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23 results for: 费大为

  • 新闻 NEWS 2024.03.15

    “青策计划2023”公布获选策展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3月15日宣布,策展人李嘉文、张嘉伟策划的展览“皮钦光谱:一种文化的非线编可能”获得本届“青策计划”大奖,两位策展人将获得5万元人民币用于项目所关注议题的持续研究。

    “青策计划2023”大奖自2023年11月9日展览开幕即开启票选,2024年2月18日展览正式闭幕。在近4个月的展期中,共收到5位专家评审、4所院校评审、4家媒体评审、2350位大众评审的投票。5位专家评审为:费大为、龚彦、林天苗、马克·维格利(Mark

  • 新闻 NEWS 2021.10.25

    PSA揭晓“青策计划2021”获选方案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10月22日举行“青策计划2021”方案终评,最终获选的两组展览方案分别是贾芷涵、秦可纯的“未有名目的言说”和印帅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科幻考古学”。

    “青策计划

  • 新闻 NEWS 2020.06.28

    2020年度三影堂摄影奖评审结果揭晓

    受疫情影响,2020年度第十二届三影堂摄影奖评选在线上进行。5位国际评委与20位入围艺术家以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交流,之后评委们又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讨论,最终决定:本届三影堂摄影奖大奖空缺,大奖奖金8万元人民币(税前)将平均颁发给所有20位入围的艺术家;艺术家邸晋军获骆伯年优秀摄影师奖,奖金1万元人民币(税前);艺术家张北辰获得媒体关注奖。

  • 杂志 PRINT 2020年1月

    黄永砅(1954–2019)

    费大为

    1989年,黄永砅应蓬皮杜艺术中心的邀请前往法国,参加“大地魔术师”展览,之后他决定留在巴黎。三十年后他突然离我们而去,为艺术史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黄永砅

  • 新闻 NEWS 2019.10.20

    黄永砯(1954-2019)

    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驱人物之一,旅法艺术家黄永砅因病在法国巴黎辞世,享年65岁。

    黄永砯1954年生于福建厦门,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1986年和其他几位艺术家共同发起并组织了前卫艺术团体“厦门达达”,以激进的“反艺术”行动成为“85美术新潮”运动里的关键一环。

    1989年,黄永砯的装置作品《爬行动物》参加了由让-于贝尔·马尔丹(Jean-Hubert

  • 新闻 NEWS 2019.07.06

    PSA揭晓“青策计划2019”获选方案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7月6日召开发布会,揭晓“青策计划2019”获选的两组策展方案,分别是沈宸、王欢的“末路斜阳——‘声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和张营营的“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

    今年的“青策计划”有两项重大赛制更新。其一:最终落成展览的场所从

  • 新闻 NEWS 2018.07.06

    PSA揭晓“青策计划2018”获选方案

    周五,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召开发布会揭晓了获选“青策计划2018”的两组策展方案,他们为吕凝珏、李静秋、任心怡的“有毒”,陈子澂、张瀞尹的“林中的树倒下而没有人在”。

    今年的“青策计划”共收到稿件89份,有效方案61份,入围终评方案8份。在有效方案中,共有43组申请者选择联合递交策展方案,其中包括所有8组入围方案。据悉,来自建筑、设计、新媒体、戏剧专业背景的申请者比例在今年明显增加。

  • 新闻 NEWS 2017.07.06

    PSA“青策计划2017”获奖方案公布,“甜蜜的家”获第一名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7月6日召开发布会,公布了“青策计划2017”招募的获奖策展方案。获得第一名的是家庭妇女讨论群(莫万莉、姚微微、邓圆也)的“甜蜜的家”,展览将考察妇女在家庭中的身份和角色。第二名为冯立星、史纪和吴有的方案“I-N-D-E-X 索-引”,第三名由冯安怡和吕斯乔的“光源度假村”获得。

  • 新闻 NEWS 2017.06.07

    PSA公布2017年青策计划评委名单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7日下午召开发布会,PSA馆长龚彦、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CEO雷内·洛朗索、法国驻上海领事处文化领事费保罗依次发言。龚彦公布了本次“青策计划”的评审委员会,除了PSA的学术委员会成员霍米·巴巴、克里斯·德尔康、丁乙、费大为、冯原、高士明、龚彦、侯瀚如、马克·维格利以外,还包括了特邀评委张培力和客座评委雷内·洛朗索。

  • 新闻 NEWS 2015.06.11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青年策展人计划”评选结果揭晓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青年策展人计划”优胜方案于2015年6月10日出炉。优胜方案以票数排列分别为:

    1、姚梦溪、张涵露《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

    2、陈陈陈、林书传《亚自由》

    3、张未、袁文珊《时间病:控制时间的都被时间控制》

    本届“青策计划”评委会由部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栗宪庭、张永和、克里斯•德尔康、丁

  • 新闻 NEWS 2013.11.16

    亚洲艺术文献库将举行周年筹款拍卖

    亚洲艺术文献库宣布2013年度周年筹款拍卖预展将于11月21至25日在位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佳士得秋季拍卖展厅举行。筹款拍卖及晚宴将于11月30日 (星期六) 在中国会举办。届时,文献库将推出由知名艺术家及画廊所捐赠的75件作品。

    11月23日星期六,文献库将主持其中一期佳士得艺术论坛,届时,文献库资深研究员翁子健将与策展人费大为对话,回顾1990年代在海外策划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经历及其中的关键议题。

  • 专栏 COLUMNS 2013.09.02

    徐坦谈“问题,地-土,和‘社会植物学’”

    采访/宫林林

    “社会植物学”是我跟时代美术馆的“开放工作室”合作的研究项目,跟我这次在维他命的展览有交集,但维他命这个展览跟土地的关系更密切点。这次展览并不表示项目做完了,只是采访阶段结束了,就在维他命搭了个台,把那些材料都放在台上,可以开始进行研究了。目前呈现的只是素材,但是胡昉说就是素材也很有意思。

    调研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我四月去过一次顺德,

  • 采访 INTERVIEWS 2013.05.06

    卢杰

    杨北辰

    已故艺术家郭凤怡在今年先后被威尼斯双年展与Carneige国际艺术展邀请参展,使得这位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异数”与“例外”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们特此邀请长征空间的卢杰对郭凤怡与长征的关联,以及郭凤怡在国内外的接受与认知进行深入的讨论。

    讨论郭凤怡就要回到长征早期的历史了。首先,这和我个人的经历和性格比较有关系。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期,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4.04

    开启新航线

    窦子

    在经历了充满阴雨、下雪、雾霾的一个星期之后,3月24日终于放晴又见蓝天,而传说许久的芳草地展览馆今天也正式开幕,首展特邀美国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加盟,推出王鲁炎个展“图•寓言”。这也是这位低调的观念艺术家三十余年艺术生涯中最大的一次个展。

    侨福芳草地中心(Parkview

  • 所见所闻 DIARY 2012.12.11

    第一个五年计划

    贝安吉(Angie Baecker)

    从仪式细节看政治气候是一门艺术。在中国更是如此,从天朝各种大会的座位分布上就可以看出一些微妙的高低起伏。就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几天之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也铺上红地毯,举办了五周年庆典。香槟招待会、静拍、庆典晚宴和余兴派对这些活动都是高高张罗的,她刚从蛇形画廊回来,目前担任尤伦斯的赞助经理。嘉宾陆陆续续来了,艺术圈内的人开始望闻问切起来:都邀请了什么人?怎么就坐?尤伦斯将怎样呈现这五年的坎坷历程?

  • 新闻 NEWS 2012.05.28

    OCAT将正式升格为当代艺术馆

    根据OCT当代艺术中心(简称OCAT)官方网站:在正式注册成为当代艺术馆后,在深圳召开了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确定聘任巫鸿先生为OCT当代艺术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马可•丹尼尔(Marko Daniel)、费大为、王广义、汪建伟、黄专、张培力、隋建国、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卢迎华、王序为委员。

    此外,会议宣布了

  • 所见所闻 DIARY 2010.12.14

    鲍德里亚之夜 [连州]

    吴为

    可以看得出来玛丽•鲍德里亚在连州玩得很开心,她似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和兴奋,自从开幕式的那天晚上开始她就一直挂着笑脸,有时候对着桌子上的鲜花拍照,无论谁用相机对着她,她都会给你一个灿烂的微笑。玛丽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说出了原因:“首先,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不仅是我一个人来,我还代表了鲍德里亚来,也等于是他来了。这是双倍的惊喜。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场面的一个庆祝,一个欢庆的节日有一、两万人这么强大的场面,欧洲人很少见,所以我当然是非常高兴……”在谈到与鲍德里亚相识的那段故事时,玛丽同样毫无顾忌,兴奋得甚至有点像在说某明星八卦:“我第一次看到让,就马上爱上他了(“at

  • 所见所闻 DIARY 2010.09.16

    来自历史的风 [北京]

    任兰

    2010年9月9日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里,设立于香港的亚洲艺术文献库(AAA) ,携手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示他们共同的成果——文献库的“未来的材料:记录1980-1990 当代中国艺术”计划,以及MoMA 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原始文献》。这两个纪实项目通过记录、收集和翻译重要的论述、原始素材和文本,企图复原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来的发展轨迹。

  • 所见所闻 DIARY 2010.07.27

    湖畔论战 [北京]

    王丹华

    由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支持的 “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论坛,于七月底在北大建筑研究中心举办。论坛的发生地距离赛克勒考古博物馆约百米,经过绿意濛濛的荷塘,再穿过幽静的小径,郁郁葱葱的树林后,就是研究中心的所在地。这个独门小院里有大树石桌,若天气凉快些,可能就搬到了户外,在古树下清谈,多少也应了这里的绵绵古意。但酷热的天气里,大家只能坐回有空调的室内,围着长方桌,喝着咖啡或瓶装水,谈天说地。论坛的最后一场持续了四个多小时,预订的议题是影像的未来性、华人影像的特殊性、影像教育与影像生产这三大主题,但现场执行时,大家却越谈越兴奋,打破了原来的框框。

  • 新闻 NEWS 2010.07.22

    从电影看: 一个当代影像的电影周末

    由深圳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协办的文化项目《从电影看: 一个当代影像的电影周末》论坛将于2010年7月24至25日在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镜春园79号甲)举办。

    论坛日期及内容安排

    7月24日星期六

    10:00-10:15

    OCT当代艺术中心主任黄专先生的开场致辞暨深圳OCAT“从电影看”展览的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