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40 results for: Rumi

  • 专栏 COLUMNS 2024.02.13

    新加坡的多重亚洲时间

    刘菂

    在对亚洲当代艺术中心的角逐中,新加坡近年来的表现不可谓不抢眼。作为新加坡最受国际认可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何子彦(Ho Tzu Nyen)目前于新加坡美术馆的中期回顾展“光阴似虎”[1](Time & Tiger)亦备受瞩目。除了《无知之云》(2011)、《无名》(2015)、《一只或几只老虎》(2017)、《东南亚关键词典》(2017—)等已在亚洲各地频繁展出过的作品以外,展览中的新作《T代表时间》(

  • 专栏 COLUMNS 2023.05.22

    凡人圈

    扎克·哈特菲尔德(Zack Hatfield)

    《螺旋的内部:罗伯特·史密森的受难》(Inside the Spiral: The Passions of Robert Smithson),苏赞·伯特格(Suzaan Boettger)著,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2023年,总页数:440页。

    真是难以置信,一本关于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 专栏 COLUMNS 2023.03.14

    照见现实

    尼古拉斯·拉波德(Nicolas Rapold)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一个女人对她一脸迷茫的新生宝宝说道。这部引人共情的非虚构电影《我们的身体》(Notre Corps)由克莱尔·西蒙(Claire

  • 新闻 NEWS 2023.03.03

    拉斐尔·维诺利(1944-2023)

    著名乌拉圭美籍建筑师拉斐尔·维诺利(Rafael Viñoly)3月3日去世,享年78岁。维诺利以大胆雄伟的设计闻名,包括地标性建筑伦敦乔芬奇街20号(20 Fenchurch Street)和纽约公园大道432号(432 Park Avenue)。

    维诺利

  • 新闻 NEWS 2022.12.10

    维罗尼卡·瑞安获2022年特纳奖

    出生于蒙特塞拉特(Montserrat)的雕塑家维罗尼卡·瑞安(Veronica Ryan)成为2022年特纳奖(Turner Prize)得主。她的作品通过雕塑探讨流离失所和失去等主题,这些作品经常呈现为柔软、植物般的形态,由有机和回收材料制成。现年66岁的瑞安在1950年代童年时期移民英国,她也是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最年长的艺术家。她因2021年在布里斯托斯派克岛举办的个展“沿着光谱”(Along

  • 专栏 COLUMNS 2022.07.11

    纪录片的“当代艺术转向”?

    童咏玮

    纪录片是否存在着一种“当代艺术转向”?从本屆“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简称TIDF)所选映的竞赛片中,我们的确看到对美学实验方法的普遍追求,不过形式语言却与内容多所断裂,概念先行地深陷当代艺术创作的范式套路中。许多影片看来更像是计划型创作中的一环,“纪录片”仿佛仅是其艺术创作的部分,或作为一理所当然的展呈工具,少见对媒材形式选择的必要性——亦即“为何是纪录片”——提出有力的证明。纪录片无需如其他艺术类型般接受适用性的检验,难道是因为其已预先地被赋予了真实或政治的连结正当性?抑或是我们太渴望看到该领域内的美学实验,对其概念与形式的操作轻易放行?

  • 新闻 NEWS 2022.04.12

    2022年特纳奖公布入围名单

    伦敦泰特美术馆今天公布了入围2022年特纳奖的四位艺术家名单,其中三位是女性,一位是非二元性别者,这也是自1997年以来首次没有男性艺术家入围该奖项。四位艺术家分别是希瑟·菲利浦森(Heather Phillipson)、英格丽·布拉德(Ingrid Pollard)、维罗尼卡·瑞安(Veronica Ryan)和单慧乾(Sin Wai

  • 专栏 COLUMNS 2022.02.25

    通往险境

    尼古拉斯·拉波德(Nicolas Rapold)

    在圣丹斯电影节于开幕前两周取消线下放映的消息传出后,精简版本的柏林电影节能够如期举行让人感觉安慰和开心。金熊奖最终归属卡拉·西蒙(Carla Simón)的 《阿尔卡拉斯》(Alcarràs)——描绘了一个加泰隆尼亚农场的消失——我不禁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能在现场真好”的气氛。评审团的阵容——既有奈特·沙马兰(M. Night

  • 杂志 PRINT 2022年1月

    左,右,内,外

    莫斯塔法·海达亚

    2016年1月的一天,Instagram账号“@whos____who”上线了。谁是谁?这可是个大问题。这个账号匿名且多产,它的每个帖文都是将明显相似的图像(通常是艺术作品)并列比较,一般至少有两件作品,但也会有三件、四件或更多作品拼在一起。这位匿名比较者没有提供任何解释文字,呈现的作品组合就像空白荧幕,供观看者投射自己的想法。该账号发布的第一个对比贴是两幅画作,分别是妮可·艾森曼(Nicole

  • 杂志 PRINT 2021年10月

    图案识别

    林恩·库克

    在2016年对瓦莱丽·贾登(Valerie Jaudon)新作的一篇肯定性的评论文章里,批评家大卫·弗兰科尔(David Frankel)指出,贾登作为主要成员曾一度活跃其中的图案与装饰运动(Pattern and Decoration

  • 新闻 NEWS 2021.03.23

    柏林洪堡论坛将归还贝宁青铜器

    柏林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博物馆将启动馆藏贝宁青铜器的归还程序,不再展出这些文物。据洪堡论坛馆长哈特穆特·多格洛(Hartmut Dorgerloh)介绍,博物馆将寻求尼日利亚当局的建议,展出这些文物的复制品,或在某些情况下留空展位。

    1897年,英国士兵将这些青铜器从当时的贝宁(尼日利亚)带到欧洲。几十年来,社会行动者们一直在呼吁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等相关机构归还文物。

  • 新闻 NEWS 2021.01.06

    美国国会部分艺术作品在暴乱中遭破坏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1月5日特朗普支持者冲进美国国会大厦的暴乱中,大部分国会大厦的画作和雕塑都躲过一劫,但仍有几件作品被损坏,一些作品可能被盗走。

    在被盗、损坏或污损的作品中,有一座19世纪的美国第十二任总统扎卡里·泰勒(Zachary

  • 新闻 NEWS 2020.11.27

    柏林洪堡论坛将在线举行开幕仪式

    据《艺术新闻》报道,期待已久的柏林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将从12月16日晚上7点开始对其展厅和展览进行直播。该机构原计划在12月17日开始分阶段向公众开放,但由于德国政府实施的疫情封锁限制,计划被取消。

    “遗憾的是,目前无法进行实际的参观,但我们仍想庆祝洪堡论坛的落成。”洪堡论坛总负责人哈特穆特·多格洛(Hartmut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0.10.20

    法证建筑

    潘赫

    看过法证建筑(Forensic Architecture)此次的展览,第一反应是这个展览太易进入——在我观展的同时,还有两位观众认真观看一小时左右,大概看了完全部三件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录像艺术作品,法证建筑的很多视频好似引入入胜的探案节目。视频之所以容易进入,大概是因为,至少《77平方米-9分26秒》(77sqm-9:26min

  • 新闻 NEWS 2020.10.07

    柏林洪堡论坛公布12月开幕细节

    令人期待已久的欧洲最大文化综合体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今天宣布,将从12月17日开始向公众开放主楼层部分,其他部分将在2021年分三个阶段逐步开放。洪堡论坛位于柏林市中心一座经过重建的庞大皇宫内,也是柏林民族学收藏所在地。

    洪堡论坛原计划于2019年开幕,但因为疫情导致的施工延误、火灾,以及就该机构是否能以负责任的方

  • 新闻 NEWS 2020.04.08

    柏林洪堡论坛发生火灾

    耗资7亿美元的柏林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美术馆工程项目本周三发生火灾。据《纽约时报》报道,火灾发生于周三上午十点,因两个沥青炉爆炸引起。柏林警方表示爆炸是一场意外,一名工人因此受伤。火灾发生时的浓烈黑烟笼罩了城市上空,并可能对仍在建设中的建筑物入口造成了损坏,抵达现场的约80名消防员迅速遏制并扑灭了大火。

    博物馆发言

  • 新闻 NEWS 2020.03.10

    洪堡论坛与歌德学院将展开项目合作

    非营利文化教育机构歌德学院与计划下半年对外开放的洪堡论坛(The Humboldt Forum)签署协议,双方将在未来的展览、学术研究和其他项目上展开合作。

    协议称,“两家机构的专长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好的利用。”歌德学院和洪堡论坛将分别成立一个四人委员会,负责监督和指导该计划,项目将重点关注包括后殖民主义和可持续性在内的若干主题。

  • 采访 INTERVIEWS 2019.06.14

    哈龙·米尔扎

    杨杨

    英国艺术家哈龙·米尔扎(Haroon Mirza)擅长将声光电本身用作创作材料,他往往将这归功于年轻时期接触致幻药物、听Acid House(一种音乐类型)、当DJ打碟的那段经历。他的个展“电之离调”(Tones in the Key of

  • 专栏 COLUMNS 2018.11.06

    马尔科姆·X的幽灵、《十月》及其他

    鲁明军

    2018年3月26日-9月27日,在美国亚洲文化协会(ACC)的资助和支持下,我在纽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驻留。期间,完成了关于《十月》杂志的调研,先后采访了10余位编辑和作者,并收集了数百份档案资料;与此同时,比较系统地观察和了解了纽约的画廊、美术馆、非盈利机构的运作以及整个纽约艺术生态的结构。本文是根据半年来的一些点滴体会整理而成的,谈不上深刻的认识,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感受和体会。

  • 杂志 PRINT 2017年11月

    斯芬·吕提肯(Sven Lütticken)的《文化革命》

    托马斯·艾尔塞瑟 | Thomas Elsaesser

    [[img1]]

    历史前卫艺术——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的驱动力之一便是融合艺术与生活的决心。众所周知,通过全面接纳新的媒体和移动技术,包括马里内蒂、汉斯·里希特(Hans Richter)、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Vladim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