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335 results for: 张达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4.04.17

    夜校

    黄羽婷

    出生于卢旺达、现居纽约的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尼安佩塔(Christian Nyampeta)将他移动的长期项目“夜校”定位为一个“接待空间”(hosting structure)。这似乎预示着该空间应具有更强的公共性与灵活性,以及对单一艺术家的话语权和作者性的消解。不过,当我在没有工作坊活动的周内下午造访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时,它看起来和我所熟悉的当代艺术展厅并无二致:空无一人的宽敞空间里,电视中的影像循环播放,书籍等待被翻阅,楼下放映厅里感性的背景音乐悠扬地传上来。

  • 杂志 PRINT 2024年4月刊

    肉体与绒毛

    哈蒙·西格尔

    有一回,我在耶鲁俱乐部(Yale Club)拜访我儿时最好的朋友——他后来成了一个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简称)播客主。按他的习惯,他给我们点了几杯马提尼酒,又把我领到一张簇绒皮革沙发上。我们坐在一张小布什的肖像下,他注意到我包里有一本罗伯特·L·赫伯特(Robert L.

  • 专栏 COLUMNS 2024.03.17

    杉本博司:没有时间这回事

    姚强(John Yau)

    杉本博司用一台照相机审视摄影固有的特性。他的作品关注边界、色调层次、光、时间与空间。他的黑白摄影作品避开了常见的“为艺术而艺术”和讲述轶事的可能性,而是成为一种隐喻:它们需要被阐释。无论是影剧院内部、实景模型,还是海洋和天空的风景,其静止状态总是传达出一种迫近的感觉。

  • 采访 INTERVIEWS 2024.03.07

    储云、丁丁

    黄柏然

    1月中旬,艺术家储云及丁丁成立的外部空间推出展览“生活之路”,展出艺术家包括程新皓、刘广隶、武雨濛(Cici Wu)、徐喆及徐坦。这是自2023年8月外部空间在草场地创建之后的第二次展览,与首展“无能的人”一样,同属于“沉沦三部曲”系列。本文中,储云和丁丁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分享了对外部空间未来方向的思考,讨论“沉沦”的动机和意义,以及艺术与当下现实的关系。“生活之路”将持续到4月15日。

  • 杂志 PRINT 2024年3月刊

    框架理论

    克劳迪娅·克莱尔,克莱尔·毕晓普

    编辑:

    感谢贵刊在文章中提及2023年夏季我在华沙乌亚兹多夫城堡当代艺术中心(Ujazdowski Castle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CCA)举办的展览“女性主义讽刺,无安全空间”(Feminist Satire, No Safe

  • 专栏 COLUMNS 2024.02.21

    风景论再考

    平泽刚

    1. 松田政男的风景论

    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现代化高速发展,围绕新的时代里新的风景,各种论述也迅速发展。然而,从1960年代末至1970年前期,一个与从明治初期到战后发展起来的国家主义性质的风景论述完全不同的新理论逐渐成形,并引发了激烈的争议。这便是由电影评论家松田政男(下记松田)、电影导演足立正生(下记足立)、编剧佐佐木守(下记佐佐木)、摄影师中平卓马(下记中平)等人所提出的“风景论”。

  • 杂志 PRINT 2024年2月刊

    双面女神

    詹姆斯·卡希尔

    在洛杉矶Sprüth Magers画廊举办的路易斯·劳勒(Louise Lawler)的近期展览中,一张摄影作品展示了一尊马的雕塑的头部,呈现出重影的样貌。这张长曝光的照片是艺术家拿着相机做滑动动作时捕捉下来的,内容是一尊曾隶属于帕台农神庙东侧山墙的雕像的石膏复制品,其头部裂变成两个——一个是模糊的白色形体,另一个则更加模糊,状若幽灵。它们仿佛在黑色虚空中飞翔,既符合《伊利亚特》中“疾如风驰的马匹”形象,也似乎仅仅指向它们自身。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4.01.08

    元素小说

    张营营

    受意大利化学家/作家普利莫·莱维(Primo Levi)借化学元素隐喻和回顾二战期间自身经历的著名小说《元素周期表》启发,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的展览“元素小说”以自然元素为线索,串联起了一系列批判性的社会叙事,在一个对消费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日益不信任的时代里,对现存的种种不公正和不安定因素提出了叩问和反思。参展作品倾向于摒弃机器驱动的精确性和批量生产的商业主义,转而强调一种以有机形状为基础的自然的、有节奏的美学。

  • 杂志 PRINT 2024年1月刊

    当一切皆有可能时,你会怎么做?

    蒂埃里·德·迪弗,巴里·施瓦布斯基

    适逢2013至14年《艺术论坛》时任主编郭怡安(Michelle Kuo)委托蒂埃里·德·迪弗(Thierry de Duve)发表六篇系列文章十周年,我们将2023年11月5日在凯丽·沙林(Kerri Scharlin)纽约工作室的“沙龙”进行的以下对话整理发表。德·迪弗的新书《杜尚的电报:从美术到一般意义上的艺术》(Duchamp's

  • 新闻 NEWS 2023.12.20

    Namhee Park被任命为白南准艺术中心总监

    位于韩国龙仁市的白南准艺术中心(Nam June Paik Art Center)任命Namhee Park为新任总监。Namhee Park长期深耕于韩国艺术界,她刚从弘益大学获得艺术学博士学位,并从2021年起担任该校视觉传达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她将接替自2019年起领导该机构的Seong Eun Kim。

    Namhee

  • 采访 INTERVIEWS 2023.10.11

    李然

    卢川

    李然在伦敦里森画廊的首次个展"等待降临"呈现了2件影像和2022年至2023年期间创作的12件绘画作品,除此之外,还有一本文册,里面包括了绘画手稿、影像剧本和短篇小说《敬虔的忧愁》节选内容。展览如同一出群像剧,里面的人物共享着某种相似的时代情境和作为“小知识分子”的身份困境:他们有着复杂的内心,渴望逃出牢笼,又尝试建立自身的主体性。而不同的个体遭遇,不仅如切片般勾连起展览的空间叙事,也将画中的人物“显形”,带给人一种“朦胧”的切身感。下文聚焦李然作为创作者的个体经验,以及与之关联的时代遭遇、艺术现场和背后的实践转向。展览持续到10月28日。

  • 杂志 PRINT 2023年9月刊

    制造场面

    奇廷泫

    要想思考政治或经济困厄之外的世界,就要拒绝稳定不变的存在等同于和谐安定的错觉。艺术家成能庆(Sung Neung

  • 杂志 PRINT 2023年9月刊

    《反美学》四十年

    哈尔·福斯特

    后现代主义概念曾经对艺术和思想造成强力的刺激;如今它却像某种刚成过去的欲望冷却剂,让人兴致全无。在某些方面,后现代主义看起来比现代主义更像历史,因为后者在殖民主义、离散群体和全球性等问题的冲击下获得了新生。另一方面,正因其已不当季,如今反而成了一个回顾后现代主义的绝佳时机,哪怕回顾只是为了丈量我们与它之间的距离。

    四十年前,由我编辑的

  • 专栏 COLUMNS 2023.08.28

    “谁是潘迪华/宋怀桂?”

    刘菂

    香港和北京从不缺少传奇。香港的六七十年代,与北京的八九十年代,虽然物质条件不比今日,但都是孕育传奇的年代。今年夏季,香港CHAT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和M+视觉文化博物馆不约而同地呈现了以上世纪中国女性人物为主题的展览,分别是香港音乐人与演员潘迪华(1930年生于上海)和北京“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宋怀桂(1937-2006)。

    “谁是潘迪

  • 新闻 NEWS 2023.08.20

    王墒(1984-2023)

    艺术家王墒于2023年8月3日离世,终年39岁。

    8月20日,王墒的老师——艺术家宋冬受其家人委托发布悼文:“我们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朋友王墒于2023年8月3日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这段为期39年的人生旅程,开始了他高维度的精神之旅。他选择了类似克尔凯郭尔面对信仰的‘纵身一跃’的方式构建出自己的宇宙。‘通过创造宇宙回应宇宙的沉默’。他没有为他的选择留下只言片语,也没有给与我们大家预警暗示和心理准备,就毅然决然地上路了。作为他的老师和朋友,我是心如刀割,泪如泉涌。”宋冬也在悼文中传达了王墒家人的意愿,“他们希望将来能举办一个全面呈现王墒艺术观念和认识的学术展览。所以从现在开始王墒的艺术作品暂停销售。”

  • 专栏 COLUMNS 2023.07.09

    被打扰的女孩们

    克里斯蒂安·维斯特鲁普·马德森(Kristian Vistrup Madsen)

    经常听说有人在看到维米尔的作品时会晕倒,或者一想到他的作品就忍不住流泪。苏珊妮·雷耶斯(Suzanne Raes)的最新纪录片《靠近维米尔》(Close to Vermeer)中就有好几个人是这样。但估计没人能想像在同一个场馆看到这位荷兰绘画大师如此之多的画作会是种什么感觉;即便荷兰国立博物馆(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3.07.04

    罗尼·霍恩

    丁博

    罗尼·霍恩(Roni Horn)的作品看上去并不复杂:彩色玻璃制成的柱形雕塑、人像和风景摄影、斜倚在墙边的细杆上的诗句……观众不会不知道自己在看的是什么;但想要进入这些作品,还需要一个过程。

    在和美术馆一楼被落地窗环绕的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霍恩标志性的实心铸造玻璃雕塑。这些雕塑由有色玻璃浇铸,经过长时间退火,作品表面形成了模具自然

  • 所见所闻 DIARY 2023.06.09

    漫长的疗愈

    杜可柯

    “你看这些观众,十几年前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多人来美术馆看当代艺术展览,这就是十年经济发展的结果。”UCCA馆长田霏宇坐在美术馆入口处的大台阶上对我说,我们身边有小朋友正尖叫着在台阶上爬上爬下。

    的确,哪怕和疫情前相比,798园区也变得整洁很多:马路更宽,更平整,尘土飞扬的工地和大卡车越来越少,店面越来越精致,UCCA门口步行街上还能看到尺寸可爱的无人售货车,只要有人过去就自动停,扫码就可以买面包和甜品。

  • 采访 INTERVIEWS 2023.05.29

    徐梯善

    缪子衿

    今天,现实似乎终于追上了徐梯善(Tishan Hsu)的创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就一直借助多重媒介对身体与技术之间彼此交织的关系进行着探索。在艺术家于香港Empty画廊的最新个展“screen-skins”(屏肤)展出的近作中,附着于作品表面的肉色硅质褶皱物以及易于辨识的图像成为假想置身可见或不可见的生命政治管控模式与美学场域的路

  • 杂志 PRINT 2023年5月刊

    荧幕时代:影像的过去与未来

    艾丽卡·鲍尔珊

    任何对英国实验电视史感兴趣的人难免都会听过一个熟悉的说法:它始于1982年第四频道(Channel 4)的出现。这个频道成立时致力创新,并承诺要触及少数群体观众。在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内,第四频道的独立电影和影像部门(Independent Film and Video Department)花费了5000万英镑。根据策划编辑罗德·斯通曼(R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