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COLUMNS

  • 臆想时创造

    景元斋主人高居翰先生去世的消息引发艺文界人士叹惋唏嘘,高先生也许是百年来首位在国内艺术界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并且得到认同与礼遇的海外汉学家。随着古美术热升温,高居翰先生著作相继由三联出版,毫不夸张地说,许多当代艺术从业者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了解最早是通过他的著作窥探到些许端倪。高居翰的研究其实一直充满争议,但由于他出色的写作能力与想象力还是征服了大批读者,他所开启的全新维度对于中国艺术史研究意义可谓深远。

    我最早读到高先生的书是上海书画出版的简装本《气势憾人》与《山外山》,当时的感受是新奇、困惑。新奇的是书中所描述的观点闻所未闻,困惑的是高先生的研究视角对我的古美术认知是颠覆性的,从根本上还是难以接受。由于他文字流畅耐读,给予我很大的乐趣,所以之后又继续读新翻译的著作,随着自身眼界与认知的提高,对于书中的内容观点就有了自己的判断。

    高先生喜于借鉴社会学研究方法来切入古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分析画家、作品、经济、政治等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原被埋没画家的生活情状,这可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旧日风华,读之趣味盎然。如此写作研究方法在《画家生涯》中发挥得淋漓精致。就个人角度而言觉得这是高先生最有趣的著作,他巧妙地回避了自己在作品理解力与中文阅读上的短板。书中“金农及其代笔者”一节分析了金农的信札:“金农在一封致友人的信笺中因未能交付所求画作而道歉,并辩解道他的学生兼代笔者罗聘近来颇忙碌,且当

    阅读全文
  • 何岸、秦思源、张慧谈“一次”

    展览“一次”是艺术家何岸、秦思源、张慧的首次合作,却并非群展,也非三个个展,这三位艺术家亦没有组成艺术家团体,而是由三位创作方式完全不同的艺术家进行的一次“合作”。此次展览呈现了由三位艺术家合作完成的一部影像作品,以及每位艺术家根据合作作品内容创作的一系列个人作品。在这篇访谈中,三位参展艺术家谈论了这次合作的缘起以及创作背景,分享了他们的创作方法与过程,并阐释了各自作品的涵义、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他们首次合作的收获。“一次”正在唐人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展览预计持续到2014年3月5日,并将参加2014年10月的曼彻斯特三年展。

    秦思源:有一段时间我们三个老在一起。我在上海桃浦策划了一个何岸的展览(“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2012/4/27-2012/5/26),前年5月又在长征空间策划一个张慧的个展(“空地”,2012/04/28--2012/06/17),所以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很多。

    张慧:我们就考虑不如我们三人合作一个展览,其实有这个想法已经一年多了,只是大家之前都很忙,直到几个月前我们才聚在一起开始真正讨论。最早思源提出“一次”这个概念,我理解“一次”既非一个艺术家小组,也非一般常规性的合作群展或三个个展。我们想找一些觉得相对比较有意思、比较独特、特殊的一种方式,那么这种方式最直接的名字就是“一次”,它最准确、最合适。

    秦思源:对,三个人的展览如果是一个群展

    阅读全文
  • “其实没有也行”

    莱伯尼茨的充足理由律提出:“一件事存在,而非不存在,必有其理由。”家作坊在2013年年底的解散虽然与房租到期有关,但本质原因是家作坊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已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合作?就像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明的,对一种生产的解读可以回溯到决定其“工作性”的神学结构中去,尤其在讨论家作坊这类以“服务”介入日常系统的实践的时候,后者以及其中蕴含的时间性就更为紧要。在家作坊最后一期的出版物《附录》中,成员曲一箴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家作坊人与事物的照片,每张照片下面都有一行字:其实没有也行。我特意将这句话定为本文的标题,并希望能在家作坊结束之后为它补上一篇前言。 附录/前言的旋转门是所有参与者/读者重返现场/文本的必经之路,更准确地说,它让人回到对于某本初现场或原始文本的想象当中,这种想象一半是对一草一木、一颦一笑的追忆,另一半则是对逍遥于记忆之外诸事的思考----后者再也记不起来了,但却不能忘记,它是历史与虚无之间的占位符,也是二者征战的边界。

    对传统艺术生产和日常生活来说,家作坊的工作都是既熟悉也陌生的,像一种刻意模仿的乡音,在唤起认同渴望的同时不断延迟认同的达成,这也是为何它能够容纳各种声音却始终自说自话的原因。如果说艺术生产的现实是完成作品,而日常生活的现实是解决问题,那么家作坊就在通过艺术解决问题,用日常完成创作----它是不现实的,或者说,它在各种“不实现”中实

    阅读全文
  • 凯伦·史密斯:年度最佳展览

    《长物志》第四回展:梁硕

    在这样一个水墨画突然出现在各个角落的一年里——无论是各个画廊组织的关于水墨画的展览,还是拍卖市场上水墨画广泛引起的关注,甚至包括刚刚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开展的“Ink Art”大型展览,关于水墨画在当今社会与文化中的作用及潜力的讨论又有了新的内容,梁硕通过水墨画呈现了自己对社会安静而又尖锐的观察,至少对于我来说,既有效又有力地提供了当今水墨艺术的可能性之一。

    梁硕,“《长物志》第四回展:梁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策展人:戴卓群。

    阳江组:不立一法

    似乎是今年的潮流所向,民生美术馆展出了阳江组的书法个展。这是理想状态下的当代表达——特别是2007年的作品《最后一日,最后一搏》,将书法应用在商业世界里使用的世俗招牌上,提醒着人们“清仓大甩卖”活动。这件作品精彩地与当下构成对话,并在展厅中得到了出色的呈现。

    阳江组,“不立一法:阳江组个展”,民生美术馆,上海,策展人:李峰。

    王兴伟:王兴伟

    王兴伟是在中国非常受尊重的艺术家,而这个展览也很成功地解释了为什么。王兴伟并不经常出现在公众焦点之中,但是这个展览却是对他二十年绘画生涯的及时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艺术为许多艺术家提供了灵感。

    王兴伟,“王兴伟”,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策展人:田霏宇。

    皮皮洛蒂·瑞斯特:留涟

    我记得第一次在中国看到皮皮洛蒂·瑞斯特的作品是在上海双年展上。那是一件迷人的

    阅读全文
  • 秦思源:年度最佳展览

    仇晓飞:反复

    仇晓飞在民生美术馆的个展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展览结构的明晰与简单。民生美术馆巨大、复杂的展厅被分割为三种颜色的展示空间,每个空间对应艺术家的一个发展阶段:童年涂鸦;仇晓飞代表性的怀旧风格成型期;以及他的最新创作。最后一部分展示空间是此次个展的重点所在——仇晓飞超越他(开始有疲惫之势)的怀旧风格,勇敢进入新的方向:明亮的颜色,超现实的构图,以及绘画与装置的结合。

    仇晓飞,反复,民生美术馆,上海。

    王兴伟:王兴伟

    令很多人翘首以待的王兴伟中期回顾展没有叫人失望,在UCCA大展厅里,我们能看到艺术家视觉观念的整个宇宙。将展览分为背面图、侧面图、正面图三部分的策展框架有效又不失幽默,使整个回顾展打破了线性的时间顺序,充分展示了艺术家在过去二十年里如何在中国/西方艺术史、中国社会现实、大众图像与每一类场景所需技法之间编织起一张复杂的视觉联想网络。王兴伟几乎让人心生敬畏的创作世界似乎在反复向我们提出一个有关今日图像生产的核心问题——图像是否能够拥有普遍性?

    王兴伟,“王兴伟”,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策展人:田霏宇。

    当态度变为形式:1969年伯尔尼/2013年威尼斯

    虽然因为世代不同而未能亲见

    阅读全文
  • 李振华:年度最佳展览

    夜走黑桥

    又一次将信任和自由交还给对方的一个展览,策展人崔灿灿通过放弃展览主权的方法,获得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和策展的关系,艺术家和策展人的身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消解,艺术在这个空间中完全呈现出的自由姿态,可能是这5年来最难得的风景,毕竟这5年来我们更多面对的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一边倒的文化现象,“夜走黑桥”可以在这一主流的态势中保有想像力和可能性,并非偶然。这也可以被看作是策展人和艺术家的一次合作,因为在个合作中,存在着“相信”的力量。

    “夜走黑桥”,我们说要有空间于是就有了空间,北京,策展人:崔灿灿。

    Pierre Huyghe:Pierre Huyghe

    2013年看到的最棒的展览和艺术家,皮埃尔・于热作为“关系美学”的实践者,推出的展览远远超越“关系美学”的解释范畴,甚至之后的“后期制造”也不能完全破译他在现场和艺术创造之间所构建的逻辑,他对动物的热爱,从动物视角出发的思考。如展览现场惊鸿一瞥的前腿为粉红色的狗,以及戴着LED面具的人,都让整个展览幻化出一种更为神秘的东西。这是一个关乎纯视觉的展览,所有元素在引发思考的同时,不得不让我反思“意义在哪里?”,不可言表的情感因素,以及关乎身体行动、视觉传达、遗留物、现场等等综合因素的空间。

    Pierre Huyghe,“Pierre Huyghe”,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策展人: Emma Lavigne。

    栗宪庭电影学

    阅读全文
  • 卢迎华:年度最佳展览

    种族隔离的兴起与衰落:摄影和日常生活的官僚主义

    在慕尼黑艺术之家(Haus der Kunst)的“种族隔离的兴起与衰落:摄影和日常生活的官僚主义”充分显示了策展人的魔术,使一个研究性的、严肃的展览不乏节奏、动感和强烈的氛围。这个包括了将近500个展品,包括了照片、书籍、杂志、新闻剪报、各种档案文献以及电影的摄影展既呈现了南非种族隔离的复杂历史及其遗留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意识,同时让我们看到摄影对于记述和见证跨越南非这段跨越60年的历史所不可替代的在场,及其本身的力量。

    “种族隔离的兴起与衰落:摄影和日常生活的官僚主义”,艺术之家,慕尼黑,策展人:Okwui Enwezor,Rory Bester。

    余友涵:一斑

    这个展览是一位艺术家向另一位艺术家发出的展览邀请,作为元•空间的创始人,曾梵志不仅在之前收藏过余友涵的作品,也邀请余友涵作为首位中国艺术家在元•空间举办个展。这个展览回顾了艺术家70年代末深受塞尚影响的人物肖像画到80年代以圆点为图像的抽象画至90以毛泽东为主要描绘对象的波普风格绘画到2000年后的印象派风格沂蒙山写生系列直至2012年的新作。余友涵在抗日战争期间出生于上海,早期学艺受西方现代艺术画册启示,文革前考入北京学习,长达八年的学习结束后,他回到上海任教并持续创作至今。他既是一位师长,承接了文革前后的两代人,也始终活跃在当代艺术的视野之中。

    “余友涵:

    阅读全文
  • 张献民:年度最佳电影

    因本人视野有限,基本不看影院电影,所以推荐的都是中国的独立电影,在此表示歉意,并特意注明我观看的“环境”。

    薛鉴羌 -《残废科幻》

    失业青年的低度幻想。这么说吧:大部分电影是矿里挖出来的煤到了大城市被消费的状态,小部分电影是废弃的矿或煤矸山的状态,此片是运输过程中掉在路边翻滚的煤渣。

    在画天青年导演扶持计划评选中观看。

    薛鉴羌,《残废科幻》,2013,彩色,有声,122分钟(基金申请版) 。

    吴超 -《发生》

    细节的绚烂,并置空间,日常动作近于虚构,人物有了模糊面孔。体现了构建世界的野心,也体现了个体完成作品可能指向的复杂程度。

    在第二届独立动画论坛现场观看。

    吴超,《发生》,2013,实验动画剧场,20分钟,4屏循环。

    林伟欣 -《午朝门》

    某中等城市广场是民间红色言论天堂。此片从头到尾一直在讲道理、似乎试图说服什么人,但影片自身一点道理都没有。很符合这两年我的心情、我对媒体和公共场域的旁观:声音比别人大的老年人+本地人在混乱的逻辑中传播着空谈并等待下一轮次的群体暴力。

    7月在北京独立影展选片时观看。

    林伟欣,《午朝门》,2013,彩色,有声,97分钟。

    贾之坦 -《“一打三反”在白云》

    白云村村民在70年代初互相揪斗,甚至出过人命。如今大家坐下来,讲讲回忆,摆摆道理。中国纪录片中第一次有了所谓“加害者”与所谓“受害者”的当面对质。

    一月在云之南选片时观看。该影展后来被停办。

    阅读全文
  • 余力为:年度最佳电影

    蔡明亮 -《郊游》

    蔡明亮说《郊游》很有可能是他的封镜之作。从开场的一个5分钟定镜,看着一个女人懒洋洋地梳理头发,蔡导演已经明确地表达,他要把自己心目中的极简主义推至极端。在这电影里,人的“态”已经取缔了“事”,细节已经代表了全貌。所以郊游更像是一个影像芝术装置,观众们必须拼弃既往对“事”要求的观影经验去欣赏此作品。《郊游》是反电影的,也是纯电影的,它也许不是蔡导最好的片子(我始终认为《河流》是他的代表作),但作为一种姿态,《郊游》是英雄式的。

    蔡明亮,《郊游》,2013,彩色,有声,138分钟。

    阿方索·卡隆 -《地心引力》

    这电影充份地展示了电影科技不仅限于金钱堆砌和奇观式的卖弄,眼看当下各式大片都以3D、 IMAX等科技噱头做卖点,《地心引力》无疑是一股清流,让人耳目一新。故事背景发生在太空,但它不是科幻片,历险有血有肉,一切事情就像卡车司机在公路上遇险一样真实可信。导演不论在剧作上和特技制作上都有很出色的控制,没有奇观卖弄,各种细节做得巨细无遗,且处处透露着诗意。

    Alfonso Cuarón,《Gravity》,2013,彩色,有声,91分钟。

    宁浩 - 《无人区》

    作品本身有不少硬伤,电影审查也肯定对创作制造了不少障碍,但以中国电影而言,无论以电影类型或是对社会的批判程度,这都是一部值得鼓励的作品。这个电影应该是中国电影史上相对合格的Film

    阅读全文
  • 董冰峰:年度最佳电影

    去影院看电影,或看喜欢的电影,这一项再普通不过的娱乐活动,至今在中国内地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仍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主要原因,国家管、控太多。无论是早年的“政治挂帅”,还是近二十年的唯市场取向,都使得内地的电影创作和电影生态异常畸形,难有稳定的和高质、量的发展。

    2013年度,除去个人工作中对“独立电影”、艺术家电影和影像艺术展览的关注和整理之外,影院观影的经验其实乏善可陈。但如以2013年度游走国内外工作关系之余的一些影院经历,还是可以勉强整理出一些有意义或有价值的旧、新作品来,以为兴趣者讨论。

    安杰依·瓦伊达 -《大理石人》

    1月,台北光点。

    几年前,曾经偶然机会在北京电影学院标放蹭过半部瓦伊达的电影,记得是《福地》(1974),巨大银幕,放的是胶片还是磁带没有核实,但声画效果足够,印象深刻。1月台北公务,适逢台北举办“瓦伊达回顾展”,没有错过。

    因时间原因,只能选择一部,恰好是《大理石人》。瓦伊达是“波兰学派”核心,评论多称其为“半部波兰影史”,实不为过。影片《大理石人》描写的是1970年代的一位略显神经质的、初出茅庐的女导演,查访、拍摄1950年代“共产主义波兰”时期的传奇人物、一位工人英雄的过程。

    拍摄此片前后,适逢波兰政治“松动”,瓦伊达抓住契机,挑战题材禁区,来质疑和批评“共产主义波兰”的政治上的虚伪,希冀引发社会讨论和变革。影片中反复使用了历史新闻片的素材,和带有“真实电影”风格的手提拍摄,使得影片论辩严密

    阅读全文
  • 梅峰:年度最佳电影

    阿布戴·柯西胥 -《阿黛尔的生活》

    一个人在爱情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电影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同样的主题被无数电影描述过,但是从未有哪一部像这个电影一般,对于情感历程的展现,是如此的全面。情欲书写出的力量,让特吕弗当年的愿望,真正变为现实。爱情结束的时刻,内心充满悲伤。镜头对人物面部的执着观察,让影片的气质,更接近于古典绘画时期的人物肖像画。

    Abdel Kechiche,《La vie d'Adèle 》,2013,彩色,有声,179分钟。

    阿兰·吉罗迪 -《湖畔的陌生人》

    爱情发生了,一个人接下来会做什么?或者更无畏,或者更孤独。影片的形式感接近于舞台呈现,在限定空间中,凝缩的时间内部发生的戏剧情节,制造了不可平复的精神创伤。影片的艺术品质,无疑表现出法国电影传统最有魅力的一部分:既是戏剧的,也是文学的,同时又是电影的。

    Alain Guiraudie,《L'Inconnu du lac》,2013,彩色,有声,100分钟。

    诺亚·鲍姆巴赫 -《弗兰西丝·哈》

    2013年的一部美国独立电影。和法国新浪潮有关的一切。生活。还是生活。朴素。诙谐。动人。充满激情的感受扑面而来。女演员天才式的发挥。流畅的剪辑与节奏。当代都市生活的疏离与温情。困顿中的希望。明天,依然会是最美好的一天。

    Noah Baumbach,《Frances Ha》,2012,黑白,有声,86分钟。

    阅读全文
  • 孙松荣:年度最佳电影

    蔡明亮 -《郊游》

    如果这部影片正如蔡明亮所言是其最后一部剧情长片,它绝对是完美的落点:底层人民的困境连结了蔡氏入行以来关心的题旨,而音像美学的展现也愈趋内敛却饱含蓄势之力。超越所有观众对蔡导的想象,这部作品他援引历史:透过艺术家高俊宏再制汤姆生摄影的壁画绘制当代台北悲歌,历史虽已远,但幻化为现实。

    蔡明亮,《郊游》,2013,彩色,有声,138分钟。

    约书亚·奥本海默 -《杀戮演绎》

    一部优秀的影片无法以类别作区分,《杀戮演绎》即是最佳代表。它彰显了长久以来以伦理与美学、政治与实验等价值来评断纪录片的虚妄。我们如何重新捕获1960年代冷战席卷东南亚诸国右派政体剿灭共产与左翼意识的暴力事件?答案不是历史回顾,而是在活生生的流氓诸众与国家暴力连结起来的当代社会中:历史幽灵从未获得清除,我们仍活在暗黑世界中!

    Joshua Oppenheimer,《The Act of Killing》,2012,彩色,有声,115分钟。

    张荣吉/阿里瑞札·卡塔米(Alireza Khatami)-《老张的新地址》

    国家信奉的新自由主义驱使人民流离失所,人民的身躯是疯狂的也是失忆的。张荣吉可谓是继陈芯宜与楼一安等青年导演之后,有魄力地展现对当代台湾社会的细微关注与影像创意的新一代创作者。由高捷所饰演的倒霉鬼,在短短几天内纷纷丧失了家当。片中没有人可给他合理的理由,正如他的住址位于海水之下一样的无解──国家以法之名夺取人民财产时难道不是这般的难以想象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