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 PRINT 2007年12月

刘建华个展

[[img:1|left]]

上海沪申画廊位于外滩一座优雅的后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中。这幢修建于1916年东亚资本主义扩张时期的大楼曾经是若干国际银行的总部。如今,随着上海打开二十世纪初镀金时代的续篇,这座楼似乎也已成为城市新奢华的象征。2002年,经过Micheal Graves的重新设计装修,外滩三号现在的住户不仅包括画廊,还有像Armani和Hugo Boss等奢侈品店以及让·乔治餐厅。因此,这里绝对是刘建华的巨型装置“出口—货物转运,2007”发泄后殖民愤怒的最佳场所。

九月初,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云集申城参加首届上海艺术博览会。这时的刘建华正忙着把十吨“洋”垃圾从广东省运到上海,并在外滩三号这个都市地标里完成装置。塑料药瓶,电脑零件,包装盒,滤纸,金属箔片,合成树脂碎片,强力贴纸,和无数其他废品布满了整个画廊空间。一排巨大松散的垃圾残骸高可及窗,窗外江对岸就是城市进步的象征——浦东新区。窗内,一部装填过量的工业垃圾压实机耸立在一片狼藉之中。有机玻璃墙里填满五颜六色的废品,隔断了画廊的中心空间。

艺术家轻而易举地对垃圾进行了背景重置,将其变成迷人的,可消费的艺术品。作品甚至还开了些内行人的玩笑——白色塑料药瓶做的墙似乎在暗指达米安·赫斯特,而其他部分则让人想起Barry Le Va。透明箱子上写着“艺术出口(ART EXPORT)”几个大字,箱子里,宽条的黄色玻璃纤维纺织物跟黑色破旧的橡胶带压在一起——就其语境来说,这一姿态似乎是肤浅的。然而,墙上中英对照的引用文字揭示了刘建华作品的真实意图:“每年,世界80%的电子垃圾都运往亚洲,其中90%或3600万吨最终留在中国。”(ABC新闻);“在其中一个接收洋垃圾的小镇上,居民没有可饮用水,80%的儿童铅中毒。”(《中国日报》)

刘建华所使用的垃圾都是从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新西兰等)非法进口到中国的。自相矛盾的是,以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美国除外)都签署了《巴塞尔公约》——在这个公约中,富裕国家同意停止向贫穷国家出口垃圾。以低成本回收利用的借口运到中国来的垃圾最终往往被非法倾倒,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威胁曾饱受鸦片战争战火蹂躏的地区(新闻稿提醒我们)的居民健康。错综复杂的全球市场动力体系在这里通过多层重复示例得以展现,每一层都更深入地根植于殖民主义逻辑。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废品是一种双向交易,是高速现代化的副产品。如今,就连最老道的投机商都对中国艺术市场的扩张(不久前还处于完全出口状态)瞠目结舌。这个时候,站在东西方交界的门槛上,刘建华的“垃圾”将跨越分界线的共谋关系链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译/ d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