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克里斯蒂安·尼安佩塔,“夜校”展览现场,2024. 摄影:Zhu Zhenyu. 图片提供:上纽ICA.

上海

夜校

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 | ICA at NYU Shanghai
上海市浦东新区杨思西路和高青西路交叉口
2024.03.07 - 2024.06.01

出生于卢旺达、现居纽约的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尼安佩塔(Christian Nyampeta)将他移动的长期项目“夜校”定位为一个“接待空间”(hosting structure)。这似乎预示着该空间应具有更强的公共性与灵活性,以及对单一艺术家的话语权和作者性的消解。不过,当我在没有工作坊活动的周内下午造访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时,它看起来和我所熟悉的当代艺术展厅并无二致:空无一人的宽敞空间里,电视中的影像循环播放,书籍等待被翻阅,楼下放映厅里感性的背景音乐悠扬地传上来。 

坐在一楼多彩的木质平台上从容地逐个观看三部影像作品时,我很快发现了另个陌生但关键的设置:“播放列表”(playlist)。《序言——关于在危险时空中的恋人》(2021-24)以及《降落在我们之间》(2020)其实是很多视频次第播放的合集,每个片段各自独立。而放在展厅后侧两个书架上的是数个关于“思考非洲”的理论小册的中英版本,其中也包括了艺术家筛选的理想书籍大纲(syllabus),如同是一份出版物的“播放列表”。 尼安佩塔对影像和理论的剪辑、诠释与译介的一系列动作使得一楼展厅更像是他研究成果的某种阶段性汇编与展演。

来到楼下,艺术家两部相对完整的影像作品交替放映着,当中诸多片段在一楼平台上的合集里已经可以窥见一二。其中,《世界之后的文字》(2017)里对着屏幕冥思苦想的写作者让人印象深刻——她同样在与文本进行艰难的交手。在那个亦真亦假的世界里,当文字被权力所限制时,作者只能绕过现有的语汇去讲述和传达故事。

在展览文本中被频频引用的概念还有罗兰·巴特的“共同生活”。从展览整体来看,这一概念的运用仍更偏重于智识和哲学层面。沉静的面孔与话语在屏幕间交错呼应,不同时期和国别的思想与表述互相致意,构成另类的“思考”,而非“生活”的集体模型。30年前的卢旺达大屠杀作为难以抹灭的严峻背景虽未直接出现,但对暴力及其造成的人与人之间断裂的反思从艺术家经年的研究中自然蔓延出来。 

展览标题“夜校”来自于艺术家所引用的塞内加尔电影导演乌斯曼·塞姆班(Ousmane Sembène)的比喻,后者将电影视为当地民众的夜间课程。在此时此地,电影显然不再是人们文艺生活的主要内容——短视频和手机屏幕让大多数人很难再在纯然的黑暗中汇聚两小时的注意力。不过,对影像的生产、观看和交谈依旧构成历久弥新的关系。在楼下展厅的另一件作品《有时是美的》(2018)里,轨迹不可能重叠的人们因为同一部老片虚构的重映而聚集成临时的共同体,他们各自的语言和讲述生产出对历史与媒介的双重质询。

到目前为止,“夜校”这个接待空间作为一种替代性的自我学习方式,已在世界多地的城市巡回展开过。不过,从培养左翼思想和阶级意识的工人教育阵地,到现在反“内卷”的都会文化的流量风口,在中文语境里的“夜校”本身的演变历史与当下涵义都相当复杂。更有趣的是,上海站的“夜校”恰恰坐落在一个拥有外来血统的教育机构内,即一个知名高等学府附属的当代艺术中心里。这让这个关于“非洲知识”的临时学园有了既在地又悬空的特殊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