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10 results for: 王音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9.06.21

    人间指南(上)

    李佳

    像九十年代这样这样热衷于自我陈述和自我问诊的时代,似乎不多见。证据之一是文化研究在彼时的风生水起,将共同的社会现场直接转化为观照、书写和批判的对象。如果说“人文”概括了八十年代的思想和信仰,到了九十年代则是“文化”为知识分子的现实感知、社会介入和价值重估导航——至少,在这个名为“人间指南(上)”的展览中,对于九十年代前半期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再观看和再叙述,是依靠这一时期作为整体的社会文化情境再现,以及艺术家以个体参与文化自我叙事的案例所串联起来的。

  • 采访 INTERVIEWS 2018.03.16

    王音

    杜可柯

    生于山东,现居北京的艺术家王音一直以油画为载体回溯和思考中国现代史中的美学和视觉经验。他最近在镜花园(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的个展完全一共展出十四件新作,全部采用自然光照明。本文中,王音与我们分享了此次展览背后的想法。展览将持续到4月15日。

    我以为“友谊”本身就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它包含着“缺失”,需要修复。人们常说增进友谊,为什么说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7.05.10

    绘画的尴尬

    刘倩兮

    正如“品味”有待所谓的“坏品味”来体现其意义一般,对某些艺术价值的体会或许需要另一些作品的对比才会来得更加深切。展览“绘画的尴尬” 集结了九位平均年龄小于35岁艺术家的几十件绘画作品,多数作品在视觉形式上不仅呈现出较强的同质感——尽管策展人否认这是一个“风格展”——而且亦流露出被某些“潮流”所裹挟、较为一致的审美趣味。虽然前言宣称此展览试图提出针对绘画在当代语境中尴尬处境的“解决之道”,但展览绵软和均质化的整体面貌与含混的立场,反倒无意间揭示出当下中国绘画的某些问题。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03.22

    羊城一日

    林瑞湘

    广州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又碰上回南天,整个城市的人都浸润在水雾中,湿意盎然。22日是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的预展VIP,为方便外地的观众可顺道观展,广州的三家艺术机构都选择在20日天开展。最先开展的是位居城中怡乐路的广州画廊,时间安排在下午一点,然而由于其它两个机构都在城郊,时间上无法兼顾,再加上时代美术馆已安排好专车,负责在其下午2点开展后带媒体赶赴番禺的镜花园段建宇个展,最后晚上再回到“广州画廊”,于是消息灵通者皆选择先赴下午2点城郊黄边的时代美术馆预展。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3.29

    一城所仰

    王丹华

    从大雁塔附近古色古香的住处,到北池头的OCAT 西安馆,一路上仿佛穿越了两个时代。下车后走在街上,恍然间我觉得自己置身于北京的某一条新开发的住宅小区里。有些雾霾的空气,红绿白标识的便利店,写着“一城所仰”的地产道旗广告,比比皆是的中介机构,聚集了表情麻木的成年人的亲子大世界…千篇一律的都市面目很容易将人原有的兴致与好奇心消磨掉。此前,OCAT

  • 新闻 NEWS 2014.01.17

    管艺向香港视觉文化博物馆M+捐赠艺术作品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今日宣布,香港未来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获得中国最重要的艺术收藏家管艺捐赠37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管艺于2001年开始收藏当代艺术,其藏品关注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是次捐赠的作品覆盖了从星星画会以来的中国艺术,特别侧重中国观念艺术在过去30年里的发展轨迹。该批捐赠涉及的艺术家包括黄锐、新刻度小组、黄永砯、吴山专、顾德新、张培力、王广义、王鲁炎、林一林、梁巨辉、陈劭雄、颜磊、周铁海、徐震、陈文波、王音、沈远、郑国谷、曹斐及段建宇等,时间跨度从1979年至2005年,其中包括参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5.24

    五月的现实

    鲍栋

    每年北京的初夏都会飘着香港和巴塞尔的味道,这个月初的“艺术北京”据说行情看好,家家都多卖了三五张作品,于是人们比往年更加期盼着香港和巴塞尔的到来。但今年,在对于博览会这种艺术名利场的热情中,又加上了一丝对威尼斯的鄙夷:那么多人都扎堆去了,那不是和798一样了吗。似乎将要蜂拥而去的中国人是超发的货币,已经使威尼斯这块金字贬值了。

    这个博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8.18

    “各行其是”

    杜可柯

    四位中年艺术家齐聚盛夏的798,品画廊的这场联展似乎选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名字:各行其是。的确,四个人风格迥异,关注点也各不相同。王音的绘画作品从日常风景出发,色调沉静内敛,但对画面的局部切割放大或模糊处理又留给人大片遐想的空间。方力钧继续“玩世”,人造灾难的黑白图像加上色彩鲜艳的金银珠宝,除了讽刺还是讽刺。杨茂源延续了他的动物主题,腹部鼓胀的牛马穿上条纹衫或涂上五彩的工业颜料,对许多初来798的观众造成了不小的视觉冲击。萧昱则利用华丽的金色画框装裱甚至是创作作品,追问的似乎是绘画观念和边界本身。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1.12

    纸上美术馆:12位华人艺术家

    陆章

    美国人从未因反思而耽误行动,因此在其现代艺术刚刚起步的1929年,尽管空气中仍然弥漫着法国后印象派艺术的气息,刚成立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就通过其历史上第二场展览“19位在世美国艺术家绘画作品展”树立了美国艺术的身份型格;我们的风格是三思而后行,因此在中国当代艺术启动25年之后,对于身份的心理建设才开始显露完成的迹象:“华人艺术”这个概念“逢迎西方”的判罪暂时被搁置到一边,其自在的艺术合法性得到某种确证,正如本次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12位华人艺术家”所呈显的那样。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07.25

    观念的笔记:中国当代绘画的局部叙述

    安静 / Lee Ambrozy

    “观念的笔记”把后现代画家的困扰当作前提:是一种没有总体的意图与法则可以依赖的虚空。画册的前言里面提出,目前的流行画派丰富而不断地被消耗掉,引起 “绘画概念极其单一,反映社会,或者通过反映内心状态来反映社会”。 此展览试图呈现当代艺术的自觉性。伊比利亚的小策展组收集的十六位画家能否使观众体验“主动试验性”的绘画线索呢?也许多少会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