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28 results for: 朗西埃

  • 新闻 NEWS 2013.05.20

    朗西埃结束中国之行 受聘《文艺理论研究》编委

    来自《文艺理论研究》消息报道:2013年5月20日,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参加了《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的内部座谈,会议围绕“非学科的话语实践: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当代关联”展开,并就文学与政治,尤其是中国当下文学的政治潜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朗西埃先生在会上同时接受了《文艺理论研究》的编委聘任请求。《文艺理论研究》是朗西埃先生探访的最后一站,本次座谈也为朗西埃先生的本次中国之行划上了圆满句号。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5.31

    喧哗与躁动

    杜可柯

    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于5月6日抵达浦东机场,开始了他为期两周的中国之旅。从在1968年五月风暴中与导师阿尔都塞决裂的年轻“毛主义者”到如今以其独特的政治-美学理论而备受当代艺术界追捧的“异端哲学家”,朗西埃四十多年来的知识轨迹横跨了历史、社会学、电影、政治、文学、美学等多个领域。至于中国,除了学生时代对文化大革命的想象与投射,似乎从未成为过他特别关注或论述的对象。

  • 新闻 NEWS 2013.04.20

    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即将来华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雅克•朗西埃将于5月份在内地多个城市开展一系列演讲与公开课计划,这亦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进行学术活动。

    演讲计划全程为:5月9日中国美院演讲,主题为“审美-政治:平等之方法”; 5月12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演讲,主题为“什么是当代艺术的时间?” ;5月15日四川美院演讲,主题为“说、演和做:在艺术与政治间” ;

  • 专栏 COLUMNS 2012.11.27

    克里斯•马凯(Chris Marker):谜与谜底

    杨北辰

    在马凯的电影世界中,一切皆被包容:从个体到群体,从当下到回忆,从内心的静谧到辉 煌的斗争,无论是简易的手段还是高级的技术,无论是那些卑微的形式还是那些宏大的历史。

    ----塞尔日 杜比亚纳的悼词(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

    面对克里斯•马凯(Chris

  • 杂志 PRINT 2012年5月

    苏珊娜•克特(Suzanne Cotter)论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三年展《不受控》(The Ungovernables)

    如果说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首届三年展“比耶稣还年轻的一代”(Younger Than Jesus, 2009)的重点是参展艺术家的相对年轻,那么上个月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三年展“不受控”(The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1.02

    近看双年展:Raqs的观众解放

    刘璟

  • 杂志 PRINT 2010年4月

    巴黎播报

    艾玛•拉韦妮 | Emma Lavigne

    这段时间,“在巴黎生活工作”这样的字眼出现在很多艺术家、策展人、画廊家、评论家的履历表上,而这也不是“在巴黎谋生等待时日去柏林或其它地方工作”的委婉托词。这恰恰是向世人自豪地宣布一个事实。借用大巴黎宫三年展的题目《艺术的力量》(赞美了高卢人的创造性)来描述这一现象,也就是说,艺术的力量正在巴黎复苏。当然,形势还并非一片大好,近日关于艺术家和新画廊囊中羞涩的一项调查也更加证实了这点。不过,去年九月在Carlos

  • 杂志 PRINT 2006年1月

    新星:曹斐

    小汉斯|Hans-Ulrich Obrist

    曹斐是活跃的新生代中国艺术家中的重要一员,这群年轻艺术家崛起于21世纪初——一个遍布着那种存在于美国五六十年代的乐观主义时代。正如策展人侯瀚如所指出的那样,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出生在一个电视广告和舶来娱乐的时代,从港台电视剧到美国的说唱无所不包。他们深受像巴黎的黄永砯和纽约的蔡国强这样的海外中国艺术家的影响,因而乐于采用各种媒介,但这群年轻艺术家还是都选择留在国内,在这里,他们把对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和对这些技术的熟练掌握转换为自己的优势。这些在Z/F主导的电视电影系统外工作的艺术家(包括曹斐、杨福东和阚萱)打造出了跨学科的合作性作品来处理新的社会现实之中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