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14 results for: 马秋莎

  • 所见所闻 DIARY 2023.06.09

    漫长的疗愈

    杜可柯

    “你看这些观众,十几年前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多人来美术馆看当代艺术展览,这就是十年经济发展的结果。”UCCA馆长田霏宇坐在美术馆入口处的大台阶上对我说,我们身边有小朋友正尖叫着在台阶上爬上爬下。

    的确,哪怕和疫情前相比,798园区也变得整洁很多:马路更宽,更平整,尘土飞扬的工地和大卡车越来越少,店面越来越精致,UCCA门口步行街上还能看到尺寸可爱的无人售货车,只要有人过去就自动停,扫码就可以买面包和甜品。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9.06.05

    物之魅力:当代中国“材质艺术”

    尚端

    由巫鸿联合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中国、韩国、南亚及东南亚艺术部总监利特尔(Stephen Little)与中国和韩国艺术策展助理林瑞娜(Susanna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9.04.13

    表演社会:性别的暴力

    李姝睿

    香港艺术家黄炳的动画短片《你要热烈地亲亲爹地》(2017)以第一人称叙事讲述了虚构的原生家庭里,为掩盖父亲角色无能的蜜意亲情。这部充满地域文化风情的短片是大馆当代美术馆群展“表演社会:性别的暴力”中唯一让我发笑的作品,粤语旁白和港式幽默为这场关于“人类身体,性向,身份和行为规范的重重枷锁”的严肃讨论提供了些许轻松。

    同样是用第一人称叙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8.05.11

    制性造别

    郭锦泓

    认真填写过“联合公告”计划不久前在微信平台上发起的《艺术行业性别平等状况调查问卷》之后,我其实保留了一个疑问:问卷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实质推动和改变?带着这个疑问,我去看了泰康空间的群展“制性造别”。这一包含十一位/组艺术家和团体的展览以性别论述与实践为主题,在经过“女权之声”官方微博于妇女节当天被新浪封禁等一系列诡变之后,显得尤为珍贵和勇敢。

  • 所见所闻 DIARY 2018.05.05

    蜀道

    缪子衿

    首届ART CHENGDU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开在靠近春熙路的成都远洋太古里地铁广场上。两顶白色帐篷被命名为“A馆”和“B馆”,呈现 了31家画廊以及多个媒体及品牌合作伙伴。参展画廊的构成、数量、展位大小与分布并不像Art Basel或Frieze这般相对成熟的国际艺博会有体系。不过如此比较或许有失公平,于2014年创办的“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也是在近两年才发展出定位分明的板块及具有实验性和公共性的特别项目。正如一位藏家所言,“毕竟ART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11.15

    故事的故事

    刘倩兮

    观展

    “新茶要把人的意识下拉。人的意识是最阴的,它不能停留在人脑,应该在脚底。我们用新茶把意识引到下面,再用一个老茶把它钓上来,让人回到先天的状态,人就很爽……”我听着郑国谷讲茶,已经颇有些头晕,飘飘乎只顾一杯一杯地喝,身体渐渐被茶气逼的发汗。旁边一位大叔不停追问:“邀请喝茶代表什么?” “艺术家喝茶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场面有些乱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7.20

    马秋莎:沃徳兰

    李佳

    艺术家马秋莎的最新个展的名字“沃徳兰”其实是北京昌平九十年代开始兴建的巨型游乐园的名字,也是英文单词“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12.02

    (CC)TV

    程昱峥/简策

    展览的标题“CCTV”有两个含义,一是“China Central Television”——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中央电视台”,而在本次展览地德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更为人熟悉的则是它的第二个含义——“Closed Circuit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08.02

    马秋莎:RAW

    陈熹

    本次北京公社的个展取名为“RAW”,这个题目与三件作品的材料虽然略微相连,但比起这种关联,作品本身的力量更为显著。高清的彩色画面带来的生理愉悦使影像作品《虹》在整个展览中最为醒目。完好鲜美的番茄被切碎,清澈的玻璃容器被浇灌,洁白的丝袜被茄红泼溅,以及表情没有变化的少女们,马秋莎又一次的把个人经验在作品中微妙的转变为建设性的形态。这些经验常常直接来自她本人的成长记忆,艺术家对早年生活的执着回望暗示了一种知道无法回到过去、却又不愿朝向未来的状态,这种“不愿前行的太快”的心态就像青春期在生理之外的某种延长。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9.20

    “图像·历史·存在”

    安静(Lee Ambrozy)

    今年夏末,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艺术收藏占领了中国美术馆的整个三楼,从评论角度上讲,收藏展不一定能够吸引评论家产生太多的言说,但是由于泰康空间最近举办了“51平方米”的系列,给批评家提供了讨论新兴艺术家与实验性创作的机会,所以,北京的艺术界对这场展览还是心怀期待的。收藏中有不少现当代的里程碑式之作,而展出的作品涉及了近期艺术市场里所有的重要名字,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不断发展的前卫艺术,这些都是当代美术史常规叙事里的关键点。但此展览把故事的起始部分推到比一般叙事里的“1978年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诞生”更早的位置:20世纪的60年代左右,甚至还更往前一些。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4.07

    51 m2: 16位年轻艺术家

    杜可柯

    如果在今天做艺术家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变成千万营生中的又一种求生方式,那至少这种方式跟“生活”的距离最难界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五点之前做螺丝钉,五点以后找“自己”,职业艺术家却要以“自己”来保证“工作”的独立和独特。这种由无数可辨度或高或低的特殊“个体”组成的特殊“群体”以及该“群体”的劳动成果究竟具有多大说服力(或者,魅力)?

    要认真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3.22

    七个年轻艺术家

    刘军

    装置作品、架上绘画、雕塑、综合材料,以及影像,北京公社推出的七个年轻艺术家携各自所擅长的风格开展了。展览中作品所用媒介并不鲜见,但年轻艺术家用他们自己的理解重新进行了阐释。空间的一面墙被艺术家胡筱潇用废旧报纸拼贴成微风吹动垂柳的样子,正对面则是胡晓媛的装置绘画作品,一个我们常见的旧时储衣柜,原本的玻璃被绢所替代,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家用水墨细致描绘出的各式衣物和饰品。空间中央一个黑色的发声装置搜集了艺术家赵要在日常生活中由身体内部发出的不同声音,诙谐中透出智慧。

  • 所见所闻 DIARY 2009.09.27

    北京,正在发生

    任兰

    在北京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各个艺术区又热闹起来。9月16日下午,在位于建外SOHO地下商铺的“这个店”,Julieta Aranda(胡里亚特•阿兰达)、Anton Vidokle(安东•维多柯尔)、 Martha Rosler(玛莎•罗斯勒)和胡昉以及“这个店”的工作人员Michael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06.23

    食物的描绘

    Lori Waxman

    若是为这场巫鸿策划、五位不同年代的中国艺术家所参加的展览命名的话,‘食物’也许最合适不过的题目了,但实际上却没什么可吃的,更别说有什么能撩起人的食欲了。这里没有满足口腹之欲、社交用途和审美快感的珍馐佳肴。艺术家们令可口的美食变得陈腐腌杂,令人讶异而不安,不可思议却又非常粗糙。在陈文波精雕细琢的画作中,蛋黄明亮的光泽被拦腰的斜线粗暴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