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Thomas Fuesser、《曾梵志 (汉堡 1995)》、1995、摄影、70 x 90 厘米。

北京

借“中国当代艺术”之名

香格纳北京 | ShanghART Beijing
北京朝阳区草场地 261号
2009.11.15 - 2009.12.31

简单来说,位于草场地的北京香格纳画廊此次的展览《借“中国当代艺术”之名》,表面上看来是一个单纯表现记录的历史回顾展。展览借德国摄影师Thomas Fuesser在上世纪90年代初拍摄的许多中国艺术家的生活照为主题展开,并列有这些人当时的作品和一些近作。当中的许多人如今已是身价过百万的大牌艺术家。本次展览的照片是Thomas首次公开,此前一直留存在汉堡的一个箱子中。李云飞(Chris Gill)、郝安益(Andy Hall)、周铁海三位艺术家策划整理并展出,他们希望表现出,改革开放以来,媒体在中国当代艺术方面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显然,这个媒体指的是西方媒体。

事实上,策展人十分自觉,很清晰在呈现一个西方文化机构或个人无论你称之为改善、辅助、铺垫或说介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乃至“中国文化领域迅速、持久的变革”的过程,这是这个回顾展的目的,“有三代外国人参与了中国艺术。第一代在墙上打了洞,第二代早了一座桥,第三代建了一座美丽的宝塔。”(高士明)——展览提名为《借“中国当代艺术”之名》也正意味着此。展览的时间起点被定为1993年,原因是那一年,在戴汉志(Hans van Dijk , CAAW中国艺术档案仓库建立者之一)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西方艺术家、评论者、媒体来华的交流访问。从那时一直到21世纪初,这个机构持久的、不间断的做了大量相关工作,直到今天,国内的类似西方机构越来越多,第一批建立者期待的“交流”已经构成可能。

在这段特定的历史中牵扯到的机构有CAAW,NAAC,URARC,即便对中国当代艺术比较了解的人,也大概会对这几个缩写陌生,我们可借此机会稍稍做一解释,NAAC,基本上是CAAW的前身,“关注中国现代艺术的国际性艺术资讯机构”,承载着举办展览,东西方交流等工作,而URARC是这个机构下的一个研究会,由西方研究人员任委员,中国的一些批评家和艺术家任顾问委员。这个研究机构每年呈递当年度(西方概念下的)当代艺术在中国现代艺术中的应用。老实说,虽然这份研究报告对我来说看起来,有点可怕。有点类似分公司对总公司的项目观察报告。但仍不可否认,这批热心的外国人,以他们的热情关注着变化中的中国艺术、中国文化,并起到某种推动力。

而作为回顾这段历史的观看者,对这个展览的自觉首先应在,注意到本次展览呈现的所谓“中国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家”只是部分图景。是某部分与西方媒体、研究人员、画廊从业者联系十分紧密的人群。他们当然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真实,但只是部分的真实。另外,它也在提醒着我们,在今日中国的格局下,当大量中国当代艺术流通进西方市场,大量的中国艺术家进入西方的重要展览。当年交流的主客体双方,心态上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一代中国艺术家、从业者,能否以一个自我的目光去看待自身与对方、外界,决定着在今后的时间中,所谓真正“自由交流”可能性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