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335 results for: 张达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12.04

    符号学水墨2008第一回

    王春辰

    随着年终将近,如果回顾过去的一年,人们发现艺术热闹非凡,带来了无穷的话题和讨论,引起各种力量介入艺术,人们对艺术的期待也跟着全球经济的变化不断漂浮。虽然风气转冷,但仍然有一批关心、关注、创作水墨的人举办了一个以水墨为题的群展。展览不大,有九个艺术家参加,但他们的艺术追求反映了他们的思考,反映了在多样化的艺术当代,水墨如何展示自身潜力的一种努力。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11.04

    莫愁:邱志杰近作展

    景晓萌

    对于观众来说,任何试图从纯形式角度去解读邱志杰作品的努力都是苍白的。邱志杰始终将他的作品置于庞大的社会学和文化学链条中,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作为深入研究社会的语言。

    此次在前波画廊展出的巨大装置《莫愁》正是邱志杰对于南京、尤其是南京长江大桥研究计划的一部分。邱志杰从2007年开始关注南京长江大桥与当地高发的自杀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一系列调研。与南京长江大桥相类似,作为南京另一个标志性符号的莫愁湖,其得名却来源于在此自尽的一个姑娘,这两个遐迩闻名的城市象征都与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杂志 PRINT 2008年11月

    《广告狂人》

    Greil Marcus

    唐·德雷柏坐在巴黎玛黑区神殿街(rue du Temple)公寓的三楼。时间是1971年冬,他在巴黎的第四个年头。在他的第三个黑人情人——哥伦比亚大学英语教授慕德拒绝跟他一道飞往巴黎之后,他独自一人登上了飞机。去写作,当然。他的处女作《孤独》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儿在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农场上的童年故事,他周围的成年人个个都是“活生生的噩梦,而且你永远没法从噩梦中醒来”——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10.20

    2008年皮埃尔·于贝尔奖提名展

    景晓萌

    皮埃尔·于贝尔奖的目的在于资助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此次展览包括该系十位学生的优秀作品,涵盖了影像、装置、综合材料等多种媒介。新媒体不止于媒介的创新,获得本次提名的年轻艺术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人性、欲望以及人与周遭环境相互关系的探寻,而没有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求新求异。

    李富春的作品利用人类骨灰作为创作材料,当直视这些灰烬时,人们从主动的

  • 杂志 PRINT 2008年10月

    OMA/AMO艾尔米塔什项目

    Markus Miessen

    在城市品牌建设成为必需的今天,法兰克·盖瑞和扎哈·哈迪德这样的建筑师肯定得加班加点。无数城市和文化机构正在重新考虑如何在全球版图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建筑师和策展人也正在用他们原创(或不那么原创)的营销理念满足这种需求。赫尔佐格&德梅隆建筑事务所在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的扩建工程,古根海姆和阿布扎比的卢浮宫,例子比比皆是——所有这些机构都坚信,前进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刀阔斧地修改它们的空间构造,以传达一个简单的讯息:我们在这儿,我们是新的!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08.28

    蔡国强:我想要相信

    胡铨

    蔡国强回顾展所提供的丰富资料(创作作品、收藏的作品以及文献),清晰地呈现了他和西方当代艺术的权力系统,以及和国内文化权力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蔡国强二十多年来创作的也正是这样一个三方角力同时又三方合力的变动过程。

    这次展览是古根海姆的全球巡回展览项目之一,从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08.21

    李明个展:日记

    艾婉安

    个展取名“日记”,意在以个人视角记述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日记的私密性使得艺术家更随心随性,不受规矩之羁绊。然而,日记的公诸于众暴露了创作者的复杂心态,正如李明所说,“他(她)担心有朝一日日记被别人偷窥或本身他(她)就希望日记要被人偷窥”。在这种自相矛盾的心思下,日记形式就少了原本的率真,而多了丝伪装。

    “日记”突破了传统的纸本媒介,采

  • 杂志 PRINT 2008年9月

    第五十五届卡耐基国际艺术展

    Rachel Churner

    卡耐基国际艺术展是北美历史最悠久的当代艺术展——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威尼斯双年展——因此,举办到第五十五届,展览规模和持续时间上表现出一定野心似乎理所应当。今年的展览“火星生命”几乎占据了整个匹兹堡卡耐基艺术博物馆,而且持续时间长达八个月,撤展定在2009年一月。但是,规模大和持续时间长本身并不是值得称道的优点,实际上在这里它们可能会更加凸显大型展览中常被批评家诟病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同类大展都趋向采用无所不包,全球主义,甚至“异时性”的策略。一个大主题下收入四十名艺术家,即使最勇敢的观众也会觉得太多了;很多艺术家的参展毫无悬念(Doug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07.30

    我们的未来:尤伦斯基金会收藏展

    杨浥堃

    这场大手笔的新展览所传达的信息多少让人感觉有些“模糊”和不知所措。“我们的未来——尤伦斯基金会收藏展”和此前UCCA所举办的各个展览一样,除去由于某些原因所带来的争议,整个展览从作品的选择到展厅的设计与布局,都让人领略到一种严谨的风格。

    这场展览最不缺乏的就是大牌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从展览海报上印制的蔡国强、方力钧、谷文达、邱志

  • 杂志 PRINT 2008年夏季

    惠特尼双年展

    Elizabeth Schambelan

    Amy Granat和Drew Heitzler在2008年惠特尼双年展上的参展作品,是两人于2007年完成的一部以歌德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命名的双屏电影T.S.O.Y.W.。片中,一个摩托车手从Robert Smithson在大盐湖畔建造的“螺旋形防波堤”(Spiral

  • 杂志 PRINT 2008年夏季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Anne M. Wagner

    大多数个展都无需解释举办的原因和过程。它们的策展逻辑似乎都不可避免地符合某种确定的类型描述:中期回顾展,全面回顾展,某一类型或主题的专题展。那为什么“慢慢来: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个展”很难被归入现存的某种展览类型呢?毫无疑问,这场最初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 MoMA)举办,由策展人Madeleine

  • 杂志 PRINT 2008年夏季

    纽约客

    黛博拉·所罗门

    彼得·舍达尔(Peter Schjeldahl)的新书《让我们看看:纽约客艺评集》(Let’s See: Writings on Art from the New Yorker, Thames & Hudson, 2008)刚刚出版。作家黛博拉·所罗门(Deborah Solomon)与这位纽约艺术评论家——2008克拉克艺术评论奖得主——共同探讨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艺术评论的任务。

  • 杂志 PRINT 2008年夏季

    洛可可

    Meredith Martin

    1720年左右,法国艺术家让- 安托万·华托(Jean-Antoine

  • 杂志 PRINT 2008年4月

    新兴市场:当代艺术博览会的诞生

    Christine Mehring

    如今当代艺术博览会的数量成倍增长,每个都拼命求新求变,也许可以说艺博会的起源——至少在大西洋的这一边——已经被人们扔进历史的垃圾桶。无论好坏,目前我们如此熟悉的当代艺术博览会究竟诞生于何时何地呢?不是迈阿密,不在纽约,甚至也不在巴塞尔,而是德国科隆。1967年9月13日科隆艺术博览会(KUNSTMARKT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03.17

    邱黯雄:乡愁次韵

    吴蔚|Azure Wu

    熟悉了邱黯雄天马行空绘制的水墨动画,在他新近拍摄的《乡愁》系列的真实影像中,相较于以往神怪变异般的隐喻图景,眼前的作品显得异常静谧惆怅,朴素而温情。艺术家仿佛是走出太虚幻境的游子,回归故里,尽管依旧执念于时间与记忆的绵延,但却在乡韵愁绪中释放得缓慢、悠然,亦好像无所依傍,没有出口可寻。

    展出的六部录像皆为今年的新作,它们或投于墙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