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沈心怡,《于丽埃特》,2021,铁、锡、土豆,20 x 14 x 6 cm.

上海

沈心怡

Gallery Vacancy
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660号5楼
2021.01.30 - 2021.03.13

所谓“苦鞭作乐”,是对已经成为常识的感官经验的僭越,是对于某种终极痛苦与极致欢愉的相似性的体认,“鞭”作为一种实际的媒介,在具体的行动中,让人实现了从苦到乐的超越。不过,沈心怡的展览“苦鞭作乐”并没有局限在身体感受性上,而是以之为隐喻,拓展到更具普遍性意义的范畴中进行讨论。

进入展厅,正面展墙上挂着一个有着数根尖刺的金属器物,上面插着六颗各种颜色的小土豆,看起来像一种残酷的刑具,插在尖刺上的土豆俨然就是肉体的象征,传达着肉眼可见的痛觉。然而,这个器物其实是帮助小牛断奶用的工具,对母牛与小牛都有很大好处。这种视觉观感与实际功效上的错位则揭示了一种认知上的误区。展厅深处的另一面展墙上也同样挂着一个插着土豆的断奶器。不同的是,这个作品中的土豆保留着原本的颜色。艺术家用萨德小说中的人物“于丽埃特”和“瑞斯丁娜”来命名这两个作品,将表现行为引向另一个维度——邪恶的喜乐与美德的不幸。不同颜色的土豆象征了背负着邪恶、淫荡之名的于丽埃特,而保持原色的土豆则象征了被冠以忠贞之名的瑞斯丁娜。在萨德的小说中,这两位道德观截然相反的姐妹最终承受了与其道德观相悖的命运——淫荡者幸福美满,忠贞者受尽折磨。显然,艺术家通过隐喻与命名的方式承接的便是附着在于丽埃特身上的文化象征:“她把天主教魔鬼化成’最新的神话’……在她到处亵渎神灵的时候,她的手段是有效的启蒙工具……”

本次展览以此为起点,或许就是要达到某种“启蒙”的效果,亦即,从身体经验上瓦解强加在世人身上的那些先在的外部观念:在《Momo是我的化身》、《嗔痴疯傻热》、《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是伟大的人》这三个作品中,艺术家对伐木工人使用的双人横锯进行了改造,将锯齿部分改造成作品标题的英文字母,使得意义、形态和材质既融为一体又互为背叛。而参考刑具“琴形枷锁”外观形态制作的作品《肠卜司》、《愈后创痕》以及《嘉娜·萨克斯》,则通过预测与结果之间的悖论来揭示身体感知的复杂性:肠卜司所象征的精神性认知系统似乎总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完满的答案;而基于身体意识的感知系统则往往会用具体的状态(琴体的裂痕分裂)揭示精神意识的谬误(愈后创痕);“嘉娜·萨克斯”则作为一种感受的载体,以开放的状态平等地接受可能发生的一切。

在展览的结尾处,艺术家用稻草堆再现了一个美国农村狂欢节的现场,躺在稻草对上的那些身穿精神病人防护服的稻草人仿佛在向我们呈现一场外部控制与身体意识的斗争。稻草堆边上,一个装满蜡烛的水桶中,烛光摇曳,似乎在嘲笑地上那个火柴盒上的警告“BE SAFE★KEEP COVER CLOSED”。这时候,我们猛然意识到空间里一直回荡着美国市场中常见的民间拍卖的号子。这个冷漠、平等的声音仿佛在念唱着某种咒语,无情地笼罩在每个人身上,没有区别也无人能够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