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24 results for: 彭禹

  • 所见所闻 DIARY 2021.11.25

    安全港

    Ysabelle Cheung

    在M+特别预展当晚,本土艺术家和艺术赞助人——以及一些遵照香港严格的防疫政策履行完访港手续的国际艺术界人士——小心地鱼贯进入这座总面积达65000平方米、堪称全球最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的粗野主义(Brutalist-style)建筑内部。

    从最早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9.06.05

    物之魅力:当代中国“材质艺术”

    尚端

    由巫鸿联合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中国、韩国、南亚及东南亚艺术部总监利特尔(Stephen Little)与中国和韩国艺术策展助理林瑞娜(Susanna

  • 所见所闻 DIARY 2019.05.12

    意思人物

    Kate Sutton

    有意思——很少有哪个词像这个词一样充满僵硬的暧昧感,既表明了观者阐释上的宽宏大量,又微妙地点出阐释对象的质量其实并不咋样。上周二对媒体和专业人士开放的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拉尔夫·鲁戈夫( Ralph

  • 新闻 NEWS 2019.03.08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公布主题馆艺术家名单

    第五十八届威尼斯双年展“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公布了艺术家名单。由拉尔夫·鲁戈夫(Ralph Rugoff)策划的展览将于2019年5月11日至11月24日举行,该展览的标题自发布以来因为被误认为是古代中国的诅咒而引发讨论。

    “ ‘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 无疑将包括反映当今世界存在的不稳定方面的艺术作品,包括对重要传统的不同威胁,制度及其与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7.10.18

    1989 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

    邓天媛

    “1989 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还未开幕便让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成为众矢之的:截至今日,已有接近八十万人响应动物保护者发起的网络签名抗议,三件涉及动物的作品被馆方以展览安全考虑为由撤出:黄永砯的剧场只剩空壳,去掉了原有的爬行动物和昆虫;徐冰的《文化动物》(1994)和孙原、彭禹的《犬勿近》(2003) 只保留作品标签,录像被撤播。撤

  • 新闻 NEWS 2017.09.26

    古根海姆撤下数件中国艺术家作品以回应保护动物请愿

    上周,有动物保护行动者抗议古根海姆即将开幕的展览“世界剧场: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中的数件作品,一份网上请愿书正呼吁古根海姆将展览中所有涉及到动物的作品全部撤出,而目前已经有超过67万多人签署了这份请愿书。古根海姆在重压之下,于本周一晚发布声明:将三件受争议较大的作品从即将于10月6日开幕的中国大展的名录中撤销。

    涉及到有虐待动物

  • 新闻 NEWS 2017.09.22

    古根海姆展出中国艺术家录像作品激怒动物权益人士

    《纽约时报》报道,在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即将推出的展览中,一件作品引起了轩然大波并面对着被从展览中撤下的呼声。孙原彭禹的录像作品《犬勿近》是一部七分钟长的录像片段,记录了艺术家在2003年进行的一个行为,在其中,八只美国比特犬被置于木质跑步机上,两两面对面,但是跑步机上连着拴犬的铁链,使他们无法接近对方。最近有一个流传在网络上的请愿,是为了在博物馆推广“无残忍展览”。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11.15

    故事的故事

    刘倩兮

    观展

    “新茶要把人的意识下拉。人的意识是最阴的,它不能停留在人脑,应该在脚底。我们用新茶把意识引到下面,再用一个老茶把它钓上来,让人回到先天的状态,人就很爽……”我听着郑国谷讲茶,已经颇有些头晕,飘飘乎只顾一杯一杯地喝,身体渐渐被茶气逼的发汗。旁边一位大叔不停追问:“邀请喝茶代表什么?” “艺术家喝茶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场面有些乱

  • 新闻 NEWS 2016.09.12

    第11届上海双年展公布参展艺术家名单及25件参展作品方案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日前公布了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主题展参展艺术家名单及25件参展作品方案。本届双年展主题定为“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由印度Raqs媒体小组担任主策展人,包含主题展和城市项目。主题展位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至三楼,共有来自40个国家的92位/组艺术家参展,其中中国艺术家27位,女性艺术家32位,男性艺术家48位,艺术家团体12个。双年展将于2016年11月12日至2017年3月12日举办。

  • 新闻 NEWS 2016.06.08

    2016年上海双年展确定主题并发布首批参展艺术家名单

    艺术新闻报道,2016 年第11届上海双年展由来自印度的Raqs媒体小组(Raqs Media Collective)担任主策展人,主题定为“何不再问”(Why not ask again),灵感源于“印度新电影”运动先驱李维克·吉哈塔克(Ritwik Ghatak)的作品《正辩,反辩,故事》。

    除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 新闻 NEWS 2016.06.01

    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主题发布

    艺术当代报道: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日前公布了双年展主题和十五名艺术家名单,以及“51人”“外策展平台”“终端站”“理论剧院”板块的部分内容。

    本届双年展主题定为“何不再问”,双年展“终端站”板块受邀艺术家包括:依凡娜·弗兰克(德国)、瑞吉娜-侯塞·加灵多(危地马拉)、马卓琳·戴克曼(比利时)、牟森+

  • 新闻 NEWS 2015.07.29

    人形“天使”降临伦敦 实为中国艺术家作品

    99艺术网报道:近日,一条名为“Real Life Fallen Angel Has Fallen From The Sky In London”(人形天使自伦敦天空坠落)的消息在Facebook、Twitter上走红。在被网友热转的照片中,一位长相类似于“天使”的老人“落”在伦敦地面(时间精确到下午1:50左右),他的背后长着一对硕大的翅膀,但是羽毛已经掉光。这位“天使”模样的生物后来被便衣警察匆匆带走,下落不明。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12.15

    在何处行动?

    张伟楠

    上周六的下午,北京艺术圈的主角肯定是孙原、彭禹和崔灿灿,最受人关注的展览肯定是“不在图像中行动”——一年的准备时间,3位策展人,3家798的大画廊(常青画廊、佩斯北京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34名艺术家,光这些数字就能听得人肾上腺素激增。当然,分泌出的滚滚激素肯定跟北京没什么正经的双年展有关。

    根据开幕前发表的新闻稿,这场展览试图展现艺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6.24

    亚细亚安那其连线

    陈玺安

    乍听之下,在东京湾上“会师”的《东京湾圆桌会议》像是几个政治巨头间的会面场合,其间多半充满雄性荷尔蒙的区域霸权角力。但这其实是策展人吴达坤与西京人、坂口恭平(Kyohei Sakaguchi)等艺术家今年三月在东京湾一艘游艇上所举行的政治艺术表演,也是“亚细亚安那其连线”开幕中一个充满修辞的环节。

    修辞一直都是一个带有跨领域性的字眼,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10.23

    孙原,彭禹:亲爱的

    吴亚楠

    二十五周年的贝浩登画廊,在里尔与巴黎集结了数量可观的大尺度“宏伟”作品,从里尔3000到如地道盘旋横跨两个街道的巴黎本部——前者更像是向公众展示其收藏史,后者则在零星的旧作中填满了有趣的新作,将“私有”巧妙的布局在了公众之中,不可谓不博人眼球。而孙原、彭禹的“亲爱的”便是巴黎本部中的一勺修饰甜味剂。

    《洒地上了》的八宝粥,似乎将一股甜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2.04.15

    "未来事件交易所"

    贺潇

    郑美雅和姚嘉善(Pauline J. Yao)策划的“未来事件交易所”,以现场创作和观众互动的合作方式,探讨当代艺术的创作;参展的十名艺术家里,绝大部分呈现以创作过程为主的艺术作品,通过劳动交换,不以完成的作品为目标的艺术创作实验,寻求价值的产生。展览的整体效果是挑战了一般的收藏家们想将完整的作品纳入袋中的期待,这些作品都是以合作的手法,开放式的交流,或在具体的场所创作的。

  • 杂志 PRINT 2012年1月

    暗物质:刘韡的艺术

    姚嘉善 | Pauline J. Yao

    初来北京的人总会被读在这座城市路上的大小车辆吓一跳: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骡马拉的板车、各式各样包着铝制外壳的三轮摩托车。最令人吃惊的不是数量,而是种类。人们对当代中国的刻板印象也许还停留在千人一面上,毛时代自行车的海洋或奥运会开幕式上整齐划一的表演方阵就是最好的代表,但这些表象之下,其实隐藏着丰富的多样性——需要你训练自己的眼睛

  • 新闻 NEWS 2010.08.19

    2010年爱知三年展即将开幕

    旨在传达当代艺术最新动态的《爱知三年展》(Aichi Triennale)将于2010年8月21日在名古屋开幕。 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130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将在此展出他们的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首次亮相。

    为了实现“都市的祭典”这个主题,本届展览的地点不仅包括博物馆机构,而且也包括各种公共场所,因此整个名古屋都将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之中。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5.09

    纪念•残留

    Angie Baecker

    展览将《纪念•残留》(Rem(a)inders)作为展题和策展概念,指的是原初累积的量的残骸,同时对记忆进行了挖掘。实际上,展览也许可以被称作《被象征着的和象征者》,每件作品探究的都是权力的脉络和价值的构成,通常超越了作品本身的物质局限。

    夫妻档孙原&彭禹在录像作品《今夜我不睡》(

  • 所见所闻 DIARY 2009.11.23

    在革命的中间 [北京]

    任兰

    2009年11月15日,《中坚——新世纪中国艺术的八个关键形象》群展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开幕。

    这个具有预言和“加冕”性质的标题,以某种故意为之的挑衅态度,迅速成为圈中热议的话题。没有入选的人拿“中坚”一词开玩笑,选中的人一遍遍被媒体问到同样的问题:“你觉得‘中坚’意味着什么?

    储云说:“我觉得是一种认可,但这并不代表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