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癫狂新世界
这是二月初。一位欧洲男子,头戴棒球帽,身上捂着保暖夹克,漫步在沙特阿拉伯的吉达,这个通往麦加的历史港口城市。雷尼尔·德·赫拉夫(Reinier de Graaf)是明星建筑事务所OMA的合伙人,他最近常来沙特阿拉伯,不是为了宗教朝圣,而是参加双年展,担任一个清真寺建筑奖项的评审,顺便看看有没有任何其他可抓住的机会。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
-
软实力
我飞去了吉达(Jeddah),因为我想看看这个处于动荡变革之中的社会。我想知道为什么是沙特阿拉伯,现在成为了和平协议的谈判地点,吸引着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的关注,新的城市在此崛起?在沙特阿拉伯王国首次向非宗教人士开放旅游签证的仅仅六年后,全世界各地的访客就被节庆活动和环保酒店所吸引,会聚在埃尔奥拉(AlUla)和迪里耶(Diriyah)的古城遗址。软实力、通过传统实现的革新,以及政治力量在此汇合,以独特的方式反映出我们新的、矛盾的世界秩序。
-
失德的权威
“我们究竟凭什么发言?”《艺术论坛》杂志国际编辑巴勃罗·拉里奥斯(Pablo Larios)在本期有关2025年沙特阿拉伯吉达伊斯兰艺术双年展(Islamic Arts Biennale)的现场报道中提出了这一问题,反思自己作为西方人的立场。“批评沙特侵犯人权、压制新闻自由以及残酷处决异见者固然容易。但与此同时,”他写道,“这个国家在改革方面展现出的严肃态度与实质性努力也显而易见。这种高度矛盾的状况,恰逢西方的道德权威几近崩溃之时。”雅各布·德雷尔(Jacob
-
-
ALOHA不再
任何一场双年展、三年展或其他跨越整个地区的大型展览,都必须在每一届举办时重新证明自己的意义。组织者们需要回答这些问题:这个地方当下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又与其他地方有什么共性?艺术如何能够凸显这些差异?第四届夏威夷三年展(前身为檀香山双年展)通过明确强调跨岛屿、多岛屿(poly-nesian)之间的亲缘关系,明确回应了这些问题。这不仅帮助构建了理解夏威夷的路径,同时也超越了传统上居高临下的地方性视角。本届三年展以“Aloha
-
李然
无论是在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对现代主义绘画基于自身平面性的媒介规定中,还是在迈克尔·弗雷德对极少主义艺术的著名批判中,“剧场性”都是严肃的当代绘画甚至是艺术应该回避的歧途。然而,对于毕业于四川美院油画系的李然来说,“剧场”或“表演”不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母题贯穿着他的影像装置创作;即便近年来逐渐回到架上绘画上,他的状态也更像是一个“扮演”画家的艺术家。
-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2025公布主题与亮点
2025年的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将于5月22至25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的11号馆举办,以“凹凸”(CONCAVE-CONVEX)为主题。今年,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在行业主管部门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支持下,与画廊周北京、ART021 BEIJING等艺术活动一起,联合发起并共同构建“北京艺术季”。
在
-
美国国家美术馆代表与DOGE代表会面讨论法律地位问题
上周,由马斯克领导的特朗普政府非官方削减开支机构——美国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DOGE)成员访问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就该馆的法律地位问题进行了会谈。据首先披露此事的彭博CityLab报道,国家美术馆馆长凯温·费尔德曼(Kaywin Feldman)与秘书兼总顾问路易斯·巴克达诺(Luis
-
当代艺术重要支持者教宗方济各逝世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因中风和心力衰竭逝世,享年88岁。在担任教宗的十二年间,他不仅是天主教会的领导者,也是艺术界的重要支持者。方济各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首位来自拉丁美洲的教宗,也是历史上首位耶稣会出身的教宗。他致力于将教会带入21世纪,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便是拥抱当代艺术与文化,他还公开支持将被掠夺的文物归还原属地。
-
2025年特纳奖公布入围名单
英国泰特美术馆今天宣布,奈娜·卡鲁(Nnena Kalu)、雷内·马蒂奇(Rene Matić)、穆罕默德·萨米(Mohammed Sami)和扎迪·车(Zadie Xa)入围2025年第41届特纳奖。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将于2025年9月27日至2026年2月22日在英国布拉德福德的卡特赖特美术馆(Cartwright Hall Art
-
何子彦被任命为2026年光州双年展艺术总监
光州双年展主办方宣布任命新加坡艺术家、电影人及策展人何子彥(Ho Tzu Nyen)为第16届光州双年展艺术总监,展览将于2026年9月开幕。光州双年展基金会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何子彦因其“以艺术的变革力量为核心的策展提案”获选,并指出“他的策展方法旨在激发全球不确定时代亟需的驱动力,有望为光州双年展开辟新的方向”。
何子彦
-
荒川-纳什医将代表日本参加2026年威尼斯双年展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The Japan Foundation)宣布,现居洛杉矶的酷儿行为艺术家荒川-纳什医(Ei Arakawa-Nash)将代表日本参加第六十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展览将于2026年5月9日至11月22日举行。荒川-纳什医与丈夫共同养育着一对新生双胞胎,他计划为双年展创作一件探讨民族主义与父权制主题的装置作品。作品将从他作为酷儿父亲的角度出发,并以市川昆1962年的电影《我两岁》(
-
城市作为艺术现场:从空间到日常的边界流变
千禧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入飞速发展的轨道。几乎与此同时,当代艺术逐步进入社会文化和高等教育领域。然而,沿海以及内陆之间的差异,还是激发出个体艺术家们对于现代性危机的不同反应。在“城市作为艺术现场:从空间到日常的边界流变”这场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的展览中,不少参展艺术家所带来的部分作品,持续对城市生活中那些不可见的倦怠进行着抵抗或反思。这或多或少在教学范围之外,打开了对于现实的讨论。例如,李燎的“劳动摄影”(2023)与郑国谷的“阳江市郑国谷美术馆”(2024)项目,分别以直接卷入资本绩效体系,或逃逸至内观体系的方式来转化自身与珠三角极度城市化之间的张力。
-
“黑色巴黎:艺术流动与反殖民抵抗,1950-2000”
蓬皮杜艺术中心在闭馆进行五年翻修前的倒数第二场展览——“黑色巴黎:艺术流动与反殖民抵抗,1950–2000”(Paris noir: Circulations artistiques et luttes anticoloniales, 1950–2000)是对该机构创立初期的一系列里程碑式展览的一次回望。庞图斯·赫尔滕(Pontus
-
制陶女将火高高举起
“制陶女将火高高举起”的十一位参展艺术家均为女性,但展览的侧重点并不在性别政治,对女性视角的呈现也不是透过人与人的情感关系,或是生育和哺育的神话传说来完成——尽管展览的英文题目“嫉妒的女陶工”(The Jealous Potter)取自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著作。策展人通过将制陶术置于美国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
盖伊·尤伦斯(1935-2025)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之一、著名艺术赞助人、慈善家盖伊·尤伦斯(Guy Ullens)今日于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0岁。
盖伊·尤伦斯毕生致力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对话。在商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后,他全心投入艺术与慈善事业,自1980年代起便与中国当代艺术界结下不解之缘。2007年,盖伊·尤伦斯与夫人米莉恩·尤伦斯(Myriam
-
2025古根海姆奖公布获奖名单
古根海姆基金会(Guggenheim Foundation)公布了2025年度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 Fellowship)的198位获得者名单,今年也是该奖金创立以来的第100届。获得这一殊荣的包括画家、电影导演、摄影师、编舞、作家、诗人、建筑师、科学家、人类学家、工程师、历史学家、翻译和数学家。获奖者来自52个学科,分布在全美32个州、哥伦比亚特区和加拿大的两个省。每位获奖者的资助金额不同,通常在3万到4.5万美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