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12 results for: Alexander Kluge

  • 杂志 PRINT 2022年夏季刊

    思想实验

    肯·奥凯石

    如果名为艺术品的东西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用可以互相置换的保守自恋形式来填补有钱的空虚,那么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就不得不向别处寻求类似观展或制作展览的体验了。此处的“展览”,是指一连串物质性的接触或一系列有顺序的安排,它们能够激发我们的大脑去思考影响现有状态的多种可能性。鉴于当下各种站不住脚的利益网络,加上我们对社交媒体廉价多巴胺热点的依赖,名为艺术品的东西似乎无法再引发上述类别的接触。当人类所感知的“世界末日”被搞得仿佛迫在眉睫,我想到了社会学家科莱特·纪尧姆(Colette

  • 所见所闻 DIARY 2022.04.27

    甜梦

    凯特·萨顿(Kate Sutton)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当贝壳放在耳边时会认真聆听的人,另一种则不是。由塞西莉亚·阿莱曼尼(Cecilia Alemani)策展的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主展览“梦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就是为前者而生。这场用利奥诺拉·卡林顿(Leonora

  • 杂志 PRINT 2020年12月

    序列性,社交性与沉默

    哈尔·福斯特

    三月封城,六月游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社会生活中的这一突然转变?景观和监控等理论模型既无法捕捉我们在家的隔离体验,也不能解释我们在街头的团结一致,它们只能应对过去一年中发生作用的权力动态中的一部分内容。虽然这些概念完全不算过时,但它们的源头还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和治理术发生的一些紧迫变化。不过,就今天而言看上去更加重要的模型源自更早的时段。在《辩证理性批判》(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7.08.05

    船在漏水,船长说谎了

    Lucas Matheson

    展览“船在漏水,船长说谎了”(The Boat Is Leaking. The Captain Lied)占据了普拉达基金会(Prada Foundation)所在的18世纪宫殿内三层楼的所有空间,它以视觉化的方式提出了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当谎言取代真实时将会怎样?这次的合作在策展人总监乌多·凯特曼(Udo

  • 所见所闻 DIARY 2017.05.21

    世界朋党

    Linda Yablonsky

    威尼斯双年展从来不只是一场各个国家之间以艺术展览为手段争名夺利的艺术斗兽场,而是一场引领艺术界集体意识的巅峰盛会。

    这种气氛在本次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前的各种应接不暇的活动中就已逐渐发酵。简单来说,威双就是一封主流艺术界的邀请函,人们以此为由头操纵各自的社交资本、假装高山流水实则意在金钱交易。你极有可能会看到这个星球上最生猛豪掷的藏家和一帮又一帮策展人、艺术顾问以及美术馆人士勾肩搭背,当然,还有成群结队的艺术家。很多、很多艺术家。

  • 杂志 PRINT 2017年4月

    真实的虚构:论“替代事实”的替代方案

    哈尔·福斯特 | Hal Foster

    1、尽管有谣言说真实已经消失了,但真实依旧与我们同在。亚历山大·库鲁格和奥斯卡·内格特认为真实的产生是“顽固的”,它存留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设备中。真实如历史一样棘手,弗里德里克·詹明信补充道,两者皆不可被超越。如果这些构想是正确的话,那么,真实的问题并非关于它的存在,而是关于它的地位(position)——它位于何处、被谁置于那儿、如何置于、为何?我们只有通过这些架构(framing)才能开始接受面对一些评论、艺术与文学。[1]

  • 杂志 PRINT 2015年9月

    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

    本杰明·布赫洛 | Benjamin H. D. Buchloh

    受困之城和将沉之船:用来形容欧洲当下处境的两个最主要的比喻——这是欧洲大陆曾经希冀,或许现在仍然抱有的政治和经济联盟的野心所经历的危机带来的困境。还有什么地方比威尼斯更适合直面造就了这两个比喻的断裂和危机的整体处境吗?在这里,几百万的国际游客被隔绝在这样的现实之外——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中东难民和非洲移民被冲上意大利的海岸,或生或死。这些面目各异的人物在“面具之城”的街道上相遇,上演着一种怪诞公共性的,甚至是剧场式的,体现了当代性之主要角色的混合:非洲小商贩在叫卖假的古驰包(真正的古驰经销商是拥有Punta

  • 杂志 PRINT 2015年2月

    眼睛机器: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的艺术

    D. N.罗多维克 | D. N. Rodowick

    去年夏天,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逝世,享年七十岁。但早在这之前,法罗基就已经在战后电影史上占据着一个独特的位置。他的影片既不能被归入叙事传统,也不能被算入记录传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新电影运动中登场的艺术大师里,法罗基始终是最不为人知的那一个。为了阐明他对图像以及观看伦理从未间断的重要质询,《Artforum》杂志特邀学者D.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11.28

    快车慢行

    杜可柯

    刚到上海,就被好几个人问到《星际穿越》和《超体》的观后感,有点儿像2012年《甄嬛传》正火的时候,要是没看过都不好意思加入闲聊。短短一两年年时间,中国艺术圈就从清朝宫廷斗争“穿越”到了未来。宇宙、虫洞、时间旅行成了最新热议话题。还有什么地方比上海更适合讨论历史和未来?上世纪初来上海的文学青年更多惊讶的是这座城市空间上的复杂,而现在到上海的艺术游客一定会感叹这座城市时间上的混乱。

  • 专栏 COLUMNS 2014.04.01

    横卧在未来的只有尸体

    ICEbergLee

    在出现片名的那一场戏里,导演刁亦男第一次展现了他主动介入这个故事的强力。我们看到1999年的张自力和小王开着车穿过地下隧道,接下来似乎是一个反打镜头,展现两人开车前进的主观视角,当车通过隧道开始上坡的时候,我们看到在坡道右侧停着一辆摩托车,而驾驶员就倚靠着旁边的墙壁瘫坐在那里,这时前进中的主观视角镜头并没有停下,而是往前超越了摩托车之后调头往回,再次超过摩托车之后再调头停在摩托车旁边,屏幕上突然出现字幕“2004”,接下来一辆电动车入画,而摄影机还停在那里。

  • 杂志 PRINT 2008年12月

    2008年度十佳

    Chus Martínez

    2005年至2008年7月任法兰克福艺术协会(Frankfurter Kunstverein)会长,现任巴塞罗那当代艺术馆(Museu d’Art Contemporani de Barcelona)首席策展人。她最新策划的展览是立陶宛艺术家Deimantas Narkevicius的首场作品回顾展“一致的生活”(The Unanimous

  • 新闻 NEWS 2008.10.29

    《资本论》搬上银幕

    德国电影人Alexander Kluge近期一直忙于将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1867)搬上银幕。10小时的DVD版本11月中将上市。为了展现金钱的摧毁力量,电影人关注了1929年的华尔街风暴。 谢尔盖·爱森斯坦曾想将马克思作品搬上银幕,但是心愿终未达成。受到爱森斯坦想法的启发,Kluge翻阅参考了后者大量的笔记和绘图,其中包括对作家H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