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3 results for: 邓兆旻

  • 所见所闻 DIARY 2021.03.11

    Last Dance

    张允菡

    每次前往台北当代艺术中心(TCAC),我总是习惯从旁边的小巷子穿出,猜看看转弯时会看见什么人聚集在门口。今天也不例外,正要往门口走去,和林明弘坐在骑楼吃面的杨俊突然大声地叫住我。即使不久前才碰过面,他仍一如往常地用他特有的方式问候:“嘿,怎么样?”闲聊几句后,我穿越门口拥挤的人群走进去,先碰到平常忙得见不到人的邓兆旻,然后又被迎面走来的Frankie(苏珀琪)向外推,边推边念说快去跟隔壁面摊老板点餐,别让他们无聊,今晚餐点都是TCAC买单。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7.06.05

    邓兆旻:这么多年过去,

    严潇潇

    邓兆旻近几年的创作常以文本转化、解码编码这样的形式出现;他的创作中可见一种多面向的文化反刍机制,在既有“故事”系统的基础上持续对叙事可能性进行实验,也在不断的重新编码中形塑我们对某种文化主体的认识。在他选择处理的一系列源文本中,不难观察到极强的地缘性(台湾)与叙事性(文化作品所讲述的故事)——这其中包括了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白先勇的《台北人》,王文兴的《家变》及台湾人耳熟能详的一曲《雨夜花》。最近在台北立方计划空间的个展“这么多年过去,”里,他将三年前的作品《唱还是不唱?》进一步深化,最终实现了一直以来想要为《雨夜花》这个对象文本赋予更为立体的编码形式的愿望。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2.26

    造音翻土——战后台湾声响文化的探索

    陈玺安

    郑慧华与立方计划空间团队的策展往往是签名式的。这不是指中国大陆常见的那种在海报上将策展人名字印得斗大的展览,而是体现在展览母题以及和展场处理手法的一致性上。他们长期关注台湾的声响文化,以及冷战与现代进程中产生的档案,并用一贯灰阶式的展场设计相对应。

    这次的“造音翻土—战后台湾声响文化的探索”再加入了包括何东洪在内的文化学者参与策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