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75 results for: 曹斐

  • 新闻 NEWS 2010.11.05

    汉斯彼得•费尔德曼获得雨果•博斯奖

    《纽约时报》记者Carol Vogel报道:德国艺术家汉斯彼得•费尔德曼(Hans-Peter Feldmann)摘得今年的雨果•博斯奖。费尔德曼以利用日常图像创作独具匠心的装置作品见长。

    该奖项奖金为10万美元,由古根汉姆基金会创立于1996年,并以其赞助商,德国男装品牌的名称命名。每两年颁发一次的雨果•博斯奖旨在鼓励那些在当代艺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艺术家。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7.30

    曹斐:旅程

    吴为

    十年对于艺术家而言可以是一个沉淀、蜕变的过程,艺术家曹斐将她十年来的创作称作“旅程”,今年年初,她在北京尤伦斯做过一次演讲,内容是关于艺术家本身的生活,以及她观察世界方式的形成。近期,“旅程”第二幕在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上演,维他命搭建的三个放映空间(黑盒、客厅、装置)循环播放着曹斐的影像作品,从1999年创作的《失调257》到2009年的《人民城寨的生活》。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5.19

    第17届悉尼双年展:距离美/危机/求存之歌

    陈淑霞

    由大卫 • 艾略特(David

  • 所见所闻 DIARY 2009.11.23

    在革命的中间 [北京]

    任兰

    2009年11月15日,《中坚——新世纪中国艺术的八个关键形象》群展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开幕。

    这个具有预言和“加冕”性质的标题,以某种故意为之的挑衅态度,迅速成为圈中热议的话题。没有入选的人拿“中坚”一词开玩笑,选中的人一遍遍被媒体问到同样的问题:“你觉得‘中坚’意味着什么?

    储云说:“我觉得是一种认可,但这并不代表什

  • 新闻 NEWS 2009.10.09

    2010年Hugo Boss奖入围名单揭晓

    《纽约时报》报道:古根海姆基金会选出了2010年Hugo Boss奖的六名候选人。这一艺术奖的评定,没有年龄和国际的限制。本年度所提名的艺术家为中国的曹斐,德国艺术家Hans-Peter Feldmann;柏林观念主义艺术家Natascha Sadr Haghighian,斯洛伐克艺术家Roman Ondak,黎巴嫩艺术家Walid

  • 所见所闻 DIARY 2009.09.27

    北京,正在发生

    任兰

    在北京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各个艺术区又热闹起来。9月16日下午,在位于建外SOHO地下商铺的“这个店”,Julieta Aranda(胡里亚特•阿兰达)、Anton Vidokle(安东•维多柯尔)、 Martha Rosler(玛莎•罗斯勒)和胡昉以及“这个店”的工作人员Michael

  • 所见所闻 DIARY 2009.03.26

    优雅的国度[莫斯科]

    Kate Sutton

    上周四,莫斯科的Garage当代文化中心重新开张,展出了François Pinault的收藏作品。展览题目为《世界上的某个国度?》,这个空间自从去年九月举行了Ilya and Emilia Kabakov 回顾展后,就一直关闭。从那时起,俄罗斯艺术界就有很多谣传,据说切尔西足球队还牵扯了Garage的赞助人Roman

  • 杂志 PRINT 2009年3月

    储云

    Philip Tinari | 田霏宇

    储云的“香皂作品” 成了2008年中国艺术界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传奇。在这件名为《谁偷走了我们的身体》的雕塑作品中,艺术家将很多从朋友和熟人那儿收集来的旧香皂放到一起摆在一个白色底座上。这件在最近几场展览上频频亮相的作品实际创作于2002年,第一次展出是在深圳一家商业摄影工作室里,观众只有十几个人。当时的深圳还缺乏一个当代艺术圈所需的种种虚饰。最初创作这件作品时,储云把香皂视为一种“反纪念碑”,一种非物品,其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有人决定不再使用它们。那时,北京和上海名气比较大的艺术家喜欢创作更具象征意义和实体性的作品,作为对这种风潮的尖锐回应,储云不事张扬的香皂方阵于六年后在被奥运浮夸大潮吞没的首都北京突然获得了一种新的、看似匪夷所思的牵引力。

  • 所见所闻 DIARY 2009.01.19

    虚拟的现实 [人民城寨 第二人生]

    Brian Droitcour

    很难想到在2008年,有哪件独立的作品(更别说还在进行中的作品了),比人民城寨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了。人民城寨将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轮番登场,与此同时,虚拟城市的虚拟化旅行也可以在她的YouTube上看到,电脑用户可以下载第二人生并进去参观。上周五,曹斐和一些朋友以及粉丝,进行了盛大的开城仪式。在第二人生注册一个身份后,我决定进去溜溜,浏览了一下菜单,选择了一个名字(Petrolhead)和一个化身(魁梧的浅黑肤色男人)。

  • 杂志 PRINT 2009年1月

    2008 光州双年展、新加坡双年展2008和第三届横滨双年展

    Philip Tinari|田霏宇

  • 所见所闻 DIARY 2008.11.15

    和“生活”凑在一起

    胡铨

    从广州的赤岗菜市场二楼到北京永安里建外SOHO西区的地下一层,维他命空间(Vitamin Creative Space)给人的感觉总是大隐隐于市。对于习惯混迹于北京艺术圈的人来说,可能不屑于CBD这个以商业区域聚散来来突出主流的概念,因此位于CBD的建外SOHO就成了一个主流和边缘暧昧不清的地方。

    胡昉/张巍,维他命主持人,好比中国的

  • 杂志 PRINT 2008年9月

    第五十五届卡耐基国际艺术展

    Rachel Churner

    卡耐基国际艺术展是北美历史最悠久的当代艺术展——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威尼斯双年展——因此,举办到第五十五届,展览规模和持续时间上表现出一定野心似乎理所应当。今年的展览“火星生命”几乎占据了整个匹兹堡卡耐基艺术博物馆,而且持续时间长达八个月,撤展定在2009年一月。但是,规模大和持续时间长本身并不是值得称道的优点,实际上在这里它们可能会更加凸显大型展览中常被批评家诟病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同类大展都趋向采用无所不包,全球主义,甚至“异时性”的策略。一个大主题下收入四十名艺术家,即使最勇敢的观众也会觉得太多了;很多艺术家的参展毫无悬念(Doug

  • 杂志 PRINT 2007年11月

    第十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

    Claire Bishop

    [[img:1|left]]

    要想超越上一届(第九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总不会是件容易的事。Vasif Kortun和Charles

  • 杂志 PRINT 2006年1月

    新星:曹斐

    小汉斯|Hans-Ulrich Obrist

    曹斐是活跃的新生代中国艺术家中的重要一员,这群年轻艺术家崛起于21世纪初——一个遍布着那种存在于美国五六十年代的乐观主义时代。正如策展人侯瀚如所指出的那样,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出生在一个电视广告和舶来娱乐的时代,从港台电视剧到美国的说唱无所不包。他们深受像巴黎的黄永砯和纽约的蔡国强这样的海外中国艺术家的影响,因而乐于采用各种媒介,但这群年轻艺术家还是都选择留在国内,在这里,他们把对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和对这些技术的熟练掌握转换为自己的优势。这些在Z/F主导的电视电影系统外工作的艺术家(包括曹斐、杨福东和阚萱)打造出了跨学科的合作性作品来处理新的社会现实之中的日常生活。

  • 杂志 PRINT 2006年12月

    2006年城市之在北京

    田霏宇|Philip Tinari

    [[img:1|left]]

    去年四月, 北京的一帮艺术家用几天时间拍摄了一部十分钟的短片,名为“中国饼干”,原型是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