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
本届“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入围的四位艺术家都着迷于处理各个地方的历史材料:中国艺术家郝敬班在跨度近四十年的电影档案里想象着北大荒土地本身的声音;菲律宾艺术家艾萨·霍克森(Eisa Jocson)通过编舞转译全球生产链影响下劳工的在地身份;越南艺术家潘涛阮(Thao-Nguyen Phan)借由编辑大饥荒下的个体故事,重看二战对越南的持续影响;台湾艺术家许哲瑜利用多种现代技术和主人公自己的叙述,将四十多年前一则新闻事件的主角带到我们面前。虽然艺术家都重新装配了历史,但我还是感受到巨大的不满足。
不满足并不是来自视觉上的。潘涛阮的录像作品《无声的谷粒》(2019)画面质感、灯光处理、运镜技巧都体现了相当高的水准。问题是饥饿作为其处理的特定历史物料在片中的存在更多是情绪性的,离开当地语境之后,传达和感知就更加困难。视觉语言因标准化制作而消除了地方本身的差别,反倒让表述沦落为不具体所指的、人道主义抒情式的宣泄。许哲瑜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一场意外,可能微不足道或者被日常生活抵消,但他确确实实在媒介的转换中激发了对象的主体性。《副本人》(2019)里的公众人物是亚洲第一对被成功分离的连体婴儿,几十年来,他们始终活在民众的关注下。这部自述式影像将主人公的自白与舆论形成对等关系,同时,艺术家利用三维建模、身体翻模等多种手段,帮助双胞胎弟弟将身体转变成媒介物,由此,他可以暂时离开实体的身体,从图像里观看自己。而展厅里呈现的翻模躯干,仿佛是他逃脱社会的连续注视后留下的躯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