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8 results for: 辛云鹏

  • 所见所闻 DIARY 2023.06.09

    漫长的疗愈

    杜可柯

    “你看这些观众,十几年前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多人来美术馆看当代艺术展览,这就是十年经济发展的结果。”UCCA馆长田霏宇坐在美术馆入口处的大台阶上对我说,我们身边有小朋友正尖叫着在台阶上爬上爬下。

    的确,哪怕和疫情前相比,798园区也变得整洁很多:马路更宽,更平整,尘土飞扬的工地和大卡车越来越少,店面越来越精致,UCCA门口步行街上还能看到尺寸可爱的无人售货车,只要有人过去就自动停,扫码就可以买面包和甜品。

  • 采访 INTERVIEWS 2020.07.29

    辛云鹏

    贺潇

    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辛云鹏在C5CNM空间的展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或许让人感觉有借题发挥之嫌。但如艺术家所说,“这并不是一个乒乓球比赛的艺术展”,甚至也不是要回望或批评50年前为中美建交奠定基石的“乒乓政治”。在此次采访中,辛云鹏讨论了他在作品中对诸多影像文献、文化符号的转化和处理,以及如何为个人经验在“历史叙事”中找到对应或平行关系,同时也为认知、解读我们身处的难以预测的时代提供某种可能的框架。展览将持续至8月2号。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7.11.01

    辛云鹏

    郭锦鸿

    辛云鹏在德萨画廊的首次同名个展看上去像是一个有序的叙事甬道,单一的迷宫——在这里说“迷宫”,可能更多的是令人迷惑的观展体验,而与作品本身无关。展览内容涵盖了一位“观念”艺术家能够做的所有形式:绘画、装置、影像——我们甚至可以将《母亲》(

  • 采访 INTERVIEWS 2016.04.23

    辛云鹏

    朱荧荧

    辛云鹏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在此次拾萬空间的个展上,他展出了《包豪斯的魔方》、《平等纪念碑》和《两个雕塑》三件新作。“人人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8.02

    第六颗子弹

    朱荧荧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来,拾万空间的展览“第六颗子弹”又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周末群趴,外国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加入使展览呈现国际化倾向,国内青年艺术家亦携新作亮相,随之首映的电影《第六颗子弹》翻拍自八十年代的一部禁片,为开幕吸引来了更多看客。这类群展的形式在新旧更替快速的艺术圈中层出不穷,然而,经过查阅基本的展览信息会发现:一篇来自《我爱摇滚乐》口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02.28

    ON | OFF

    Angie Baecker | 贝安吉

    “ON | OFF”荟萃了来自中国内地五十位生于1976年以后的艺术家的作品,1976正是中国社会集体意识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毛去世,文革结束。与新博物馆的“比耶稣还年轻的一代”(Generational)类似,这个规模庞大的展览从观念和实践上,以决定性的手法,对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创作进行了梳理。策展人孙冬冬和鲍栋的构思起始于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常被“年轻”和“中国的”这样的标签所遮蔽的缘由,

  • 采访 INTERVIEWS 2011.04.03

    苏文祥

    杜可柯

    从2009年到2010年,北京草场地的泰康空间在他们51平米大小的展厅内举办了一系列个展,取名“51平米”。参展艺术家都相对年轻,大多数是艺术圈的生面孔,部分人展览经验很 少,但这个系列引起了批评界广泛关注,极大改变了北京年轻艺术家生态。《艺术论坛》在“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4.07

    51 m2: 16位年轻艺术家

    杜可柯

    如果在今天做艺术家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变成千万营生中的又一种求生方式,那至少这种方式跟“生活”的距离最难界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五点之前做螺丝钉,五点以后找“自己”,职业艺术家却要以“自己”来保证“工作”的独立和独特。这种由无数可辨度或高或低的特殊“个体”组成的特殊“群体”以及该“群体”的劳动成果究竟具有多大说服力(或者,魅力)?

    要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