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15 results for: 徐渠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3.10.15

    徐渠

    刘化童

    从宿命论的角度看,我们每个人都被迷宫般的命运所围困,不论开端,还是尽头,一切都仿佛突然降临,一切又都是无形的。这与徐渠笔下的迷宫截然相反。他在不同尺幅的画布上所描绘的一系列迷宫图像不仅有形,而且有序,给人一种仿佛只要按照艺术家构建的思路走就能在其中逃出生天的希望。画中没有弧线与弯曲,只有直线与夹角,利用倾斜透视原理营造出三维感,不同色彩之间界线分明,如同经1950年代硬边艺术风格改良过的埃舍尔悖谬画。不同之处只是埃舍尔的空间悖论在于循环,而徐渠的迷宫却建立在复制与缺失的基础上——不少作品的画面是中轴线对称布局,犹如镜像复制的产物;并且那里既缺乏入口,也没有出口。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8.12.27

    祝福

    卜生

    Gallery Vacancy展览“祝福”的标题直接让人联想到鲁迅先生的同名短篇小说。在小说中,祝福这个鲁镇冬日传统在祥林嫂的命运和巨大的阶级差异面前显得无力甚至有点讽刺,主人公作为知识分子阶层敏锐地观察到了问题,但是面对问题的无能为力越发让悲剧显得绝望。策展人的出发角度与小说有着呼应,恰巧画廊空间所处的位置又绝佳地演绎了《祝福》中的故事。

  • 所见所闻 DIARY 2018.05.05

    蜀道

    缪子衿

    首届ART CHENGDU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开在靠近春熙路的成都远洋太古里地铁广场上。两顶白色帐篷被命名为“A馆”和“B馆”,呈现 了31家画廊以及多个媒体及品牌合作伙伴。参展画廊的构成、数量、展位大小与分布并不像Art Basel或Frieze这般相对成熟的国际艺博会有体系。不过如此比较或许有失公平,于2014年创办的“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也是在近两年才发展出定位分明的板块及具有实验性和公共性的特别项目。正如一位藏家所言,“毕竟ART

  • 采访 INTERVIEWS 2016.10.28

    徐渠

    杨北辰

    徐渠于天线空间的最新个展“教义”展现了艺术家近期的工作成果:从一条隐蔽的内在线索出发,徐渠在展览的不同作品之间试图呈现一种其对于历史复杂面目清理、纾解之后的“纯粹”情景,或希冀在“逆推”的思辨中抵达“后台”逻辑式的澄明状态——然而背后的态度却并非置身之外式的漠然,而是“卷入”之后独立的观望,持续思考中的自我质询,这使得整个现场都沉沁在冷静与激烈并存的矛盾角力之中。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4.06

    贺勋:农业迷幻

    姚梦溪

    “农业迷幻”延续了贺勋2013年个展“空包袱”对“词”的思辨,以及在绘画内的生动构建,试图从“词”的平等延伸至“物”的平等,为展览提供了一层微观视角。作为一位凭借绘画为人熟悉的艺术家,此次展览并没有迫使观众把注意力停留在绘画上——装置作品《绊脚石美术馆 部件一》(2015)与《绊脚石美术馆 部件二》(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4.04

    事件的地貌

    顾灵

    “事件的地貌”有着十分生动的英文标题:“在中国挖洞”(Digging a Hole in China),作为对“挖洞去中国”(Digging a Hole to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2.13

    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

    方言

    “本土”是继2003年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的“中国,怎么样?”(Alors, La Chine ?)以及2004年里昂当代艺术馆的“道与魔”(Le Moine et le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6.09

    徐渠:友谊万岁万万岁

    富源

    徐渠创作中贯穿的冷幽默和干涩是对看似风平浪静的现实背后隐藏的权力机制的敏锐批判,他经常借用自明之理(truism)重建叙述和揭示潜在意义的缺乏,从而锐化储蓄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人类意识。徐渠最新个展的题目“友谊万岁万万岁”(Intercourse)聪明地解释了“intercourse”这个英文词最基本的意思,即人之往来,通过几个看似不相关的情景组合重现了往来关系之中的角力。事实上这种关系在此被放大到人与他者之间的关系,

  • 采访 INTERVIEWS 2015.01.19

    鞠白玉

    贺潇

    A307是坐落在798艺术区宏源公寓里的一个实验空间, 由艺术家徐渠、独立策展人李振华和媒体人鞠白玉创立。 继去年11月开幕展“砰! ”之后, A307将于1月17日启动南京艺术家李竞雄的项目 “计划”。创始人之一鞠白玉跟我们分享了设立空间的初衷,预期目标以及在接下来的项目中,空间与艺术家创作之间的关系。“计划”将持续到2月1日。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5.21

    营建快感

    杨北辰

    香港大致是这样一个地方:你总是带着某个目的而来,然后带着某个达成的目的而去,其间也许舒适,也许失措,但大抵都是以过客的速度,或不相干者的姿态。在从机场奔赴酒店的出租车上,司机操着纯正的港式普通话问我们:“你们是来参加那个XX交易会的吧?最近来了差不多7000人,酒店都住满了。”我们解释道,我们是来参加Art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4.02

    徐渠:瞬间

    冯发轫

    在2013年泰国曼谷“可变的形式和不可变的意识”个展中,徐渠对在作品中袒露观点的克制态度已初现端倪,德国留学的经历使他趋于以理性的逻辑思维来讨论意识和形态的嬗变。在国内的首次大型个展“瞬间”中,徐渠得以借助更加开阔的空间来实践简化的叙事语言给人带来的更加直截了当的视觉感受。

    展厅主体部分展出的是《无限》(2014), 高清投影屏幕上粉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08.23

    太阳 Part 1

    姚梦溪

    八月初土星刑克太阳、火星刑克冥王星,火气一片。近期各地以“火”为关键词的事件频发,而此时上海持续40度以上的高温已长达数日,名为“太阳”的展览在这个时候发生再应景不过。组织方在新闻稿中写道:"太阳"取自杭州市“太阳镇太阳村”,是2年前杭州云浪村徒步24小时野营创作项目的延续。

    “太阳”展由组织团队提名,邀请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的

  • 采访 INTERVIEWS 2012.03.24

    李明

    卢婧

    李明是生活在杭州与北京的艺术家,《雾水》是他的双频录像新作,片中有对"正常人"这一概念的探讨,水的不同状态与剧中人的命运又具有某种关联。在这里,李明讲述了他对目前这一版本的看法以及近期在北京的活动。作品参加了今年3月由邱黯雄策划的“2012中国青年艺术家 当代艺术展”,这也是上海外滩18号画廊重组团队,由棉棉担任艺术总监后的首次展览。

  • 采访 INTERVIEWS 2012.02.17

    徐渠

    梁舒涵

    对于艺术家徐渠而言,一个包含有多件作品的展览构成了他的一个完整的单元,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项目给观众带来一些“伤害”的经历。就禾木空间的新展《西沙南海牧场1#》,徐渠谈及了他最初的创作思路与作品完成之后带给他的冲突感,并展现了西沙这个看似与世无争的美丽乌托邦背后的种种政治意图。

    我做这个项目之前有一些很好的契机,首先,我偏好阅读,在阅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4.07

    51 m2: 16位年轻艺术家

    杜可柯

    如果在今天做艺术家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变成千万营生中的又一种求生方式,那至少这种方式跟“生活”的距离最难界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五点之前做螺丝钉,五点以后找“自己”,职业艺术家却要以“自己”来保证“工作”的独立和独特。这种由无数可辨度或高或低的特殊“个体”组成的特殊“群体”以及该“群体”的劳动成果究竟具有多大说服力(或者,魅力)?

    要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