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6 results for: 徐若涛

  • 专栏 COLUMNS 2014.11.23

    第九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笔记

    黄碧赫

    本文为作者参加第九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的见闻,以笔记体的形式对放映的作品进行点评。

    10月10日

    台北,双十节。忽明忽暗的天气。总统府前上演着团体表演。制服,便衣,黄色警戒线,到底都是一样。围栏外巴望的大群看客,旗帜飞舞的机车队伍,一个将青天白日满地红踩在脚下,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能量、神情笃定的青年。不远处的街区,菜场,小商贩,熙攘却宁静。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10.06

    《文明》第二回: 榆林

    张倩

    OCAT西安馆的三层展厅中循环播放着由徐若涛、徐小国、宋元元拍摄的电影《榆林》。画面中艺术家手持设备在夜晚的榆林大街上追赶汽车收录城市的声音,而一旁经过的路人则在投去疑惑目光的同时匆匆离开。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影像作品从一个清晰与直接的角度为观众呈现了此次艺术实践中创作者们与陌生环境的相处状态,即在另一个“新”的现实中,顺其自然地探索。

  • 专栏 COLUMNS 2013.05.28

    复调的现实与离散的族群

    周昕

    沿袭纽约市现代美术馆(MoMA)电影部始于二战前的国际主义视野以及纪录电影传统, 一九九七年中国当代纪录电影作品以“后广场第六代录像作者”身份首次在美国公开亮相。时值吴文光应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邀请在纽约访学,评论兼策展人Bérénice Reynaud促成中国当代纪录片在MoMA的首次展映。而后,在二零零一年起始于纽约大学电影学系的“真实中国(Reel

  • 专栏 COLUMNS 2013.01.06

    年度观影五佳:李姗姗

    李姗姗

    《翡羅彌諾浮彼亞Ⅱ》 导演钰轲 实验

    一面镜子(mirror)在爱(philo)与恐惧(phobia)之间,折射出的数千个自己,整部电影充满了心理学的象征和符号,带着自恋式的倾诉。绝美和华丽的画面,穿插着梦境与现实,比起钰轲的第一部短片翡羅彌諾浮彼亞1,有着更清晰的线索引导,虽说也还是大段大段的象征叙事,却也让人更容易理解。

    我喜欢

  • 所见所闻 DIARY 2012.08.24

    不插电放映

    王丹华

    中午在国贸等车时,陆陆续续遇见去影展的人,天气有些阴沉,但大家看起来心情都不错。站台边不时有人派发燕郊购房的小广告,绿色的长途大巴开进开出。虽然站在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但却有一种已身处城乡结合部之感。在808路车上颠簸,沿途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少。窗外,每隔一段就是施工现场,昔日宁静的京东运河畔,早已面目全非。

    今年的开幕地点在原创艺术中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5.26

    关于绘画的十九个个展

    Iona Whittaker

    这场题目巧妙的展览,是画廊近期在展览策略上实验的产物,本场展览,期望能在展出的作品和当代中国绘画趋势之间,传达出一种内在的联系性,同时又赋予每位艺术家描述自身创作和表达自我的机会。这些描述通过作品旁边的阐述得以传达;每位艺术家都有一个具体的空间,这样他/她的油画就可以放在一起。“关于绘画”既是指创作媒介,又指十九位艺术家每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