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etta Lau

  • 张奕满:不曾,沉闷片刻

    新加坡艺术家、作家张奕满(Heman Chong)在他的个展“不曾,沉闷片刻”(Never, a Dull Moment)中探讨了沟通、以及他对策划、整合展览这一过程的思考。拥有着平面设计背景的张奕满,在其创作实践中时常引入文本这一元素。此次展出的这组作品,文字便比图像占有更大比重,表现形式从绘画、装置、表演、现成品雕塑,到布面数码打印,并包含有一个既作为作品也作为展览新闻稿的小故事。

    展览中许多件作品的成形,都得益于主办机构对艺术家的想法之让步。比如,作品《烟入(你的眼睛)》(Smoke Gets In (Your Eyes), 2015)便在展览空间中为参观者预留出一块可以吸烟的区域。而在展厅另一边,桌子上的电热板加热着壶里的沸水,作品名为《沸点》(Boiling Point, 2015),距离它不远处则是出自“不成文之事”(Things That Remain Unwritten,2013- )系列的绘画,这一蕴涵艺术家意图的布展决定也同时潜在着危机。展览在这些介入中散发出一股幽默和机敏之感。在《你在此停留》(Within, You Remain, 2015)中,张奕满要求展览看管人员无论在前一个展览的撤展期间或在自己的个展期间,都不要去清扫累积于地面的残屑,这样每每有人进入空间,作品都将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效果。同为2015年新作品,出自“他自己的房间:韩国和中东的男性气概”(A

  • 李杰:「你。」

    过去几年间,现居台北的香港艺术家李杰对绘画、日常生活、时间流逝、荒诞与平淡的兴趣不断扩展。最近他在香港牛棚艺术村的展览「你。」以第五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的个展「你(你)。」为基础,并增加了一系列新的绘画、录像和雕塑。

    展厅入口处是一个门卫室的复制品,旁边插着一把沙滩伞。门卫室里空无一人;没了门卫,这座小房子就变成了一件未能实现其物性的物品。展厅内还有一间风格相同的小房子,里面放着一张沙滩椅,一个保温瓶,一只塑料杯和一管妮维雅手霜(李杰作品经常出现的一件日用品)。李杰故意将这些日常物品摆放得很奇怪,以此制造一种认识上的不协调,迫使观众重新审视观看的行为。该装置中最引人注目的组成要素是两幅并排挂在一起,乍看一模一样的绘画。画面内容相同(都是淡黄色背景下的人像),但大小不同。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其中一幅是货真价实的画,另一幅则是墙上的投影。李杰挑战了我们对真实与幻想的认知,同时在记录各种费时费力的日常行为(涂指甲油,擦餐具,把磁带卷成团——基本不能给人带来任何满足感的事情)的录像里,又引入了一种潜在的焦虑和不安。在「你。」中,李杰将他的奇思妙想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揭示日常生活绝望的同时,也没有丢掉游戏的底色和不逊的态度。

    #translated#

    杜可柯

  • 观点 SLANT 2014.03.22

    再次相聚:汉雅一百

    提起1983年香港的文化和政治图景,不能不想到一年后签署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当时还没有人要想过去学习普通话。电影方面,成龙的《A计划》风靡大江南北。在这种语境下,那年的十二月,汉雅轩画廊在加多利山举办了第一次展览。被朋友称为“Johnson”的画廊老板张颂仁,从他的一个叔父那里借来空间,有点懵懂地一头扎进艺术界。

    从那时起,张颂仁就成为了当地艺术界的先锋者和推手,主推中国书法、传统绘画和当代艺术。1993年,张和香港艺术中心合作,组织了“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并于1995-1997年间巡展到美国,为中国艺术在八十年代末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篇章。(中国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也是在1993年,当时的策展人是Achille Bonito Oliva, 栗宪庭,Francesca dal Lago)。2000年,张颂仁和徐文玠共同创办了非盈利机构亚洲艺术文献库---一家对当代艺术进行研究批评和记录的跨地区平台。除了经营画廊和运作众多的国际项目外,张颂仁还担任中国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汉雅轩的空间如今位于毕打大厦,这座九层的商业大厦,如今也是高古轩,Lehmann Maupin, Simon Lee画廊,林明珠画廊和Ben Brown画廊的所在地。

    所以画廊上个月庆祝成立三十周年也算是一桩大事。张颂仁和中国美院教授高士明共同策划了“汉雅一百:偏好”展,以及在香港艺术中心举行的为其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5.27

    放大

    就在第一届艺术巴塞尔香港开幕前的几天里,因为一只鸭子,这里成为了世界各地媒体的头条:香港艺术周的宣传工具——维多利亚港的大橡皮鸭不知怎么漏气了。在社交媒体上,鸭子被说成是禽流感的牺牲品。丹麦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将他的不幸之作起名为《传播欢乐到全球》(Spreading Joy Around the World),其实,当这只鸭子上周二即博览会私人预览前一天恢复了元气之后,整座城市又弥漫在欢乐当中。

    那天晚上,很多从外边过来的人都来到了西九龙的滨海长廊,这里是视觉文化博物馆M+的未来所在地。M+ 的进行项目“充气!”展(Inflation!),共展出七个奇特巨大的充气雕塑,既有曹斐的《珠玉满堂》又有贾若梅•戴勒(Jeremy Deller)的《占据圣地》(Sacrilege)。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五个女人留着Skrillex的发型(剃掉头一侧的部分,另一侧是长发),这也许说明艺术巴塞尔迈阿密的人群在向香港开过来。M+的高级策展人皮力坏笑着,在我的T恤上贴了一个印有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的大便装置图案的标签。收藏家乌利希克在和M+的执行馆长拉斯•奈特夫(Lars Nittve)以及策展人托比亚斯•伯格(Tobias Berger)一起聊政治。人群挤在很小的阴凉处,太阳直射下来,大家扇着风。 “不行,太热了,”伯格拒绝了我

  • 让获恩赐的生命活得精彩

    塞里斯•怀恩•埃文斯(Cerith Wyn Evans)目前在香港的个展题目“让获恩赐的生命活得精彩”(“Grace to be born and live as variously as possible . . . ”), 源于诗人弗兰克•奥哈拉(Frank O’Hara)在纽约Springs的墓碑上的文字。这句话选自他献给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格蕾丝•哈廷甘(Grace Hartigan)的诗歌《纪念我的感觉》(“In Memory of My Feelings”)。诗的开头是:我的平静里住着一个人 他是透明的/安静地载着我 就像一艘小船 穿行在街上(“My quietness has a man in it, he is transparent / and he carries me quietly, like a gondola, through the streets”)。这一飘渺的形象为展览奠定了基调,蕴含着平静而神秘的特征。这些作品并未直接而清晰地表达自身。

    怀恩•埃文斯通过运用之前惯用的材料和手法,对视听进行探索,使用了灯光装置,植物,霓虹灯,文学参考。在画廊的一层,四个吊灯从天花板垂下来。每组灯跟随着一首未听过的歌曲或乐章闪烁。《礼物》(Gift, 2012)是马勒的《第五交响曲》的视觉表达,而《我们在尤卡坦和一切未知》(We are in Yucatan and

  • "没人听见你尖叫"

    对太空的探索(无论是物理上的,意识上的还是临时性的实践)形成了这场群展独特的主题。展览由岳鸿飞(Robin Peckham)策划,是在去年十一月开放的商业空间Saamlung举办的首场正式展览。艺术家陈建荣, 高伟刚, 弗兰克·哈弗曼斯(Frank Havermans), 苏约翰(João Ó), 约翰·鲍威斯(John Powers), 皮耶斯·塞康达(Piers Secunda)和王耀华等人的作品,将我们熟悉的建筑或物体,变成了超于尘世的非同寻常之物。展览的题目更是强调了这种感觉,它源自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1979年的电影《异形》(Alien),其中有个知名的标语:“在太空中,没人能听到你的尖叫。”

    澳门艺术家Ó展出了“初始”(“Threshold”,2011)系列中的摄影作品。如《樱花墓园2》(Sakura Cemetery 2),直白地展现了一个室内安放骨灰盒的地方,这里的骨灰盒码的整整齐齐,从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上。井井有序的场景吸引了人们的视线,让人瞬间忘记了这里是用来干什么的。台北艺术家陈建荣的两幅画《风景65》(2011),通过生动的色彩和线条表现了无法识别的梦幻般的场所。

    相比而言,来自北京的艺术家高伟刚的画作《室内景之三》(The Third Interior View, 2008),则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装满设备的房间,看起来既熟悉又陌生,画面的犀利让人一下无法认出空间里的设备究竟是什么。哈弗曼斯的

  • 司各特-瑞德福德和杜子卿个展

    2P当代艺术中心(2P Contemporary Art)一周年的庆典里,展出了司各特-瑞德福德(Scott Redford——和杜子卿(Hiram To)的作品。二位艺术家1986年在澳大利亚初次见面,瑞德福德住在那里,而杜则在香港。这场展览中,两个人分别两处了2006年在澳洲QCA画廊群展“这不是美国”(This is Not America)中的作品,以洛克希乐队(Roxy Music)作为起点来检视他们的艺术创作。在他们为展览合作的一个项目里,瑞德福德和杜以洛克希乐队的《取悦你》(For Your Pleasure)中的画面覆盖了画廊的前窗。作品题目为《新艺术作品看起来真的很新很活跃,只要它在某种意义上像流行文化中的每件普通东西和每个普通产品》,或者是《你知道强者如何变弱或者富人如何变穷》(2011)。如此看来,窗户就如一个专辑的封面,画廊里的东西相当于里面的唱片。

    在瑞德福德的Reinhardt Dammn: 3 Questions 2011里,Roxy Music 和 Bryan Ferry的图像重叠到了树脂玻璃上;在Reinhardt Dammn: He Knows What He Is Doing, 2011里,同样的图像用丙烯颜料印在了钢壳子上。两件作品都运用了七八十年代流行的视觉语言---摇滚装备,表现了它对Ferry创作生涯以及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的影响。音乐元素也渗透进了其它的作品,如

  • 所见所闻 DIARY 2011.05.31

    美的历程

    暴风雨为香港艺术周拉开了帷幕。当我奔赴周一晚上的画廊活动时,开始下雨了。但这晦气的天气,并没阻挡艺术爱好者们看展的热望,有不少展览开幕了,如王克平在十号赞善里的Eternal Smile,Miquel Barceló在老建筑毕打行Ben Brown画廊的开幕展。在Ben Brown碰到一位作者,跟她聊起行程,发现彼此几乎重叠。就如她说的:“大家似乎在过一个主题假日。”

    第二天晚上我回到了毕打行,去看Richard Prince在高古轩的展览,很多人都在议论它。在电梯那儿,我听到一些穿着靓丽的女士在谈论穿着:“在洛杉矶的画廊开幕中,我从来都不穿裙。”这位时装分析家跟她的朋友说,这次博览会,她买了三件连衣裙。还算明智。毕竟在香港这个地方,你可以看到很多女人都盛装打扮,拎着大牌包,在快餐店吃饭。

    在宽阔的展厅里(今年一月刚刚开放),安保方面高度紧张,工作人员穿着特工般的制服四处巡逻,密切关注着人群。我没看到村上隆,但是那些国际大腕François Pinault, Alberto 和 David Mugrabi, 艺术经纪人David Zwirner和Gavin Brown, 艺术家曾梵志都在那里看作品,从Prince的“护士”、“女朋友”、“时尚”到“玩笑” 系列,一一过目。之后,客人在兰桂坊附近的俱乐部FLY喝酒,为Prince助兴,晚些时候,在那里,DJ播放了Jessie J的

  • 所见所闻 DIARY 2011.04.14

    锤子落下的声音

    苏富比香港举办“尤伦斯的收藏—中国先锋的起源”拍卖会那天,推特上都是北京那边不好的消息。让人觉得心情低落。我出发去香港会展中心时,内边那边的情况还是照旧,没有丝毫进展。

    在五号厅,很多人已经到了。苏富比的新闻助理陈浩志和我边走边说:“简直太忙了。”

    拍卖计划六点半举行,但摄影师们已经占据了台边最佳的位置。座位区这边不太容易走动,因为人们都想保持自己的好位置不挪地儿。前排的屏幕上字幕提示,大意是座位只限于尤伦斯收藏拍卖已登记的竞拍者。

    房间很快就满了。一个空座也没有。一个苏富比的工作人员要求拿来更多的椅子,场地工作人员跑进来,加了一排座。每个人都在翻粉色的小册子,浏览着106件拍卖品,数着有多少重要的作品将出售,估量着排在第八位的张晓刚的《生生息息之爱》(三联作)会拍出多高的价格。

    艺术顾问Jehan Chu来到屋后看了看人群。我问他是不是帮某人来买作品,他没有直接回答:“现在没法告诉你,也许晚点再跟你说。”

    天鹅绒后站着很多观众。拍卖开始进行,这时一个人没忍住,大声跟他的同伴说:“我看了名单,没有一件想放进客厅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个人没有座位,肯定不是一个竞拍者。

    张培力的《萨克斯乐手》拉开帷幕,某人以电话竞价的方式,以四百万港币(佣金未计)拿下。接下来是张的《X?No.3》,一系列的电话竞价,最后达到2000万(2306万港币)。到第三件是耿建羿的《灯光下的两个人》(1985),大厅里活跃起来。当现场有人喊出竞价时,拍卖人Henry

  • 石家豪个展

    香港艺术家石家豪(Wilson Shieh)近期的展览《尘世》对名人,权力,流行文化和历史进行了思索与探讨。展出的十四件作品,都是在不同的纸质上完成的彩色铅笔画,这点与他2009年的《周润发试身室》无异,但目前这场展览,他将视野和领域扩大到其他更具特色的人物身上。

    在《著名香港男演员》(2010)中,他描述了九个香港明星扮演的经典人物,也是对1973年到2003年这段时期香港电影的一个回溯。李小龙在最左边,手持双截棍,正是《龙争虎斗》中的造型;刘德华则以《大块头有大智慧》中的形象出现,这个曾经的和尚,上身赤裸,下身的裤子中则塞满了钱。从化妆、发型到饰物上,作者都以非常简单的手法进行处理,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人物的身份特征。

    《历任共二十八位香港总督》,是四件描绘港督的人物画,以棕褐色铅笔完成,笔的色质为画面增添了年代感,令人想到历史博物馆展。从砵甸乍爵士(Sir Henry Pottinger)到彭定康(Lord Patten of Barnes),每个人物下面,都标上了他们的任职日期,以他们命名的街道和建筑。从中不难发现,虽然香港已经回归十四年,但殖民统治的影响依然存在着。

    石这次采用彩色铅笔画法(虽然他的工笔画技艺已非常娴熟),有意避免了工笔画的精致雕琢,从而令这些画产生了粗砺感,时间的车轮滚滚过来,无论过往是多么辉煌,一切却像这些卡片或水彩纸一样,脆弱而渺小,敌不过岁月的侵蚀。

  • 艾莉•佳个展

    天寒地冻的北极,成为了纽约艺术家艾莉•佳(Ellie Ga)创作的丰富源头。她的个展“一开始 北方就在此”,分为三个章节,作品源自她做为科考船Tata号上唯一一位随团艺术家的经验。好几个月,佳都在船上工作,跟着它航行,穿过冰面,归期未知。在北极,她告诉我们,天气预报完全就是占卜。未来怎样,冰面的裂缝起决定性因素。

    展览中的作品,部分是记录,部分是思考和分析。录像《看透海洋的洞》(A Hole to See the Ocean Through ,2008)让人们领略在Tara号航船上的生活,以及思考我们如何只能通过个人的镜头,去欣赏一片风景。录像是一个入口,就如一个兔子洞一样,通向北方的世界和那番需要艰辛跋涉方能领略到的风景。有一个镜头,装了浮游生物的加盖器皿重叠在了行走在冰雪中的两个人身上。佳运用了航海中记录的资料画面,再加上之前的丰富知识以及个人的讲述方式,将这次旅行的体验表现出来。

    展览同名作品《一开始 北方就在此》(At the Beginning North Was Here)表明,勾勒北极的唯一方法是通过讲述。她采访了航行中的每一位队员,通过每个人的描述,这幅图景渐渐清晰起来。在此,制图基本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工作人员运用参考点来确定方位。每个受访者对地景的记忆都不一样。这些作品的手法使得北极故事延伸到了课本知识以外的地方,颇有几分雅克•格斯特(Jacques

  • 爱德华•伯汀斯基个展

    加拿大摄影师爱德华•伯汀斯基(Edward Burtynsky)在香港举办的首场个展,汇集了1985年到2008年之间的作品。他长期以来的创作,探讨的都是工业的发展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从油田到高速铁路,电厂到停车场,大幅的图片体现了不同类型的工业如何构成了当今的世界景观。每张照片的细节无不显示出艺术家在创作中所做的大量研究。大部分情况下,摄影机是在空中以鸟瞰的角度进行拍摄,所摄之物非常清晰,却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感,所以此时,亲近度可不是作者的主要目的。

    《Breezewood, Pennsylvania》(2008)中,在洲际公路附近宾州的一条公路上,很多美国重要的厂家商标被捕捉到镜头里。驱动经济发展的幕后者尽显其中;而这张照片看起来就像在公路旅行中透过车窗随意拍下来的一样---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感。《市区重建#6,公寓大楼,将军澳,香港》(Urban Renewal #6, Apartment Complex, JiangjunAo, Hong Kong,2004),则是摄于这座城市,其产生的效果令人不可思议---它拍摄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大楼,这些建筑漫无边际,视角罕见。而呈现的图像又井然有序,远不似这座城市平日那般喧嚣嘈杂。

    在Burtynsky的取景器里,铁路横亘山岭,纵横南北,高速公路一分为二,贯通东西,甚至成堆的煤山也产生了独特的美感。通过他的镜头,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宏伟与壮丽。

  • 坎迪德•霍夫: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

    香港的建筑基本都建于一个世纪前,在年头上比意大利要短很多,而在香港举办的坎迪德•霍夫(Candida Höfer)个展《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In Italy, Naples, and Florence,2007-2009),将我们带到了意大利古老的建筑群中。在Ben Brown Arts举办的这场展览之地毕打行(Pedder Building),建于1924年,这里如今已被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历史文物保护区。尽管它具有殖民时期的历史色彩,适宜开画廊和商铺,但其兴建初始,并非要引起人们的敬畏之心。霍夫的照片里,是富丽堂皇的宫殿,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雄伟壮丽的博物馆,这些建于几个世纪前的建筑,仿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十九世纪的全景画:艺术家镜头里的大幅图片以独特精细的角度对空间进行了解读,几乎令人身临其境,观众无须亲临意大利,就可现场感受到当地的风貌。

    在《佛罗伦萨的Uffizi图书馆(Biblioteca Uffizi Firenze) II》(2008)中,霍夫用镜头捕捉了佛罗伦萨Uffizi图书馆的一个房间,这里收集了四万册图书,很多都是艺术史学方面的,一些可以上溯到十七世纪。屋子里的每件物品都安然无恙,井然有序。即使室内没有明显的自然光照射,但看起来还是很明亮清透。曼妙的光将系列中的八张照片串在了一起,年代久远的壁画与古色古香的家具上的些微细节,都清晰可见。这些空间和图片本身,无不展现了知识的累积与人类所取得的历史成就。

  • 击打每日

    在《击打每日》(A Blow to the Everyday)中,策展人长谷川佑子选择的作品,将都市生活的普通面进行夸张变形。日本艺术家萩原健一(Kenichi Hagihara), 小泉明郎(Meiro Koizumi), 大久保彩子(Ayako Okubo), 田口行弘(Yukihiro Taguchi), 高谷史郎(Shiro Takatani),Chim↑Pom 和Wah通过行为,摄影,录像,装置和绘画将这一主题展现出来。

    在表演性装置《Away》(2009)中,柏林艺术家田口行弘记录了他在香港的旅行感受。一幅竹架装置,模拟了正在建设的大楼外观。一些现成品,如锥形交通路标,城市垃圾箱,抽水马桶,和四个录像一起被放置在竹架中。一个是艺术家在观塘区的街上跑酷,另外的是利用单格图片,产生动感,就如装置中的竹子一样。在艺术家和城市的互动中,像编织篮这样简单的物品的展现不禁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小泉明郎在一些录像中,叙述了生活中的恐惧,包括《人类戏剧XXX》(2007),《Fhe Wav a Very Veautiful Woman . . .》(2001)。这些作品令悲剧性的片刻变得滑稽不堪,让人哭笑不得。萩原健一的录像《观光点》(2009),记录了在香港自动照相棚的一天,人们在那里自拍,最终也完成了自我形象的构建。尽管作品在感觉和方式上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通过展览被连联系在了一起,产生出新颖的视角,从中我们体会到了现代生活多样化的经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