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335 results for: 张达

  • 专栏 COLUMNS 2021.05.15

    排外法令

    依可·戴

    “#停止仇恨亚裔”(#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1.05.12

    克里斯蒂娜·夸尔斯

    btr

    看克里斯蒂娜·夸尔斯(Christina Quarles)的画,如同在迷幻状态下透过变形玻璃欣赏一场瑜伽、体操或舞蹈表演,或肢体迷宫里的一件件雕塑。四肢被拉伸到细长,不可思议地弯折、扭曲,甚至像结香树的树枝般缠绕;躯干有时展现出解剖学般的内部结构,X光似地呈现肋骨、骨盆、关节或肌腱;手指和脚趾的处理变化多端,含有更多细节和表情,似乎在配合身体动作,发明出一种一旦诉诸语言便显得太过确凿的情绪密语,一种“身体方言”,也呼应着作品原标题里的口音(如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1.05.06

    刘焕章

    娜布其

    刘焕章近期在星空间的展览“人间”展出了一批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的小型雕塑作品,早至1970年代,最近的到2014年。老先生年过九旬,依然每天在自己狭小的工作室里打制石雕和木雕作品。

    展览中的作品大部分是女性肖像,还有一批在同辈雕塑家的创作中并不多见的动物肖像,均为不同的石材和木料手工雕琢而成。从这些作品中能够一瞥国内学院体系中雕塑风格的

  • 新闻 NEWS 2021.04.27

    杰夫·昆斯离开高古轩和卓纳画廊,加入佩斯

    据《纽约时报》报道,目前身价最高的在世艺术家杰夫·昆斯(Jeff Koons)宣布,将由佩斯画廊独家代理他的作品。4月24日,昆斯分别向自2001年代理他的高古轩和自2013年起代理他的卓纳画廊的负责人发送了私人信件,传达了这一消息。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位于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过去一年多,我有机会反思我想通过我的作品实现什么,以使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1.04.29

    同音反复,声深入心

    李筱天

    “反复”是这场展览的关键词。展览分为两个展区,“友谊精神”是对

  • 新闻 NEWS 2021.04.25

    画廊周北京公布最佳展览奖

    画廊周北京于4月24日公布“最佳展览奖”评选结果。获奖展览为常青画廊的庄辉个展“祁连山系”,户尔空间展出的拉斐尔·多梅内克(Rafael Domenech)个展“不确定整体的不完美碎片”获得特别提名。

    “最佳展览奖”是画廊周北京为“主单元”参展画廊设立并颁发的奖项。为了更能代表画廊的意愿,本届“最佳展览奖”评审委员是由“主单元”画廊和非营利机构负责人提名后经过邀请产生,并首次邀请专业藏家参与其中。

  • 专栏 COLUMNS 2021.03.25

    互懂

    凯根·斯巴克斯

    《灾难与社会再生产:国家与社区之间的危机响应》(Disasters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Crisis Response Between the State and Community),作者:皮尔·伊尔纳(Peer Illner),出版社:Pluto Press,伦敦,2020年,总页数:208。 

    《互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1.03.02

    沈心怡

    袁璟

    所谓“苦鞭作乐”,是对已经成为常识的感官经验的僭越,是对于某种终极痛苦与极致欢愉的相似性的体认,“鞭”作为一种实际的媒介,在具体的行动中,让人实现了从苦到乐的超越。不过,沈心怡的展览“苦鞭作乐”并没有局限在身体感受性上,而是以之为隐喻,拓展到更具普遍性意义的范畴中进行讨论。

    进入展厅,正面展墙上挂着一个有着数根尖刺的金属器物,上面插着

  • 专栏 COLUMNS 2021.02.20

    追寻更加强大的心智力量

    采访 / 杜可柯

    让我谈自己近三十年来的艺术和教育经历,其中肯定会有许多的矛盾、纠结和错乱。我是学艺术理论出身,但从根本上说,我更是个创作型的人。读大学时我就开始做录像艺术,

  • 新闻 NEWS 2021.01.14

    第15届文献展面临推迟可能

    第15届文献展总监萨宾·舒尔曼(Sabine Schorrman)告诉《艺术新闻》,展览组织方正在努力应对文献展因疫情至少推迟至2023年的可能。原定于2022年6月8日至9月25日举行、由印尼艺术团体ruangrupa策划的第15届文献展很可能因为旅行限制造成的问题被推迟,因为目前的展览策划进入了需要艺术家长期驻扎城市进行集体创作的阶段。

  • 杂志 PRINT 2021年1/2月

    觉醒的图像

    杰丝敏·桑德斯

    我是跟着我的祖母在罗伯特泰勒家园长大的,那是位于南芝加哥的一处公共住宅区,但我也时不时地住在我的姑母罗斯玛丽·杰瑞特(Rosemary Jarrett)家,她是我祖母最年长的女儿。后来我的领养手续办好了,包括我的出生证明和其他相关的文件都更改过,于是从法律上来讲,我的姑母变成了我的姐姐,这种新的亲属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和稳定。

    我姑母当时

  • 杂志 PRINT 2021年1/2月

    丑陋的情感

    罗伯特·斯利夫金

    关于美国的种族主义,菲利普·加斯顿(Philip

  • 专栏 COLUMNS 2020.12.29

    艺术家与三场革命

    张涵露

    读艺术史时我记住了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以及他身上体现的深刻矛盾: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他和俄国未来主义者们做着惊世骇俗的创造力实验,到第二个十年却摇身一变成了革命艺术家,爱国诗人,画起宣传画。在我所受到的教育(或者说对教育的抵触)中,一位“革命诗人”通常代表着创造力的缺乏和自主性的剥夺。那么是什么使一位凝结了时代反叛精神的诗人成为政治宣传的喉舌?革命可以一夜之间改变一位艺术家?他经历了什么?还是我对这两种身份的实质或语境有所误解?

  • 采访 INTERVIEWS 2020.11.29

    王福瑞

    徐诗雨

    走进王福瑞在就在艺术空间的个展“噪音寂静”展场,并未有太多物件呈现在眼前:几组从天花板垂降、自制的多边形12声道全指向性喇叭送出低沉稳定的频率,但随着身体的移动或是等待时间的推移,声音又会叠加上转成如同树叶被吹动的窸窣声。另一边,名为《杂影》的作品在垂挂下的小萤幕上显示着仿佛旧式CRT萤幕的杂讯。《头颅噪音》的在头戴式耳机两个内侧各安装了四个不同的喇叭,而在画廊空间最底的墙面上,《身体噪音》的影像清晰地展示着手术后的缝线痕迹。这次展览的作品是因艺术家一场大病过后对自身身体内的噪音的探索而起。采访开始前,王福瑞正在准备今年唯一一场的现场演出,他伸出左手给我看了埋在肌肤之下轻微震动的人工血管,隐约地发出一种细碎的可被辨识的频率。展览将持续至12月5日。

  • 杂志 PRINT 2020年12月

    艺术家的艺术家

    穆尼拉·阿尔·索尔,卡德·阿提亚,乔·贝尔,赫尔南·巴斯,达拉·比恩鲍姆等

    强森·希拉塔/Jason Hirata

    辛尼·施拉德/Sydney Schrader(Gandt,纽约)

    施拉德的《环面》(Torus,2020)让我进入了一种彻头彻尾的怀疑状态。作品在一个温暖的周二展出了几个小时,十几个灰色折叠餐桌在皇后区阿斯托里亚的一条街道两侧摆成两条平行线。作品的标题让人联想到围绕作品走一圈的环形路径,或者一个咖啡杯的拓扑结构,再或者一个人体,后两者在我环绕作品移动时都出现在了艺术品上,尽管它们“并不属于作品”。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作品的简单和清晰,甚至影响了周围环境。

  • 新闻 NEWS 2020.11.09

    苏富比因涉嫌税务欺诈遭纽约州检察长起诉

    著名拍卖行苏富比遭到纽约州总检察长的起诉,后者指控其“帮助富有的客户逃税以提高自己的销售额”。这起诉讼由州检察长利蒂希亚·詹姆斯(Letitia James)的律师于上周五提起,其中特别指出,苏富比协助一位匿名藏家冒充艺术品经销商,非法取得针对艺术交易的销售税免税资格。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0.10.20

    法证建筑

    潘赫

    看过法证建筑(Forensic Architecture)此次的展览,第一反应是这个展览太易进入——在我观展的同时,还有两位观众认真观看一小时左右,大概看了完全部三件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录像艺术作品,法证建筑的很多视频好似引入入胜的探案节目。视频之所以容易进入,大概是因为,至少《77平方米-9分26秒》(77sqm-9:26min

  • 专栏 COLUMNS 2020.10.07

    我的暑假是怎么过的

    菲利普·莱德

    艺术从来就不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芭芭拉·罗斯(Barbara Rose)

    艺术是唯一值得让人为它去死的东西。

    ——艾比·霍夫曼(Abbie Hoffman)

    我们在伯克利住的地方真不错,朋友度假去了,把房子留给我们用。很多房间,几件旧家具,深色木料镶板,以及湾区生活的基本用品,一张橡木圆桌,桌子周围似乎永远都围着一群人。到了之后不久,按计划我应该跟理查德·塞拉(Richard

  • 专栏 COLUMNS 2020.09.28

    “关系性贫困”的贫困

    王钦

    在2010年代初,以东京秋叶原一带为首,日本出现了一种名为“JK散步”的服务业。这种接近“软色情”的工作以“学生课外打工”为名雇佣高中女生(JK是日语“女子高生”[ Joshi

  • 采访 INTERVIEWS 2020.09.24

    赖志盛

    徐诗雨

    赖志盛的创作总是提示着观众感知现实的另一种可能:有时是勾勒出视线所及一切事物的轮廓与空间的边界(《原寸素描》,2011);有时是让溢出的滴水垂直穿越打通楼板的孔洞,没入四层楼下等同大小的凹洼(《垂直II》,2019);有的时候只是单纯邀请你走上从画廊展墙延伸出来的30公分走道,观看制作这个走道留下来的施工残迹(《边境》,2013)。他在各种空间中寻找着那条介于不着痕迹地介入与戮力展示细节之间的精巧界线,使潜藏在身体与空间之间的可能性关联得以展开;在这个观看和体验的中间地带,原本隐匿在现实中的微妙感受也开始渐渐浮现。近日在台北市立美术馆的计划“接近”是展期一年的限地制作,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