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22 results for: 张真

  • 专栏 COLUMNS 2023.11.04

    不要太期待世界末日

    btr

    当我四年之后终于重返釜山,一只以海鸥为原型的卡通吉祥物Boogi占领了大街小巷,几乎让人以为釜山已经获得2030年世博会举办权。在釜山电影中心“电影殿堂”旁,巨大的充气Boogi更是电影节宾客们争相合影的对象。今年的釜山国际电影节(BIFF)似乎多了一项使命:向世界人民展现这个城市最美好的一面,为即将于11月进行的2030年世博会申办造势——除了海云台蔚蓝的海、札嘎其市场活蹦乱跳的海鲜、依峭壁而建的海东龙王寺,这个韩国第二大城市还有亚洲最好的电影节。BIFF每年十月举行,在全球所有主要的电影节——柏林、戛纳、洛迦诺、威尼斯、多伦多——之后,令电影节的展映片单得以囊括当年几乎所有最重要的电影。在连续9天密集地观看35部电影之后,我有了心目中的年度剧情片和纪录片。

  • 杂志 PRINT 2023年4月刊

    信息过载

    克莱尔·毕晓普

    明信片、传真和电子邮件的打印件苍白地躺在玻璃展示柜里。胶合板架子上放着一排排展册。一面展墙上贴着各种图表,另一面挂满了看似相同的照片。一组显示屏上,说话的人正在解释些什么。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幻灯片投影仪缓慢地切换轮盘中的图像。附近,一台16毫米电影放映机伴随着催眠的旁白呼呼作响。一张被照亮的桌子上摆满了标有便利贴的文件和剪报。每件展品都附有艺术家写的长篇解释文字,这些文字也印刷成册。

  • 专栏 COLUMNS 2021.08.01

    不可见的非场域

    尼克·伊瑟瑞(Nico Israel)

    “没什么可看的。 但如果你们真打算去,这也许可以帮到你,”尼基·史密斯(Nickie Smith)说,她是金钉国家历史遗址(Golden Spike National Historic Site)游客中心的一名员工,她递给我一张复印得很糟糕的地图,但斜睨的眼神里显然包含着警告。这可不是开始十天旅程最后一站的好兆头。

    去年夏末,我和我的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0.01.30

    于霏霏

    btr

    穿过复兴中路一条地图上并无标识的弄堂到达永康路,再拐进另一个弄堂迷宫,寻到LINSEED所在的后门入口,就好像游走在城市的字里行间,终于在陈词俗句的罅隙里找到新的种子。

    新式里弄底楼的公用厨房里飘出夜饭的味道。伴着日常的烟火气,循着木楼梯旋转往上,一个新的空间便呈现在眼前。展览就是这样突然开始的。楼梯旁的墙上,整个展览的核心图像、那位“中国维纳斯”以低垂的目光温柔地望向每个穿越时空而来的观众。

  • 新闻 NEWS 2020.01.17

    遭遇审查的爱知三年展展览将在台湾再次展出

    2019年爱知三年展的展中展“表现的不自由展:其后”因政治和暴力威胁关闭六个多月后,台北当代艺术馆宣布今年春天将在其studio空间再次展出该展览。

    该展览关注日本的审查史,在去年八月开幕后,名古屋爱知县立美术馆因展览中的一件“慰安妇”雕塑作品收到多次电话、电邮和传真死亡威胁。虽然展览组织方将美术馆员工和访客的人身安全作为展览关闭的原因,参展艺术家和其他反对该决定的人士将这一举动谴责为审查行为,因为慰安妇在日本仍是个敏感话题。

  • 新闻 NEWS 2019.08.10

    爱知三年展因“慰安妇”雕像争议关闭展览,警方已逮捕纵火威胁嫌疑人

    8月4日,2019年爱知三年展开幕仅三天后,名古屋的爱知县美术馆因受到大量电话、邮件和传真威胁而被迫关闭一部分展览,原因是展览中一座名为《和平少女像》的雕塑涉及“慰安妇”题材。这一主题在日本仍备受争议,且成为日韩两国紧张关系的根源之一。韩国认为日本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补偿慰安妇受害者的后代。

    这件作品是群展“表现的不自由展·其后”的一部

  • 杂志 PRINT 2019年5月

    应对挑战:政治时机的艺术

    克莱尔·毕晓普 | Claire Bishop

    有一种观点倾向认为,在当前政治白热化时刻中创造出的艺术姿态不值一提——它们无法超越自身所处时刻的复杂性,也对未来毫无建树。古巴艺术家塔尼亚·布鲁古拉(Tania Bruguera)对此无法苟同。过去十年左右,她开始将这类作品称为政治时机特定(political timing specific)。1 这个说法显然借鉴了场域特定(

  • 专栏 COLUMNS 2017.01.25

    上海来信:2016年的艺术基建

    陈玺安

    如果你有机会从未来往回看,也许2016年对于上海来说会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年份。这并不是说这一年出现了类似传真展(1996)或者超市展(1999)一类历史分水岭式的展览,而是关于展览基建这一方面的发展出人意表。

    艺术有了基建,意味着艺术作为象征资本流通,有其指定的方向和速度。在上海的案例中,象征资本汇聚的流向很大程度上围绕在收藏家身上。一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2.11

    正如金钱不过纸造, 展览也就是几间房

    桑田

    本次展览共有一楼与地下二层展场,作品密度相当高,却没有霸道的投影或装置挡住去路,“强索关注”。波兰女艺术家柳思雅(Marysia

  • 专栏 COLUMNS 2015.02.03

    苏伟评《A History of Exhibitions: Shanghai 1979-2006》

    苏伟

    手头上的这本《A History of Exhibitions: Shanghai 1979-2006》,是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12.11

    幽暗的视觉之外

    Tony Zhou

    我赶到OCT的时候,动画双年展尚未开幕。B10展厅门口排着长龙,周六创意集市正人头攒动。好不容易等到下午六点,由冯梦波创作的打碟表演《幻灯》静默地宣示独立动画双年展开幕。与静默相称,这个开幕式场所是如此隐蔽——几乎在北区最远的位置,入口埋藏在B10的转角。《幻灯》的表演形式与皮影戏之间存在着若即若离的联系,观众面对幕布上的老式幻灯,而打碟人则用声音效果与影像产生互动或疏离。晦涩的表演形式让一些原本兴致勃勃的观众陆续离场。但抛开表面的晦涩,《幻灯》与冯梦波的另一件作品——主题展里的《皮里春秋》——通过电子技术呈现“游阴曹”这类传统题材,为双年展注入了某种东方版的但丁式韵味:在未知的黑暗空间里游弋(并重返人间)。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11.21

    废墟之后

    水怪

    经历了张献民老师所谓的“强拆年”之后,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迎来了它的第十一个年头。临近开幕期,在深圳放映时,圆筒艺术中心的冯宇等朋友便聊起影展能否顺畅进行。近几年来,中国民间性质关于独立影像的节展一直遭遇着诸多障碍,包括在2013年被迫停办的宋庄北京独立影像展及边陲昆明的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等。因而,对于如此境况的群落来讲,顺畅举办已然成为当下并不太容易可及的一个基础目标。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10.22

    苗颖:吉福岛

    顾灵

    在刷微信强迫症肆意蔓延的今天,脱离了手机、平板电脑的生活似乎对许多人而言是难以想象的;莫说脱离,即便1分钟不看手机或许就会开始焦虑起来。这种焦虑来自于一种表演和交流杂糅的欲望,以及移动通讯技术所带来的高速响应。苗颖在视界艺术中心1空间的最新个展“吉福岛”(.gif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9.03

    时后

    富源

    时间和空间作为物理性的存在时刻制造虚假的秩序,将我们的视听束以规矩。然而时间在主体的认识范畴—比方说在艺术家的世界中可能未必是真实存在,而是一种物性的表达。艺术门香港画廊夏季展“时后”就是一次重新测量时间中蛛丝马迹的物性的尝试。其中,首尔老一代先锋派观念艺术家郑栖荣(Chung Seo

  • 杂志 PRINT 2014年3月

    “非艺术”的发明:一种理论

    蒂埃里·德·迪弗 | Thierry de Duve

    本文是艺术史学家、哲学家蒂埃里·德·迪弗(Thierry de Duve)为《艺术论坛》撰写的有关前卫艺术的系列文章之第五部分。在这部分中,德·迪弗考察了现代主义背后最声名狼藉的发明之一:非艺术。这个概念曾拒绝、打乱,最终扩展了艺术本身的定义。从十九世纪的法国美术学院系统到杜尚大胆的现成品《泉》(1917),再到目前的多元主义;从马拉美十九世纪末的反思到格林伯格的美学宣言——德·迪弗向我们展示了作为术语、概念和类型的“非艺术”具有多么惊人的理论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他提出了一种富有开创性的叙述,以说明我们如今对艺术的理解如何逐步成型。

  • 专栏 COLUMNS 2013.05.28

    复调的现实与离散的族群

    周昕

    沿袭纽约市现代美术馆(MoMA)电影部始于二战前的国际主义视野以及纪录电影传统, 一九九七年中国当代纪录电影作品以“后广场第六代录像作者”身份首次在美国公开亮相。时值吴文光应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邀请在纽约访学,评论兼策展人Bérénice Reynaud促成中国当代纪录片在MoMA的首次展映。而后,在二零零一年起始于纽约大学电影学系的“真实中国(Reel

  • 所见所闻 DIARY 2012.08.24

    不插电放映

    王丹华

    中午在国贸等车时,陆陆续续遇见去影展的人,天气有些阴沉,但大家看起来心情都不错。站台边不时有人派发燕郊购房的小广告,绿色的长途大巴开进开出。虽然站在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但却有一种已身处城乡结合部之感。在808路车上颠簸,沿途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少。窗外,每隔一段就是施工现场,昔日宁静的京东运河畔,早已面目全非。

    今年的开幕地点在原创艺术中

  • 新闻 NEWS 2012.05.29

    第三届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

    第三届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将于2012年10月19日-21日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召开。此次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将为国内外年轻学子提供一个平台,以“图像的逻辑及其阐释”这一主题,交流、分享彼此研究成果。现面向国内外博士研究生征集参加论坛的论文提要。

    本次论坛,正式受邀参会者的食宿费用由主办方负责。此外,会议期间还会安排相关考察活动。

  • 杂志 PRINT 2012年夏季

    1000字:马里奥•加西亚•托雷斯(Mario GarcÍa Torres)

    汤姆•麦克多诺 | Tom McDonough

    马里奥•加西亚•托雷斯(Marion García Torres)的幻灯片作品《有阿利吉埃罗•博埃蒂发型的照片》(Shot of Grace with Alighiero Boetti Hairstyle,2004)似乎并没有表示对那位意大利观念艺术家太多的兴趣。加西亚•托雷斯通过这37幅黑白摄影捕捉到了他行走街头的过程,他仿佛离开了相机,穿梭于视野。这件作品除了标题之外,跟博埃蒂毫无关系。最多是跟发型有点关系而已,因为我们只能看到艺术家的背影,而且离我们还挺远。

  • 专栏 COLUMNS 2012.08.11

    自我授权与记忆的可能

    王小鲁

    (本文系作者在2012年1月28日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进行的一个论坛上的发言,本次论坛主题为“Memory and the witness in chinese language cinema”)。



    每个人每天都在记忆和看,但是如果不能获得一个公共交流的空间,那一切只是一个生物性的活动。 在过去的中国,记忆和历史都是被国家的统一意志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