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39 results for: 耿建翌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04.07

    节选修订

    董冰清

    三月底四月初,中国美术学院讲座密度很大,往往与上课时间冲突,但学生们还是会权衡喜好,在分内之课与讲座之间做自己的选择。其中也有短期的工作坊,如由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与长征计划联合发起的“世纪:SHENG

  • 新闻 NEWS 2016.04.07

    第十届AAC艺术中国三大奖项入围名单揭晓

    雅昌艺术网报道:第十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日前公布三项大奖入围名单。本届AAC艺术中国由黄专教授担任评选委员会轮值主席,巫鸿教授担任学术总监,“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年度艺术出版物”三项大奖获奖名单将于5月16日揭晓。

    第十届

  • 新闻 NEWS 2016.02.05

    艺术家耿建翌立字据承认"伪作"为本人复制

    artnet报道:去年8月初,艺术家耿建翌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声明,指出将于10月6日在香港保利拍卖的作品《理发系列之二“85年夏季第一个进入美容厅内的女人"》为赝品。8月13日批评家吕澎作为1992年画作的交易中间人私下交涉,通过张培力向耿提醒作品的真实性。8月14日耿建翌再度发出声明称“保利香港变出来的这画比耿建翌画的好,名字错,时间错,尺寸错”(确系香港保利的拍卖图录上将此作误称为《理发》,作品尺寸有误)。9月初事件发酵,诸多业内人士声讨吕澎与藏家和拍卖行勾结制作假画。而批评家吕澎则公开发表《关于耿建翌两幅画来龙去脉的回顾与说明》,出示了1992年耿建翌关于此作的书信。

  • 杂志 PRINT 2015年12月

    皮力谈2015年度最佳

    1. “从观看到参与:李明维与他的关系”,森美术馆,东京,2014年9月20日-2015年1月4日

    李明维在森美术馆的回顾展涵盖了艺术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15件作品。展览开幕的时候很多作品只完成了一小部分。在随后的日子里,伴随着观众的互动,作品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肌理。虽然艺术家这些精巧设计的结构、媒介和规则已经让人佩服,但是真正动人的是它们所容纳和传递的每个“过客”(观众)的“温度”。明维的作品创造的不是一个观看的空间,而是一个沉浸的空间,适合人与作品之间的一对一的面对,而这种特质在那些往往流于庆典般欢乐的所谓“关系美学”的陈词滥调中,显得特别宝贵。

  • 专栏 COLUMNS 2015.11.17

    从零到整:舒可文对谈皮力

    舒可文,皮力

    “艺术论坛”中文网近日邀请到《三联生活周刊》前任副主编舒可文与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高级策展人皮力围绕由舒可文担任总策划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个案丛书”进行了一次对谈,讨论丛书的总体构想以及个案写作中的问题意识。该系列丛书以活跃的当代艺术家为基点设计选题,在梳理艺术家实践的同时更强调其所处文化环境。第一辑目前已经进入写作阶段,共有包括鲁明军、于渺等八位作者参与工作。丛书由新星出版社和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NCAF)联合支持。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10.09

    耿建翌:小桥东面

    武漠

    “小桥东面”的长方形展场由耿建翌亲自设计,其内部迷宫般的布局在形式上颇似1987年的《自来水厂》;但如果说《自来水厂》是对于观看与权力机制的外向性批判,“小桥东面”则可看作是对个体命运与私人记忆的内省式回溯。

    此展缘起于八页带有单位抬头的双线信纸,二十多年前,一位算命师傅对耿建翌命运的评注被誊写在这几张信纸上。有关这些神秘评注的详细解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9.15

    上海黄金周

    贺潇

    北京还在全民享受着反法西斯70周年小长假的悠闲,我却空降“上海黄金周”,并且做好了走断腿的心理准备。据悉,九月初,上海将在一周里迎来近200个展览与艺术活动:三个艺术博览会,数不胜数的展览开幕、慈善晚宴、开幕party、after-party和小圈子聚会等等。想必在一览魔都艺术经济繁荣景象的同时,也是对每位参与者身体素质的一次挑战。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4.03

    魔都资本

    贺潇

    在成功逃离帝都的沙尘暴之后, 空降至魔都这座中国最摩登的城市。当然,在整个周末丰富且时间撞车的艺术活动中,无时无刻不验证着其中西方文化的并置。

    正如龙美术馆馆长王薇女士在去年Art021博览会论坛上所期许的那样,美术馆今年的展览计划是展示老中青(不过是倒叙)的上海艺术家。作为中国艺术家中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最年轻的一位,徐震当然是最好的人选。去年在巴塞尔博览会上亮相的《永生》系列,自然也囊括在此次展览的范围里。盛大的开幕由专业电视台主持人开场,王薇晚礼服盛装出席,艺术家徐震慷慨致辞,

  • 采访 INTERVIEWS 2015.01.02

    耿建翌

    公园小组

    隶属于江南布衣艺术中心的“想象力学实验室”自2008成立以来, 一直不断尝试推动创新事物的展开与自我突破——例如,“月食”项目开展16期,以烹饪为形式、以“要求艺术家提供从未听说过,没见过、更不用说吃过的食品设计”为准则,试图将当代艺术延伸至日常创造力层面。在本篇访谈中,我们特此邀请艺术家耿建翌畅谈想象力学实验室的创建初衷、希望达成的目标以及其对于当代艺术教育的反思。

  • 专栏 COLUMNS 2014.06.25

    玛丽安娜·布劳沃(Marianne Brouwer)谈“戴汉志:5000个名字”

    采访/杜可柯

    于上月24日在北京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主展厅开幕的展览 “戴汉志:5000个名字”是为纪念荷兰学者/策展人/画商戴汉志(1946-2002)所做展览项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将从9月4日起在荷兰鹿特丹Witte de With当代艺术中心举行。此次展览由艺术史学家玛丽安娜·布劳沃(Marianne

  • 新闻 NEWS 2014.05.13

    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公布最新艺术家名单

    五月十三日,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公布了最新艺术家名单。参展艺术家和团体如下:曹斐, 陈界仁,陈劭雄,陈彧凡&陈彧君,程然,耿建翌,格兰•弗瑞 (约翰•林戴尔) (Gran Fury (John Lindell),黄博志,岩崎贵宏 (Takahiro Iwasaki),贾淳,特雷勒沃•卡雷勒侬&奥利维•科克塔-卡雷勒侬 (Tellervo

  • 新闻 NEWS 2014.05.08

    第十届光州双年展公布艺术家名单

    第十届光州双年展公布艺术家名单,有来自35个国家的100多名艺术家参展,其中包括30个新委托的作品,每一件都与双年展的主题“烧掉房子”有关。百分之九十的艺术家是首次参加双年展,此外还包括韩国本地知名的艺术家。中国艺术家有刘小东,耿建翌等。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2.14

    新作展

    陈玺安

    “新作展”是属于那种你并不会说你曾经看完它的展览。对于这种智力的迷宫,最好选择另辟一个阅读它的方式,但这需要一些经验。和同样让人有这种感觉的“万物有灵”相同的是,两者都注意到了作品说明作为展示空间的可能性;不过,当安塞姆•弗兰克(Anselm

  • 新闻 NEWS 2012.11.07

    2012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艺术家奖揭晓

    经过数月的提名与评审工作,2012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艺术家奖11月7日于中央美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揭晓。三个重要奖项得主分别为:最佳艺术家白双全,最佳年青艺术家鄢醒,杰出成就奖耿建翌。

    本年度CCAA于今年6月启动,提名阶段由6位批评家与策展人共选出51位艺术家作为候选人,奖项评委会则由7位国内外评委组成,终审结果由评委会通过终审会议讨论得出。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2.09.21

    无知:1985-2008耿建翌做作

    卢婧

    在上海最重要的艺术九月,民生现代美术馆以整馆规模展出了艺术家耿建翌从1985年到2008年期间,包括绘画、摄影与行为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装置和影像在内的大批作品。一楼大厅四周墙面上诸如“表格和证书”、“计划生育条例”等大量文档、读物、笔记本和老照片,提醒人们展出作品的时间跨度和社会背景。

  • 新闻 NEWS 2012.06.12

    M+ 获乌利•希克捐赠世界顶级中国当代艺术馆藏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管理局")6月12日宣布,获赠合共1,463件中国当代举足轻重的艺术珍品,纳为于2017年落成的视觉艺术博物馆M+的永久藏品。这批珍藏由来自瑞士的世界著名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博士捐献,保守估计价值为港币13亿元。

    希克藏品被公认为由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9.21

    水厂

    袁菁

    本展览名为“水厂”,毕竟因三位艺术家的强烈个人化表达,较难归于近似的概念之下。杨福东仍重复做着

  • 所见所闻 DIARY 2010.07.27

    湖畔论战 [北京]

    王丹华

    由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支持的 “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论坛,于七月底在北大建筑研究中心举办。论坛的发生地距离赛克勒考古博物馆约百米,经过绿意濛濛的荷塘,再穿过幽静的小径,郁郁葱葱的树林后,就是研究中心的所在地。这个独门小院里有大树石桌,若天气凉快些,可能就搬到了户外,在古树下清谈,多少也应了这里的绵绵古意。但酷热的天气里,大家只能坐回有空调的室内,围着长方桌,喝着咖啡或瓶装水,谈天说地。论坛的最后一场持续了四个多小时,预订的议题是影像的未来性、华人影像的特殊性、影像教育与影像生产这三大主题,但现场执行时,大家却越谈越兴奋,打破了原来的框框。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04.15

    耿建翌:过度

    德天

    耿建翌,这个名字从八五新潮后一直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浪潮之中。在没有坐标的中国当代艺术中,他一直在进行不间断的创造,只有如此,才能渐渐触摸到艺术本质,而开拓和探索终归缘于无畏的举措。其创作作品的不确定性也为观众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不确定性的作品带来了具有不确定性的机会;不确定性机会带来了具有不确定性的展览;不确定性展览带来了具有不确定性的认可;由此带来具有不确定性的国际热潮。俨然艺术家作品的不确定因素和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关系令人叹为观止到处处合拍,所以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将耿建翌的作品带到了威尼斯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和上海双年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