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5 results for: 易英

  • 专栏 COLUMNS 2016.07.06

    迪迪-于贝尔曼的重击

    钱文逸

    一.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 Huberman,下文简作于贝尔曼)的写作曾经给过我两记重击。一次是《安吉利科:差像与喻体》(Fra Angelico: Dissemblance and

  • 新闻 NEWS 2014.09.26

    2014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有奖征文

    艺讯网报道:为奖励对艺术批评事业有执著追求并富有创造精神的优秀青年学子,为中国艺术发展催生后备新人,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此次青年批评奖资助对象为全国美术院校主修艺术批评和批评理论的在校学生(本科、硕士、博士),以及45岁以下在科研、教学、博物馆、美术馆、出版等相关学术机构从事艺术史及艺术批评理论研究的青年学者。届时将由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视觉艺术发展战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负责邀请国内专家组成以潘公凯教授、易英教授为首的评审委员会,并以匿名评审的方式对申报论文进行评选。

  • 专栏 COLUMNS 2014.06.30

    作为现象的影像:中国早期录像艺术

    Katherine Grube | 古婷婷 译/王丹华

    虽然录像艺术已走向没落,但它在今天,依然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和观念起着持续性的影响,此时对1996年的录像艺术进行重新梳理和思考,正是对这一媒介的一种认同和肯定。由于“现象•影像”录像艺术展这场展览,1996年在中国影像艺术史上依然保持着重要地位,“现象•影像”被普遍视为中国首个录像艺术的专题展览。这场展览将十年来在录像艺术上的实验整合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媒介类别,为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历史和理论基础,推动了录像艺术的广泛传播。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12.16

    喻红:忧云

    张夕远

    “这是一种生活形态的终结。艺术如果不能从哲学自我意识当中找到自身的镜像,它便无法继续下去。”在一个半月前丹托去世之际,人们悼念这位哲学家和艺评人的同时,再次回到艺术是什么、以及艺术的终结这两个现代主义之后的问题。通常意义上,人们在今天所谈论的当代艺术是一种观念结构,艺术家有很多种途径和不设限的媒介去抵达这个结构——可能是视觉形状,多维感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9.23

    墙上的博伊斯

    azure

    初秋是中国北方一年之中难得的好时节,对于饱受雾霾和极端天气困扰的北京来说更是如此。九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秋风熏得游人醉,万物似乎也祥和起来。

    “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在这一天开幕。这是德国艺术家博伊斯在中国的第一个大型展览,地点是花家地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的开幕式很正式。下午四点,美术馆已经站满了急不可耐的观众,但在中德双方代表登台发言完毕之前,保安严肃尽职地拦截了展厅门口跃跃欲试的观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