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3 results for: Hans van Dijk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7.23

    戴汉志:5000个名字

    张桂才(Zandie Brockett)

    根据《池社宣言》:“不是想要这样才这样,而是不得不这样才这样。”戴汉志(Hans van Dijk)没想要成为艺术界不同身份之中的任何一个,而是为了做他想做的事,经由自己开创的工作方式,不可避免地跨越多个职业范围,由此把各种工作方法与结果融为一体——他成为了他必须要成为的人。理所当然,戴汉志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影响还存在着,而他的遗产中生命力的精华亦融入到了“戴汉志:5000个名字”中。因为跨越了艺术的各个领域,所以我们不能只通过他“策展人”的身份去评价他的影响,实则他是艺术界与大众间的一个节点——按照加拿大思想家史蒂芬•怀特(Stephen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1.23

    过去与现在的相互脚注

    思克

    在“自治区”的画册中陈侗写到:“最美好的自治时代是在过去而不是现在”。据说研讨会期间,有“黄边站”的研究员问陈侗:“徐坦前几天和你讨论时,你又说‘这两年才体会到自治的味道’,这不相互矛盾?”。

    如果能够勾连起大概十年前,策展人侯瀚如在光州双年展开展的“替代空间”和在第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9.12.03

    借“中国当代艺术”之名

    刘溪

    简单来说,位于草场地的北京香格纳画廊此次的展览《借“中国当代艺术”之名》,表面上看来是一个单纯表现记录的历史回顾展。展览借德国摄影师Thomas Fuesser在上世纪90年代初拍摄的许多中国艺术家的生活照为主题展开,并列有这些人当时的作品和一些近作。当中的许多人如今已是身价过百万的大牌艺术家。本次展览的照片是Thomas首次公开,此前一直留存在汉堡的一个箱子中。李云飞(Ch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