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服聊天”和“9189公里”
在天目里美术馆几乎没有隔断的一楼展厅里,李明与达伦·贝德(Darren Bader)的双人展“跨服聊天”被策展人放到一个模拟居住空间设计的展陈结构里展示。但实际体验下来,贯通的空间更像是游戏大厅:观众可坐可躺,作品介绍和二维码散落各处,待好奇的人一一寻得。
虽然标题强调国别和人际之间的“跨服”,但展览更多呈现的还是两人的共性和联结。例如,两人都很幽默,都长于调侃与挪用,爱与现成品打交道,对现代社会大宗商品的流通与消费有着共同的兴趣。不过,这也导致李明与达伦·贝德作品中各自的复杂性在“隔空聊天”的过程中部分地丢失了:“跨服”合作有时变得像是彼此欣赏下的礼貌对答。例如,李明关于流水线生产的录像与装置系列作品《一次性打火机-苹果》(2014-2016)与达伦·贝德想象地球上各类生活垃圾如何发送至太阳系各星球的平面作品《外太空垃圾管理项目(OSS) 》(Waste Management Project for Outer Space [OSS])被放在同一墙面,它们虽然都力图检视全球资本主义供求链条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环节,但在缤纷的图像背景中,前者本身语境的交杂与破坏感很有可能被悄然过滤了。
此外较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卧室”与“工作室”单元之间悬挂的若干巨大的墨色“手机膜”。走近才发现,它们背面竟是风筝骨架,而“屏幕”上拖动和拉拽的指痕戏谑地模仿了山水画的效果。旁边iPad上播放着李明2016年的录像作品《屏幕幽魂》,视频中,道士打扮的艺术家在杭州的郊野山峦放飞了一只黑屏手机形状的大风筝。而如今,幽魂般的风筝悬浮在浅色展厅,对落地窗外的天目里商圈构成了某种应景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