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38 results for: 高士明

  • 所见所闻 DIARY 2019.06.02

    “来”以及“见”的罗列

    徐瑞钰

    去杭州前在网上搜索象山艺术公社,俯瞰图上显示是密集连绵的结构,黑白两色,外墙上有窄小的门窗,一晃眼以为是新建的高级监狱,再三确认后才知道果真就是象山艺术公社了。后来从主办方了解到,这处紧邻国美象山校区的“艺术公社”是西湖区政府的项目,设计建造由国美建筑艺术学院李凯生的团队负责,是对占地

  • 新闻 NEWS 2018.07.06

    PSA揭晓“青策计划2018”获选方案

    周五,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召开发布会揭晓了获选“青策计划2018”的两组策展方案,他们为吕凝珏、李静秋、任心怡的“有毒”,陈子澂、张瀞尹的“林中的树倒下而没有人在”。

    今年的“青策计划”共收到稿件89份,有效方案61份,入围终评方案8份。在有效方案中,共有43组申请者选择联合递交策展方案,其中包括所有8组入围方案。据悉,来自建筑、设计、新媒体、戏剧专业背景的申请者比例在今年明显增加。

  • 新闻 NEWS 2017.06.07

    PSA公布2017年青策计划评委名单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7日下午召开发布会,PSA馆长龚彦、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CEO雷内·洛朗索、法国驻上海领事处文化领事费保罗依次发言。龚彦公布了本次“青策计划”的评审委员会,除了PSA的学术委员会成员霍米·巴巴、克里斯·德尔康、丁乙、费大为、冯原、高士明、龚彦、侯瀚如、马克·维格利以外,还包括了特邀评委张培力和客座评委雷内·洛朗索。

  • 新闻 NEWS 2016.11.04

    2016 Yishu中国当代艺评和策展奖发布

    《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典藏国际版)宣布2016年“Yishu中国当代艺评和策展奖” 的获奖名单。本届获奖者共五位。他们是资深批评家/策展人陈侗,中青年批评家卢迎华、鲁明军,以及中青年策展人何雨、鲍栋。

    “Yishu中国当代艺评奖” 自

  • 新闻 NEWS 2016.06.27

    PSA“青策计划2016”优胜方案揭晓

    2016年6月26日上午,“青年策展人计划”终评会议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现场参与终评的评委由部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克里斯·德尔康、丁乙、侯瀚如、冯原、李旭、高士明、龚彦),以及一位特邀评委(徐文瑞)组成。

    “青策计划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04.07

    节选修订

    董冰清

    三月底四月初,中国美术学院讲座密度很大,往往与上课时间冲突,但学生们还是会权衡喜好,在分内之课与讲座之间做自己的选择。其中也有短期的工作坊,如由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与长征计划联合发起的“世纪:SHENG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01.04

    迷因何在?

    巢佳幸

    杭州这座素来最自得其乐的城市,并没有因为阴冷与粘稠的细雨而消沉。听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在年关安排了一场名为“国际媒体艺术节”的大戏,学者、策展人、记者、粉丝们纷至沓来,南山路校区边的酒店里穿梭起来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大家多少是冲着“迷因”这个语汇来的。缘起美国学者理查德·道金(Richard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12.16

    延时

    郭娟

    对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 新闻 NEWS 2015.06.11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青年策展人计划”评选结果揭晓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青年策展人计划”优胜方案于2015年6月10日出炉。优胜方案以票数排列分别为:

    1、姚梦溪、张涵露《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

    2、陈陈陈、林书传《亚自由》

    3、张未、袁文珊《时间病:控制时间的都被时间控制》

    本届“青策计划”评委会由部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栗宪庭、张永和、克里斯•德尔康、丁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4.27

    万隆会议真的发生了吗?

    杨北辰

    万隆会议当然发生了:

  • 新闻 NEWS 2015.03.18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成立

    99艺术网报道: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中国文联举行。策展委员会共由32位成员组成:中央美术学院新任院长范迪安担任首届策展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有10位,包括丁宁、王璜生、皮道坚、祁海峰、许向群、吴洪亮、张晴、李旭、罗一平、高士明。策展委员会秘书长由吴洪亮兼任,副秘书长由卢缓、张苗苗、盛葳担任;委员会委员有18位包括方旭东、方振宁、王易罡、王春辰、刘杰、朱虹子、何桂彦、旷小津、李晖、杨卫、陈湘波、陈联喜、俞可、唐克扬、梁时民、黄笃、彭锋、冀少峰。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3.17

    三千世界

    杜可柯

    三月十三日,在香港艺术中心汉雅轩《三个艺术世界》新书发布会和论坛上,曾一度引发中国艺术圈热烈讨论的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陆兴华引用了巴迪欧作为开场:“谈世界这个概念很麻烦,因为巴迪欧说过,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这同一个世界却处于不同的逻辑统治下,只有货币这个普遍等价物统治了我们五百年。如果我们能找到办法推翻货币逻辑的统治,也许就能立刻实现共产主义了。”

  • 专栏 COLUMNS 2015.03.07

    董冰峰:2014年度最佳阅读

    书单的排序无先后。若以“体”、“用”分组,可以简略分为三个部分:1-5为外来理论、6-8为当代视野下的中国思想史问题、9-11是“当代艺术”。

    1 乔吉奥·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潜能》,漓江出版社,2014年1月.

    2 米歇尔·德·塞托( Michel de Certeau)等:《日常生活实践2:居住与烹饪》,南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2.11

    自由行走

    李宁

    在还没有亲眼目睹刘韡“颜色”大展之前,我的想象便不由自主的停留在刘韡标志性的“形式感”绘画上,这也是展览题目给予我的一连串被动联想。顺着这个被动联想,迫切的赶往UCCA去参加展览开幕式的新闻发布会,但始终有某种空洞的期待伴随在这次展览的大动作与艺术家的名气上,预计媒体风潮的来袭是在劫难逃。展览开幕前一两天很多人就已经为 “颜色”剧透。微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11.28

    快车慢行

    杜可柯

    刚到上海,就被好几个人问到《星际穿越》和《超体》的观后感,有点儿像2012年《甄嬛传》正火的时候,要是没看过都不好意思加入闲聊。短短一两年年时间,中国艺术圈就从清朝宫廷斗争“穿越”到了未来。宇宙、虫洞、时间旅行成了最新热议话题。还有什么地方比上海更适合讨论历史和未来?上世纪初来上海的文学青年更多惊讶的是这座城市空间上的复杂,而现在到上海的艺术游客一定会感叹这座城市时间上的混乱。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10.23

    生产在线报导

    陈克伦

    八月初,规划论坛的黄建宏老师跟我讨论,希望组织一个联结台北双年展(简称:北双)与“亚际论坛”的研究小组。我为小组起了个颇有“生产”意味的名字:“工厂小组”,希望将一次性交流转化为积累的进程,于是邀集五位青年研究者(包括我在内来自新竹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的杨成瀚与唐慧宇,以及来自台北艺术大学的王圣闳与徐明瀚),进行建立知识生产桥梁的系列研究,包括双年展概念、参展艺术家计划与作品,以及展览构成;藉以生产田野调查、思想评论,并推展未来亚际双年展的策略想象。所以,我想这篇笔记不仅是见闻陈述,也是一段生产进程的侧写。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5.25

    寻找幽灵

    窦子

    曾被西方某媒体报道“一开馆就荒废了”的红砖美术馆自2012年底开馆展后就归于沉寂。投资人、创办人闫士杰从2007年开始收藏当代艺术,藏品虽然还不多,但“都是大件的、水准很高”。在国内外各种艺术资源暗涌一年多之后,今天他以红砖美术馆馆长的新身份高调亮相,消散了之前坊间的一些传闻。红砖美术馆占地二万平米,其中8000平米是室外园林,设计来自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董豫赣教授,在大陆建筑与园林都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不太多见。闫馆说他最早受到丹麦奥胡斯美术馆(ARos

  • 专栏 COLUMNS 2014.03.22

    再次相聚:汉雅一百

    刘淑庄 | Doretta Lau 译/王丹华

    提起1983年香港的文化和政治图景,不能不想到一年后签署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当时还没有人要想过去学习普通话。电影方面,成龙的《A计划》风靡大江南北。在这种语境下,那年的十二月,汉雅轩画廊在加多利山举办了第一次展览。被朋友称为“Johnson”的画廊老板张颂仁,从他的一个叔父那里借来空间,有点懵懂地一头扎进艺术界。

    从那时

  • 新闻 NEWS 2013.12.08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2月4日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2月4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六楼馆长会议室举行。作为改制与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术委员会任期为三年,除了提供相关指导与必要的建议,委员会将在有关博物馆发展趋势的重大决策方面承担关键的角色。

    “公办民营”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战略性长期发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规划方向

  • 专栏 COLUMNS 2013.12.05

    高士明谈“85’与一所艺术学府”

    当时说要做八十五周年校庆时,我就谈了一个想法:中国美院有可能用一个很开放的心态来做这件事情,哪怕做丰功伟绩也可以做得更漂亮。我有个提议,聚焦在1985年这一年,把它“打开”,在八十五年里拎出一些人、一些个案来打开。打开之后的结果是:一个世纪的艺术史都在场,绝对不是线性历史上的一个点。1985年的林风眠在香港生了一场大病,进入他人生最后一个创作高峰,但是极其寂寞,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孤单的老画家”。在此之前艺术史是怎么写他的?艺术史是拿他五十年代创作的图像讲他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故事——那个时候他正在搞“艺术运动”,做院长,也就是这个学校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