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22 results for: 德波

  • 杂志 PRINT 2023年9月刊

    《反美学》四十年

    哈尔·福斯特

    后现代主义概念曾经对艺术和思想造成强力的刺激;如今它却像某种刚成过去的欲望冷却剂,让人兴致全无。在某些方面,后现代主义看起来比现代主义更像历史,因为后者在殖民主义、离散群体和全球性等问题的冲击下获得了新生。另一方面,正因其已不当季,如今反而成了一个回顾后现代主义的绝佳时机,哪怕回顾只是为了丈量我们与它之间的距离。

    四十年前,由我编辑的

  • 杂志 PRINT 2023年2月刊

    薇薇安·韦斯特伍德 (1941-2022)

    德里克·麦科马克,帕特里克·迪卡普里奥,希拉里·泰穆尔,芭芭拉·桑切斯-凯恩,安德烈·沃克

    作为反骨时装设计师和不倦的社会行动者,薇薇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拥有将各种极端事物缝合在一起的才能:叛逆与传统,解构与工艺。韦斯特伍德出生于英格兰德比郡,原名薇薇安·伊莎贝尔·斯怀尔(Vivienne Isabel Swire),曾担任小学教师多年,之后与第二任丈夫马尔科姆·麦克拉伦(Malcolm

  • 杂志 PRINT 2022年9月刊

    二律背反

    哈尔·福斯特

    在《艺术论坛》创刊后第一个十年期间发表的所有文字里,有两段话一直让我觉得耿耿于怀。两段话都出自广为人知的采访文章,一篇是1966年十二月刊上的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采访,另一篇是1970年五月刊上的伊娃·海瑟(Eva Hesse)采访,两个艺术家都在采访中将极简主义与纳粹相提并论。尽管没有给出更多解释,这样的联系却并不是一种谴责——恰恰相反。那么,其中到底暗示了什么样的关系?[1]

  • 专栏 COLUMNS 2022.08.01

    魔鬼在细节里

    胡昊

    我是将台居民。在北京的艺术从业者不会对将台很陌生,作为紧挨

  • 专栏 COLUMNS 2021.06.24

    血流

    J·霍伯曼

    抖音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个人表演设计的,它可以让一个人一夜成名,但Facebook-Twitter-YouTube这个生态系统——被英国电影人彼特·斯诺登(Peter Snowdon)称为“民间影像”(vernacular video)的载体——却可以创造历史。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达内拉·弗雷泽(Darnella

  • 杂志 PRINT 2020年4月

    信息战争

    丹尼尔·马奎斯

    1968年的暴动过后一年,法国作家莫里斯·布朗肖 (Maurice Blanchot)为这场反叛进行辩护——虽然最初是一场学生运动,却步步演化成了几近灾难性的全面罢工——认为它是社会背叛(social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9.03.06

    街道

    方言

    如何恰如其分地将诞生于“街头”的艺术搬入庙宇般的传统美术馆殿堂,而避免语境切换后作品的木乃伊化?展览“街道:世界诞生之地”(The Street. Where the World Is Made)在空间设置上采用了非常规的、包含无数走廊的非线性展览路线,可谓重现了许多街道“实景”;又因作品体量上对空间的全面入侵,处处体现“街道”在城市中的衔接作用和延伸可能性。丹尼·库柯斯(Daniel

  • 杂志 PRINT 2018年11月

    克里斯·肯尼迪(Chris Kennedy)的《小心侦探》

    艾丽卡·鲍尔珊 | Erika Balsom

    提到Reddit,一般先想到的应该是“想问就问”(Ask Me Anything)访谈系列,再不然就是“/r/TheDonald or /r/TheRedPill”的另类右翼发泄口。在克里斯·肯尼迪(Chris Kennedy)的16毫米无声电影《小心侦探》(Watching the Detectives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7.02.16

    蒋竹韵:风中絮语

    姜宇辉

    蒋竹韵在拾萬空间的最新个展冠以“风中絮语”之名,颇有些偏离我们对于他往日作品的鲜明印象。最初带着张狂颠舞的噪音声浪和天马行空的视听(audiovisual)现场闯入中国当代声音艺术界的“积木”(艺术家的昵称),给人的感觉或是剧烈,或是睿智,或是诙谐,但绝不会是“风中絮语”这个标题最初所传达给人们的那种温情脉脉的浪漫氛围。不过,随着观展的深入,随着他以向来安静平稳的语调对其中原委娓娓道来,我们也逐渐被带回到他自己创作历程的真正起点和“本原”。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7.01.12

    杨光南:清洁

    张嗣

    杨光南个展“清洁”在社交媒体针对雾霾以及相关部门一波高过一波的讨伐声中发生,开幕当天北京的天气状况由白天的多云转向了夜间的霾。

    展览题目“清洁”与艺术家上一个个人项目“消化不良”似乎存在某种关联,或许可以看作艺术家针对现实语境做出的连续反应,但显然其意图不只是展开对于日常的批判。正如此次展览介绍中所说的,“清洁”既是一种“带有自省色彩的动作”,也可以“制造一场灾难”,可见艺术家对“清洁”本身也保有省慎的态度。

  • 新闻 NEWS 2016.07.07

    2016台北双年展公布参展艺术家名单

    台北市立美术馆“2016台北双年展”日前公布参展艺术家名单。台北双年展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台北市立美术馆为推介当代艺术、接轨全球视野所举办的最重要的国际型大展,今年为第十届。本届双年展由柯琳·狄瑟涵(Corinne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11.10

    编辑景观:媒介化之后的个体与工作方式

    朱荧荧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新群展以“编辑景观”为线索,从一个侧面概括了17位具有代表性的80后艺术家的工作方式。通过副标题,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展览的主旨,“媒介化”同时指向现代社会由媒体塑造的信息环境和由此导致的艺术家创作素材的泛化,而“编辑”既是艺术家应对媒介化社会所选择的身份,同时也是一种与个体相对应的艺术实践方法。

    如此看来,艺术家按照个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9.28

    高露迪个展

    张夕远

    这篇文章旨在提出一个旧问题,即绘画在现代后工业社会中的意义,它既是人类最古老的表达与接受形式延续至今的物证,也是为数不多的消除了语言、种族和地域属性的文化流通品。延续自本雅明和阿多诺时代对艺术在技术革命、文化工业中的裂变的讨论,半个多世纪(或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12.11

    幽暗的视觉之外

    Tony Zhou

    我赶到OCT的时候,动画双年展尚未开幕。B10展厅门口排着长龙,周六创意集市正人头攒动。好不容易等到下午六点,由冯梦波创作的打碟表演《幻灯》静默地宣示独立动画双年展开幕。与静默相称,这个开幕式场所是如此隐蔽——几乎在北区最远的位置,入口埋藏在B10的转角。《幻灯》的表演形式与皮影戏之间存在着若即若离的联系,观众面对幕布上的老式幻灯,而打碟人则用声音效果与影像产生互动或疏离。晦涩的表演形式让一些原本兴致勃勃的观众陆续离场。但抛开表面的晦涩,《幻灯》与冯梦波的另一件作品——主题展里的《皮里春秋》——通过电子技术呈现“游阴曹”这类传统题材,为双年展注入了某种东方版的但丁式韵味:在未知的黑暗空间里游弋(并重返人间)。

  • 新闻 NEWS 2014.07.15

    赫曼•德•弗里斯(Herman De Vries)将代表荷兰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蒙德里安基金会宣布艺术家赫曼•德•弗里斯(Herman De Vries)将代表荷兰参加2015年五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德•弗里斯1931年出生。2014年秋天,Stedelijk博物馆将为他举行回顾展。荷兰里特维尔德馆由科林•惠京(Colin Huizing)与基斯•德波伊(Cees de Boer)策划,将展出艺术家近期的自传性研究作品和装置,也包括他为威尼斯打造的新作。

  • 杂志 PRINT 2014年4月

    卢茨・巴切尔(Lutz Bacher)

    西蒙・拜尔 | Simon Baier

    2013年,纽约艺术家卢茨·巴切尔(Lutz Bacher)在欧洲举行了三场独立的展览,三个地点分别是法兰克福的Portikus,伦敦的当代艺术学院,苏黎世美术馆,在苏黎世的这场展览题为“雪”,是最后也是最全面的一场。尽管每场展览都被认为是一场回顾展,但没有一场是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历史性回顾的。这些独立的展览,只是由一本画册和一个交叉的时间框架联系在一起的,将单独作品之间的轮廓淡化,打破了作为一个整体或按照时间顺序去理解巴切尔作品的方式,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她的创作就已经在匿名的掩饰下,几乎完全是通过现成的物体或图片发展起来的。

  • 专栏 COLUMNS 2013.12.28

    于昌民谈保罗·索伦蒂诺(Paolo Sorrentino)

    于昌民

    索伦提诺的作品初看总会让人摸不着头绪:巡弋的摄影机运动、貌似无人称的推轨镜头、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与缓缓开展的叙事, 这诸多元素都使得我们对于他的影片风格更加的困惑。就拿《爱情的后果》(The Consequences of Love,

  • 杂志 PRINT 2013年11月

    不要杀害信使

    蒂埃里·德·迪弗 | Thierry de Duve

    本文是艺术史学家、哲学家蒂埃里·德·迪弗(Thierry de Duve)为《艺术论坛》撰写的有关前卫艺术的系列文章之第二部分。文中,作者紧接上一篇,继续考察了马塞尔杜尚的著名现成品——《泉》在1917年第一次亮相后得到的各种评价,以及沉浸在乌托邦梦想中的60年代文化。意在重新审视现代主义神话的德·迪弗在这部分重点分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

  • 所见所闻 DIARY 2012.01.17

    尘埃落定

    Katy Siegel

    近日,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在高古轩全球各地的画廊同步展出。周三在二十一街的画廊特别为媒体举办了预展,这些圆点系列,画尽了各种各样的圆点,尺寸上从微小到最大,无所不包。此番“策展构思”(十一个场所的每个地方都有一个不同的概念)巧妙地突出了这家大画廊的求变尝试,在全球化和重复性的环境下,寻求所谓的本土特色和特立独行。在纽约,展览被打造为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7.06

    赵要:我是你的黑夜

    安静(Lee Ambrozy)

    带有儿童般的色彩与几何形体的布面作品《很有想法的绘画》(全部作品均为2011年所作)在命名上具有嘲弄意味,讽刺了当下这些以绘画为起点的年轻观念艺术家日益追求深刻性的倾向。并且,这当中的很多艺术家都在赵要做展览的同一家画廊展出,如今这里被他填满了“欲滴”的电线或尖利的木头、阵阵传来现场弹舌头声音的闪屏电视机,他的“有想法的”绘画则直接取自视觉思维训练题与图片,这些图案就这样被搬到了格子布上。他选择的粗陋审美和对空间的通盘介入几乎成为了一种具有魔力般的尝试,试图戳穿展览空间的神圣,打破绘画过程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