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9 results for: 朱昱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0.06.01

    朱昱

    贺潇

    金属盘子里的烟灰痕迹、被切割下来的心脏、艺术家的自画像、如同涂了一层凝胶的骷髅——如果你只是走马观花式地穿梭在长征空间的白盒子展厅,拿起手机对着墙上的作品拍照,这些照片在手机屏幕上呈现的“逼真”程度也许会让你感觉它们与实物本身别无两样。但当你近观细节,或开始尝试分析画面的结构时,便会发现朱昱并没有以所谓“摄影现实主义”的方式去追寻图像中的真实。

  • 新闻 NEWS 2020.05.24

    画廊周北京公布“最佳展览奖”获得者

    于5月22日开幕的画廊周北京今天下午宣布了“最佳展览奖”获得者。该奖项每年专门授予画廊周北京“主单元”中的商业画廊。在2020年的活动中,主办方决定设立两个独立且互补的奖项:“最佳展览奖-贡献奖”和“最佳展览奖-创新奖”。

    首届“最佳展览奖-贡献奖” 由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和长征空间共同获得,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两家画廊长期以来深耕中国当代艺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4.08

    朱昱:隔离

    郭娟

    朱昱的“隔离”,有人看到创作者个体内部的高度统一,有人看到现象学意义上的时间,有人看到艺术家缓慢的自我治愈过程,在展厅里移动时,我最感兴趣的却是是否可以更直接地使用艺术家本人提供的方法——自我隔离——与种种合理化的阐释产生隔膜。也许这种隔膜本就存在:单纯在面对这些绘画作品时,它们仅是一些图像,洁净、细致、静默,本身缺少一种交流的欲望(指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3.15

    2015年的第一串响炮

    孟婷婷

    三月七日这个星期六,北京的艺术圈开始“骚动”。这个战略性的时间点处于春节长假之后、香港巴塞尔之前,画廊界往往努力地推出自己的艺术家,打响头一炮——在彼此暗暗较劲的同时,也迎合观众想一个下午把重要展览一网打尽的小算盘。随着展讯的曝光,媒体们也卯足了劲,朋友圈中纷纷刷出“周六可是跑断腿的节奏”之类的豪言壮语。据一些微信平台的总结归纳,全国范围内在3月7日前后的展览约有50个,其中大概四分之一发生于北京。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9.13

    伟大的表演

    梁舒涵

    从名称上看,继今年四月份“改造历史”之后,最雄心勃勃的展览当属“伟大的表演”了。“伟大”是一种价值判断,总是与标准的确立相联系,德勒兹与加塔利用块茎(rhizome)比喻后现代条件下思维模式所具有的多层次、多样性和非中心特征,与树干状的等级次序不同,这种思维方式更强调蔓延性,强调打破和消解现代性思维模式的桎梏。因此标准的概念总是变得虚无缥缈。谁伟大?谁不伟大?一度专注于研究现代主义批评家格林伯格(Clement

  • 所见所闻 DIARY 2010.04.09

    感官世界[北京]

    任兰

    2009年4月的第一个周末,一系列展览中至少有三个都与“感官”有关,或者说“玩身体的”。

    4月2日傍晚,“唐人当代艺术中心”,泰国艺术家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的个展《别干了》正在举行闭幕式。在1月9日的开幕式上,Rirkrit请来的师傅曾为观众奉上豆腐脑和油条。这天的闭幕式上,Rirkrit围着白围裙,在制砖机附近逡巡,视察排着队缓慢通过炉膛的羊腿、烤鸭们。策展人吴承祖则在展厅另一头戴着耳机打碟。泰国香料的气味弥漫展厅。

  • 杂志 PRINT 2008年12月

    北京现场

    Colin Chinnery

    曾经看上去了无生气的北京,在2008年却散发出了新的光彩。那布满钢筋水泥的地带在奥运粉刷工程的魔力下,洋溢出一派活力四射的气息。除了改善市容和资金流动外,时间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财富。跟随着奥运的脚步,北京有着足够充分的时间,以缓慢而开阔的步伐向前迈进,这番盛事带动的热情,似乎久久停留在人们的脑海中没有散去。今夏这场国际大亮相后,我们依然可以在此感受到一种特殊的节奏和空间体验。时间已过去了很久,中国式“长时段”的物质残余依然在空气中徘徊。当一座城市连空气中都负载着历史性的机遇时,这将意味着什么呢?这番浓厚的乐观主义,甚至也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这种情势下,又如何去创造意义、找寻意义呢?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10.13

    第三届广州三年展 : 与后殖民说再见

    Anthony Yung

    前卫的甲醛味

    暴雨中,唯一通往时代美术馆那崎岖不平的道路浸满黄色的泥水。美术馆墙上的灰泥还未干透,如今又被雨水淋着。中国艺术界的显赫名人在闷热的展场里转,工作人员迷惘,只有装修工人最自在。

    几百人在等唯一一部电梯,往漫着浓重的甲醛味的十九楼展场。一间放映录像的房间传出瀑布声,是天花的幕布抵不住暴雨的冲击。从十九楼上的展场往外面看,从那几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06.23

    食物的描绘

    Lori Waxman

    若是为这场巫鸿策划、五位不同年代的中国艺术家所参加的展览命名的话,‘食物’也许最合适不过的题目了,但实际上却没什么可吃的,更别说有什么能撩起人的食欲了。这里没有满足口腹之欲、社交用途和审美快感的珍馐佳肴。艺术家们令可口的美食变得陈腐腌杂,令人讶异而不安,不可思议却又非常粗糙。在陈文波精雕细琢的画作中,蛋黄明亮的光泽被拦腰的斜线粗暴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