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21 results for: 杨心广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3.03.27

    杨心广

    张营营

    杨心广的最新个展结构非常简洁,两批近作——“春风”系列和“勇士”系列——平衡地占据了整个空间。在前者中,布面上的泥土就像动物洗了泥巴浴留下的一片余温尚存的遗址,坦坦荡荡,平铺着。在黄褐色的泥迹中间,间或散布着由黑白或彩色丙烯颜料绘制的涂鸦,状若蝴蝶或爬虫,存身于那一小片湿润当中。该系列绘画或倚着墙角放置,或被悬挂在展墙正中,位置上的“随意”似乎对应着泥土中的“阴邪”之力,它体现为在任何一掊土都能长出人类无法控制的情节来。杨心广用白色丙烯放大昆虫和小兽攀爬的痕迹(《春风1号》,2020),锁定原本私密的、隐匿的、微妙的小动作,这无疑是对上述力量的致敬,同时也是对其的一次模拟“降维打击”:生命的运动轨道落入平面,一览无余。

  • 采访 INTERVIEWS 2020.01.13

    杨心广

    李佳

    杨心广在北京公社的最新个展“土壤之上”保持了他一贯的风格:在貌似简单的材料和形态中,埋下令人出乎意料的转折,仿佛一剂强心针,为庸常现实瞬间注入复杂性、趣味和刺激。在采访中,艺术家对他自己艺术追求的概括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有太多东西无法被确定的语言讲出,要想呈现它们,最终需要踏入一个混沌的领域。而这种有显现力的混沌,是造型语言可以触及的。保持对于混沌的信任和体悟,做出来的作品就不会过于正确,也不会因之而无聊。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2月5日。

  • 所见所闻 DIARY 2019.06.06

    今日不同之生活

    郭娟

    大田秀则画廊展位入口,一个爸爸充满自信地对儿子进行早期艺术教育,“这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丑的南瓜。”他身体一闪,露出背后草间弥生爬满了黑点的大南瓜。儿童节这天,“JINGART艺览北京”的现场到处可以看到拖着孩子的父母或者拖着父母的孩子。几个有点儿年纪的阿姨对一入口佩斯画廊两侧墙上的宋冬的玻璃窗更情有独钟,指指点点久久不散,可能是在其中发现了自己熟悉的视觉元素。也有人更严肃地谈论艺术——一位女士站在豪瑟沃斯画廊的松谷武判的画前面对着一个戴眼镜的男子讲解,“你看这件组品非常优秀,无论从他的哲学还是从技法来说。”

  • 所见所闻 DIARY 2018.10.30

    消费升级

    张思锐

    提到“阿那亚”或许很多人还感到陌生,但是北戴河和“最孤独的图书馆”想必无人不晓,阿那亚正是坐落在素有“京津后花园”之称的避暑胜地北戴河附近海岸的一处地产项目。在2015年阿那亚刚刚起步时,因一条“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视频得名的三联海边公益图书馆则是这个项目中最早落成的建筑之一。如今海边住宅楼、别墅、餐馆、商店林立,游客络绎不绝,孤独的图书馆也只能在社交媒体中调好角度的照片里扮演孤独,阿那亚已经逐渐建设成了一个封闭管理且自给自足的度假社区。据说,因为社区完善的配套设施,加之在人文社区理念下不断发生的文化和艺术活动,社区内的房价要比社区外面高出来一倍还多。社区入口处的标语“人生可以更美”仿佛在宣告,进了这个大门,人生就可以消费升级了。

  • 所见所闻 DIARY 2017.11.10

    中国、亚洲或其他?

    袁佳维

    2013年时我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实习,很清楚地记得“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中国新锐艺术家”的开幕上,李燎在拿到五万元制作费后立刻上交给了未来岳父,真的就像是一个奋斗于华强北的有志青年,那么迫于证明自己;而我自己则作为开幕志愿者在六楼看护李杰(Lee Kit)的作品《是这个。》(This is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7.06.08

    杨心广:不知林深

    王文菲

    若非颇具古意的标题“不知林深”的提示,杨心广在此次展览中所呈现的作品很难让人在直观上联想起所谓的“中国文人传统”,反而散发着某种后工业式的废墟气息,禁锢之中夹杂着一丝轻盈,简洁之外透露出几许暧昧——例如,由于其颇具水墨感的花纹,《绿色》(2017)虽然在形式上提示着“传统”,但金属质感的不锈钢板、铝条,以及工业制作手段的强硬介入完全破坏了“尚未形成”的古典气质。尽管我们或许无从判断,这种风格的呈现究竟是否源于杨心广对“传统”所持有的立场,抑或不经意间形成的样式。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11.10

    编辑景观:媒介化之后的个体与工作方式

    朱荧荧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新群展以“编辑景观”为线索,从一个侧面概括了17位具有代表性的80后艺术家的工作方式。通过副标题,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展览的主旨,“媒介化”同时指向现代社会由媒体塑造的信息环境和由此导致的艺术家创作素材的泛化,而“编辑”既是艺术家应对媒介化社会所选择的身份,同时也是一种与个体相对应的艺术实践方法。

    如此看来,艺术家按照个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10.19

    秋日喧嚣

    巢佳幸

    “艺术长沙”正热闹地炮制着一场体面的盛宴,京城的周六哪会有闲着的可能。即便再浓重的雾霾光顾,不到下午三点朋友圈便传来相继踩点的“足迹”。据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特别准备了一场大群展,当我到达蜂巢门口时,“编辑景观”的策展人朱朱早早于门外等候。沉稳的名单,雅致的展厅布置,齐齐的来宾到场,接着便是逐一发言,老面孔艺术家们依旧一丝不苟。仔细观察参

  • 新闻 NEWS 2015.06.25

    2015年“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入围艺术家揭晓

    6月25日,由上海外滩美术馆(RAM)与HUGO BOSS联合举办的2015年“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公布入围艺术家名单。入围艺术家为:关小(中国大陆)、黄博志(中国台湾)、莫萨(Moe Satt,缅甸)、谷口玛丽亚(Maria Taniguchi,菲律宾)、万迪拉塔纳(Vandy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6.01

    后花园中

    贺潇

    五月末的帝都出现了闷热的黄梅天,傍晚零星的细雨时下时停。要不是第九届AAC艺术大奖在此颁发,夜入紫禁城游玩皇家后花园的机会近乎渺茫。 这时,景山公园正对面的神武门门口已经挤满了人,慌乱的工作人员在为每一位嘉宾及媒体签到,戒备森严的皇家后门儿顿时为该本土艺术奖项提升了逼格。第一眼见到的便是策展人、美术史学家吕澎老师, 在简单寒暄并互加了微

  • 新闻 NEWS 2015.05.12

    第九届AAC艺术中国提名奖名单揭晓

    雅昌艺术网报道:近日,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提名奖正式揭晓。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评选,本届AAC艺术中国做出重要变革,更加聚焦当代,奖项从原来分类的十三个变成三个,分别设立了“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年度艺术出版物”三个大奖。“AAC的评选从传统的艺术门类划分方式进入当代艺术,如今看来,这样的台阶已经走完了。”本届AAC艺术中国评委会主席朱青生强调,如今的评选在考虑问题时还应该在各个角度进入,但呈现出来的结果不是再跟艺术门类相关,而是跟艺术的“创造”有关。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3.18

    杨心广个展

    李逦

    北京公社展厅中的6件作品相互“咬合”构成了一处充满势能的“场”。艺术家杨心广善于通过看似静态的作品来构建某种运动,这种运动通过带动物体本身的材料和质感来达到一个平衡的场域,在这其中,能量刚好被聚积到某一个临界点,欲破而未破。

    作品《无题(台阶)》(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3.15

    2015年的第一串响炮

    孟婷婷

    三月七日这个星期六,北京的艺术圈开始“骚动”。这个战略性的时间点处于春节长假之后、香港巴塞尔之前,画廊界往往努力地推出自己的艺术家,打响头一炮——在彼此暗暗较劲的同时,也迎合观众想一个下午把重要展览一网打尽的小算盘。随着展讯的曝光,媒体们也卯足了劲,朋友圈中纷纷刷出“周六可是跑断腿的节奏”之类的豪言壮语。据一些微信平台的总结归纳,全国范围内在3月7日前后的展览约有50个,其中大概四分之一发生于北京。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1.04

    真相部II:再造界域

    杨紫

    一幅“标准的”抽象的绘画,往往要抽空叙事和再现,从“纯形式”出发,强调精神性的魅力。有趣的是,部分中国当代艺术家却向非再现性的抽象画里注入了现实元素——展览“真相部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7.16

    夏日终曲

    kk

    画廊业向来是有暑假一说的,虽然金融危机后大部份画廊不再直接关门闭户,但初夏的展览会一直持续到初秋基本是个约定俗成的做法,所以这个周六相对集中的开幕也就算是夏日的最后一曲了。好在近日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12.11

    小时代里的不期而遇

    王丹华

    从北京到三亚的飞机上,坐着不少游客装扮的人。时代真是变化太快。记得《野蛮生长》里写八九十年代去海南的人,全都是全国最失意最有梦想和最不安分的人。提到海南,冯仑在书中这样写:“海南不相信眼泪,海南不承认历史。”在那个江湖啸聚的大时代里,在南中国的这个小岛上,每天都有不可能变可能的传奇写就。我不禁产生一点一页风云散的哀叹,光荣只属于过去。在如今这个甜腻矫揉轻软单一的小时代里,去海南,除了逃避一下北京的雾霾,晒晒太阳发发呆,还能怎样呢?我在脑海里整理了一下此前查询的关于三亚艺术季的信息,旅游与文化这样的字眼,让人心生倦怠,接下来会邂逅什么,我并没做太高的预设。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7.04

    非此非彼

    韩丽

    下午四点二十分我们终于到达开幕现场,相比于在空间门口分散堆放的圆形装置,泰康猩红色的大门更显眼得多,但是这不妨碍它们成为此次展览中最舒适的休憩坐台。据泰康空间的推广总监窦子介绍,这次展览的布展过程有些一波三折。原本预计安装在顶楼露台空间的装置由于荷载承重限制,最后被挪至展厅门外,成为对露台公共空间的地面呼应。而另一件为本次展览专门制作的装置作品在凌晨两点才完成,运送到展厅完成布展的时间是开展前一小时。当然与某些国际大展的混乱状况相比,这些惊险似乎也不算什么。

  • 所见所闻 DIARY 2011.06.13

    在“不在场”

    窦子

    与往日没有特别不同,只是今天Gmail彻底打不开、马路上警车特别多,不过策展人王一妃表示展览标题不在场“只是一种巧合,并没有预先的设计;不在场其实源于我个人的一种状态,在人群之中总有一种不在其中的感觉。”对于一个85后年轻策展人的第一个展览,今天的开幕人气很旺,碰到了很多年轻艺术家和画廊同行,朱朱、Josef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9.08.28

    时间的能量

    Amy Huo

    如果没有打破介质的界限,很难出现交杂嬗变的《时间的能量》。联展由九位中国青年艺术家组成,从简朴的印象法到诠释物质轮回的哲学讨论,他们在“时间”这个命题根本多元的激烈讨论中,几乎都朴素地还原了“能量”的真相。

    闫冰的《结石》几乎从一开始就是整个展出的“主题句”,那些在泥土里堆积出来的强烈愤懑,是艺术家借“质”表现出来的“问题时间”。作品

  • 所见所闻 DIARY 2008.11.10

    冬天里的一把火

    任兰

    上周末可能是岁末北京小圈子最忙的一个周末。从表面看来,北京当代艺术活动的热度和北京的气温、国际艺术市场的温度呈反比。

    11月6日,周四,中国美术馆的“与UBS对话:企业收藏论坛”。嘉宾名单比实际产出远为吸引。出于某种神秘的原因,这些杰出人士未能擦出火花,他们只是或长或短地汇报了自己过往事迹。包括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在内的中央美院艺术收藏与投资研究生课程班的学员列席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