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25 results for: Danh Vo

  • 杂志 PRINT 2023年4月刊

    信息过载

    克莱尔·毕晓普

    明信片、传真和电子邮件的打印件苍白地躺在玻璃展示柜里。胶合板架子上放着一排排展册。一面展墙上贴着各种图表,另一面挂满了看似相同的照片。一组显示屏上,说话的人正在解释些什么。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幻灯片投影仪缓慢地切换轮盘中的图像。附近,一台16毫米电影放映机伴随着催眠的旁白呼呼作响。一张被照亮的桌子上摆满了标有便利贴的文件和剪报。每件展品都附有艺术家写的长篇解释文字,这些文字也印刷成册。

  • 新闻 NEWS 2022.09.25

    古根海姆取消HUGO BOSS奖

    据Artnews报道,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将停止颁发10万美元奖金的Hugo Boss奖,该机构没有说明取消这项两年一度的奖项的原因。Hugo Boss奖于1996年与德国时尚奢侈品公司Hugo Boss共同成立,旨在奖励当代艺术的创新和影响。

    该奖项仿照英国的特纳奖设立,但不受国籍或年龄限制。往年获奖者包括马修·巴尼(Matthew

  • 所见所闻 DIARY 2021.11.25

    安全港

    Ysabelle Cheung

    在M+特别预展当晚,本土艺术家和艺术赞助人——以及一些遵照香港严格的防疫政策履行完访港手续的国际艺术界人士——小心地鱼贯进入这座总面积达65000平方米、堪称全球最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的粗野主义(Brutalist-style)建筑内部。

    从最早

  • 杂志 PRINT 2019年12月

    2019年度最佳

    李绮敏 | Christina Li

    李绮敏(Christina Li)是一位生活在香港和阿姆斯特丹的策展人和写作者。她最近策划了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项目“谢淑妮:与事者”(Shirley Tse: Stakeholders),并且正与Kasper König和Hamza Walker共同筹划巴塞尔博览会五十周年的项目。

    1

    《寄生虫》(奉俊昊)

    PARASITE

  • 杂志 PRINT 2019年9月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

    克莱尔·毕晓普 | Claire Bishop

    对于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最正面的描述莫过于此:大多数参展作品本身足够强大,能够扛住一个糟糕的策展框架。但出于娱乐,我们还是从最基本的说起:那个被人讨论过很多遍的题目——“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我能理解本届双年展艺术总监拉夫·鲁戈夫(Ralph

  • 杂志 PRINT 2018年夏季

    傅丹(Danh Vo)

    詹姆斯·梅耶 | James Meyer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12.26

    傅丹:2.2.1861

    蔡影茜

    “我想要人人都有的东西,但同时我又唾弃这一切,” 这种“对他者欲望的欲望”在傅丹的作品中无处不在。当评论热衷于揭示傅丹(Danh Vo)收集、展出、循环的每一件物品背后的个人史和复杂涵义的时候,傅丹却更专注于制造一条无限延伸的欲望之链:链条发端于他的身份——生物的、宗教的、文化的、种族的、政治的——通过他的直系亲属而繁衍,再渗透进画廊、美术馆和私人藏家的时空秩序当中。

  • 杂志 PRINT 2015年9月

    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

    本杰明·布赫洛 | Benjamin H. D. Buchloh

    受困之城和将沉之船:用来形容欧洲当下处境的两个最主要的比喻——这是欧洲大陆曾经希冀,或许现在仍然抱有的政治和经济联盟的野心所经历的危机带来的困境。还有什么地方比威尼斯更适合直面造就了这两个比喻的断裂和危机的整体处境吗?在这里,几百万的国际游客被隔绝在这样的现实之外——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中东难民和非洲移民被冲上意大利的海岸,或生或死。这些面目各异的人物在“面具之城”的街道上相遇,上演着一种怪诞公共性的,甚至是剧场式的,体现了当代性之主要角色的混合:非洲小商贩在叫卖假的古驰包(真正的古驰经销商是拥有Punta

  • 新闻 NEWS 2015.05.26

    沙迦双年展艺术家递交公开信声援被阿联酋官方禁止入境艺术家

    The Art Newspaper报道:近日,包括马克·布莱德福特(Mark Bradford)、傅丹(Danh Vo)、达米安·奥尔特加(Damian Ortega)、里拉克里特·蒂拉瓦尼拉(Rirkrit Tiravanija)在内的40多位参与第十二届沙迦双年展的艺术家向阿联酋当局和文化机构递交公开信,联名声援被阿联酋禁止入境的艺术家瓦利德·拉德(Walid

  • 专栏 COLUMNS 2015.03.08

    王小雨:2014年度最佳阅读

    莫里斯·布朗肖-《黑暗托马》

    安娜在弥留之际,体会到了两种死亡。房间中的东西逐渐被撤掉,所有与生的喜悦有关的东西消失了,母亲的眼睛日渐暗淡,以及亲友小心翼翼的探视——一切让她留恋生命的物都被剥夺了——他们在教她死,死亡在他们之间升起。甚至安娜也在暗暗思量是否应该学做一个得体的濒死之人。

    然而,另一种死,一种全然陌生的死,也向她抛来橄

  • 新闻 NEWS 2014.09.07

    收藏家状告傅丹(Danh Vo),要求赔偿120万美元

    Artnet记者Alexander Forbes报道,收藏家伯特・克鲁克(Bert Kreuk)对傅丹(Danh Vo)提起诉讼,要求后者赔偿120万美金。克鲁克称傅丹未能按时交付一件作品参加展览,该展览部分展品来自克鲁克的收藏,去年在海牙市立博物馆举办。尽管作品本身的价格据说只有35万美元,但克鲁克要求艺术家对其名誉损失以及利益损失做出额外赔偿。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6.25

    热望之房——性与香港

    邝镇禧

    Para site于今年五月巴塞尔艺博会期间策划了如去年“疫年日誌”相若的宏大展览 “热望之房——性与香港”,从展览名字已可直接联想到香港密集而狭小的居住环境,亦可引伸至本地局促的政治生态、传统枷锁以及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于心理上针对个体的想像的压抑。上环普仁街Para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5.05

    少与多

    陈熹

    一年一度的“艺术北京”如期而至,但当日去博览会看作品兼顾社交的人群明显被“分流”:一部分人被林冠画廊傅丹(Danh Vo)个展的开幕所邀请,去Temple吃高大上的晚宴,另一部分人则在为稍晚艺术家张鼎于香格纳北京空间的“一场演出”做着摇滚的准备,故在家养精蓄锐。继而,这种分众效应所影响的不只是“2014艺术北京”,当晚整个北京艺术圈的人流都似乎在“多”与“少”之间进行着某种颇有意味的涌动。

  • 新闻 NEWS 2012.11.02

    傅丹(Danh Vo)获得2012年 Hugo Boss 奖

    越南裔艺术家傅丹(Danh Vo)获得2012年 Hugo Boss 奖。他将获得10万美元奖金,并且将于2013年在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展览。其他入围者有Trisha Donnelly, Rashid Johnson, Monika Sosnowska, Tris Vonna-Michell,邱志杰。评委包括古根海姆基金会副总监、首席策展人Nancy

  • 杂志 PRINT 2012年5月

    苏珊娜•克特(Suzanne Cotter)论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三年展《不受控》(The Ungovernables)

    如果说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首届三年展“比耶稣还年轻的一代”(Younger Than Jesus, 2009)的重点是参展艺术家的相对年轻,那么上个月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三年展“不受控”(The

  • 新闻 NEWS 2011.11.29

    邱志杰等六位艺术家入围Hugo Boss奖

    《纽约时报》Carol Vogel报道,目前有六位艺术家入围了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2012年的Hugo Boss奖,他们将进行最后一轮的角逐,获奖结果将于明年秋天宣布。该奖每两年举办一次。这六位艺术家分别是Trisha Donnelly, Rashid Johnson, Monika Sosnowska, Danh Vo, Tris

  • 所见所闻 DIARY 2011.11.12

    顷刻之间

    Linda Yablonsky

    若以下有两个选择,您会选哪一种呢:是将一位已故艺术家的高价画带回家好,还是坐在当下最热的艺术家边上共进晚餐比较幸福呢?上个星期在纽约,这两点都可以得到满足,因为每个星期都是如此。但是,随着秋季拍卖周的来临和Performa 11的开幕,这样的选择比以往更多起来了。

    佳士得的现代和印象主义艺术品拍卖之后的那天,也就是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4.13

    2011新加坡双年展:门户开放

    Brian Curtin

    今年新加坡双年展的主题“门户开放”,就如亚洲的传统节日如点灯节(Dewali)或中国春节一样,人们敞开大门,随时迎接客人的到来。于是,观众们每天都可以过来感受一下当代艺术。说起2010年获得好评的光州双年展,它探讨了图像的当代性世界地位,提出了一场缓缓进行的大展以开放式结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从这点上讲,拒绝更紧凑的主题则会将我们带回到艺术作品的个人体验中去。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3.22

    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个展

    Travis Jeppesen

    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在布鲁塞尔的首场大型展开幕时,气氛热烈,参观的人群在糖堆前拍照留念,在高高的糖堆前,人们在欣赏这件作品时,似乎只能将其视为一场波普式的玩笑。实在搞不清楚,这些糖堆究竟有什么含义,而更重要的是,要是从中拿走一些,又会意味着什么。但通常情况下,事情发生之后才会产生思考,所以我们隐隐希望这件冈萨雷斯•托雷斯里程碑式的作品,至少能够令人们对有限性和消费主义进行一些反省。

  • 杂志 PRINT 2010年2月

    傅丹的艺术

    卢吉•法斯 | Luigi Fassi

    1973年1月27日,在巴黎美琪大饭店的国际会议中心,越战正式宣告结束。在宽敞的会议大厅里,美国、北越、南越和越共代表签署了《巴黎和约》。身着黑色正装的政客们表情肃穆,沉默地完成了这一程序,《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说起当时的气氛“如窗外巴黎的天空一般阴郁”。人们之所以有如此心境,是因为大家对于和平是否可以保持下去,持普遍怀疑的态度。当然,实际情况也确实未遂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