为帝国与国家、一个多维的现代化模式、视觉政治神话三部分,每一部分又由学者专论、历史资料和艺术家方案三部分组成。整个项目没有一条很明显的线索,专论、作品方案和历史资料互相之间既有关联又互不从属,到处是充满想象的论述。在前期的一个研讨会上,黄专、巫鸿等人曾经为了展览名称叫“视觉遗产”还是“国家遗产”有过一番讨论,无论如何,只有对“遗产”一词非常肯定,由于它既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暗示着现在与过去的联系。艺术家的作品分量在项目中显得并不那么重要,这点与所有当代艺术展览都不一样,黄专在研讨会上说:“实际上五位艺术家在展览中,牺牲了非常多的东西,一个是牺牲了自己作品的完整性,第二个是牺牲了作品的上下文。”

左图:评论家吕澎。右图:评论家朱青生。

主厅中间是卢昊作品《复制的记忆》,卢昊的方案收在“帝国与国家”部分,里面还收录了关于北京城门的历史资料作为阅读背景。他在巨大的北京市灯箱地图上面用有机玻璃复制了北京的九个城门,作品选取的材料呈现出粗糙的现代工业感,与古建筑本身该具备的历史积淀感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怎么看也觉得不是很舒服。隋建国对自己的作品定义是“用时间和空间的做影像的雕塑”,十三个投影分别打在四面墙上,画面循环播放着火车经过的场景,每个场景大约每四分钟就有火车经过,十三个影像连接起来就像火车环绕着卢昊制作的北京城在跑。汪建伟的作品《观礼台》原本是一个文本方案,他将天安门外曾经存在的观礼台重新发掘,包括观礼台的设计者以及观礼台曾经被使用过的时间段等细节在文献中展示,这些丰富的细节包含的政治含义,在这次展出中他把观礼台的结构还原在展厅中,这时光溜溜的铁架子并没有任何观赏性同时也失去了作为观礼台的功能。王广义的作品保持着一贯对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的敏感性,他用铁铸了汽车“东风•金龙”,事实是,这部汽车是中国制造的第一部汽车,毛泽东曾经象征性的坐过一次,是“红旗”汽车的前身。当然复制“东风•金龙”可以带出来一连串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和民族梦想的讨论,王广义自己认为:“用铸铁的方式还原《东风•金龙》,使其具有一种博物馆化的感觉,它包含了历史的沉重感——一个民族要成长的强大欲望,或者是欲望的多重性。”曾力是长期关注和拍摄中国大型工业场景的摄影师,他的作品《水城钢铁厂》直接成为项目的视觉档案的一部分,黄专也说:“现在看到曾力的作品显然不是真正的作品,而是文献使用的状况。”

左图:艺术家王广义。右图:艺术史学家唐克扬。

项目的另一个重头戏是开幕第二天的研讨会,主题是“国家遗产的构成、显现与文化传统”,主持人朱青生,北京大学的视觉研究中心承担了研讨会的学术邀请任务,邀请嘉宾大部分都不是艺术圈里的人,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参与其中,讨论的范围尤其广泛,从视觉艺术到历史文化,各学科概念和专业术语使人应接不暇。无论是参展的作品方案和研讨会的成果都显示出该项目超越了艺术展览的范畴,视觉材料同时成为历史、文化与艺术之间的纽带。

左图:左起艺术家汪建伟、王广义、曾力、策展人黄专、艺术家隋建国、批评家朱青生。右图:汪建伟的《观礼台》。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