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18 results for: 李景湖

  • 专栏 COLUMNS 2020.01.19

    2019这一年

    外面的世界,天天有暴风雨

    这句话来自我过去一年反复阅读的一个短命作家的一个短篇小说里的一个过渡性段落:“外面的世界,天天有暴风雨,人们生活在时时会发生亲历地震的担心中,大家都谈论集体宣泄情绪。”他说的是1960年代的一种生存状态,或者说一种生活方式:“……去看电影,或者看戏,或者去听讲座,或者参加诗歌朗诵会,那时伯克利举行这些活动似乎是要培养人们将来对付关键岁月所需要的精神。”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9.12.03

    李景湖

    贺潇

    继上次画廊个展“时间就是金钱”之后,李景湖选用“陪伴”作为此次展览标题,如同艺术家以往的创作一样,延续了某种日常——这种日常既体现为艺术家在其长居城市东莞就地取材的习惯以及对彼处生活经验的转换,也暗示了他对亲密关系的期许。身在其中,观众的思绪也许还会在无意间与命运的莫测与事物的变迁不期而遇。

    以物作为情感的载体早已成为李景湖擅长的创作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9.11.10

    步履不停

    林叶

    1995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加入世贸组织申请,中国经济进入了迅猛发张的阶段,城市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被裹挟进这股摧枯拉朽的经济大潮之中。理解城市生长的最佳方式或许不是通过数据或表象,而是用具体的、个人的身体实践去领会。多伦美术馆的展览“步履不停:1995-2019中国当代艺术的城市叙事”就可以理解为一个通过个人实践领会城市生长的现实样本。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8.10.23

    黯恋

    武漠

    Para Site的新展“黯恋”从种种与“爱”有关的反向思考与情绪出发,通过17个/组艺术家的创作,试图容纳多个维度的实践面向:借由艺术家们对“光”与“眼神”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回应,展览将观众目光引向对“爱”幽暗之处的审视,这里既容纳了各类病理学范畴的阴郁症候,也潜藏着更为细腻的、以情感为核心,以研究为进路的创作动力。最后,策展人希望展览能够回应最近在公共与社交媒体中被广泛讨论的“me

  • 采访 INTERVIEWS 2018.05.26

    李景湖

    杨北辰

    李景湖目前工作和生活于广东东莞,其最新个展“久别重逢”呈现了艺术家近期创作的系列装置与绘画作品。展览中,李景湖充分回应了珠三角地区特殊的社会与经济环境,在将“现成品”概念本土化的同时,不断延展自身对于物件及其与人的情感关联的思考。在这篇访谈中,他深入解读了本次个展,并分享了东莞独立艺术空间的发展情况,尤其是“石米空间”创建以来的经验。本次展览将在东莞会合点当代艺术空间持续到6月23日。

  • 新闻 NEWS 2017.07.20

    藏家在美国克利夫兰发起新三年展

    artnet报道,美国收藏家弗莱德·彼得威尔(Fred Bidwell)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发起了名叫为“FRONT”的全新三年展,其第一届将于2018年开办,由两位策展人米歇尔·格拉布纳(Michelle Grabner)和詹斯·霍夫曼(Jens Hoffman)操刀。

    第一次三年展的标题为“一个美国城市­ ——十一种文化实践”(An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6.27

    世变

    李棋

    由陈立和武漠在香港Para

  • 新闻 NEWS 2016.06.01

    2016光州双年展公布参展艺术家名单

    第十一届韩国光州双年展日前公布参展艺术家名单。本届双年展主题定为“第八种气候(艺术做什么)”(The Eighth Climate (What Does Art Do?)),由Binna Choi、Margarida Mendes、Michelle Wong、Maria Lind和Azar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4.04

    事件的地貌

    顾灵

    “事件的地貌”有着十分生动的英文标题:“在中国挖洞”(Digging a Hole in China),作为对“挖洞去中国”(Digging a Hole to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03.22

    羊城一日

    林瑞湘

    广州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又碰上回南天,整个城市的人都浸润在水雾中,湿意盎然。22日是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的预展VIP,为方便外地的观众可顺道观展,广州的三家艺术机构都选择在20日天开展。最先开展的是位居城中怡乐路的广州画廊,时间安排在下午一点,然而由于其它两个机构都在城郊,时间上无法兼顾,再加上时代美术馆已安排好专车,负责在其下午2点开展后带媒体赶赴番禺的镜花园段建宇个展,最后晚上再回到“广州画廊”,于是消息灵通者皆选择先赴下午2点城郊黄边的时代美术馆预展。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7.24

    电影院与美术馆间的郊游

    钟若含

    “我是电影导演,在美术馆一样是个电影导演,我的专业是电影”,尽管在访谈里,蔡明亮依旧强调着自己作为电影人的身份,但如今的他显然已不仅限于此:这位“卢浮宫首次入藏电影艺术家”,以参展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双重身份在大陆举办了首次个展“来美术馆郊游:蔡明亮大展”。在一连三场的“深夜讲堂”、纪录片放映和交流活动的预热后,大展于17日晚在广东时代美术馆开幕。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7.12

    回家,离家出走

    刘溪

    泰康空间的最新展览“回家,离家出走”如同展览标题所指明的,是一个看似在地理及文化空间上询唤对“家”及“集体”认同的作品集合展示。展览中出现的四位艺术家全部来自于广东,除艺术家/策展人胡向前现在在北京生活、创作外,其余三人宋拓、郑国谷、李景湖目前仍居住和生活在广东。地域性无疑构成了这个展览的首要及浅表特征。对于地理面积广阔的大中国而言,关于南北地域相异的讨论一直存在,从饮食等日常生活习惯,到语言及群体性格,而最终发散却细微地辐射入文化、艺术层面。而四位广东籍艺术家的“北上”,其作品在同样鲜明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北京艺术圈,会呈现出何种“相异性”,也无疑成为这些作品被观察的潜在心理预期之一。

  • 专栏 COLUMNS 2014.10.21

    相请不如偶遇

    李景湖 李岳阳

    箭厂空间的最新项目“度”来自东莞“无业人士”、非职业艺术家李岳阳对其狱中床铺的重新呈现,除此之外,这个展览的有趣性也在于作为李岳阳“发小”的艺术家李景湖于其中的特殊作用。我们特此邀请李景湖与李岳阳进行了对话,其中涉及当代艺术如何介入李岳阳的生活,以及其对于“度”诞生背后的各种经验的思考。展览将持续到11月25日。

    李景湖(以下简称“景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10.01

    秋日奏鸣曲

    王丹华

    沪上九月,博览会扎堆,人们几乎一周赶一场。龙腾大道上,每隔几米就可见到西岸博览会蓝白相间的宣传条幅,这样的色彩搭配令人想到海天相间的澄澈与开阔。大道的一边,是新建成的高端楼盘,因为崭新而显得人际寥落;另一边是轮船穿行的黄浦江,江边游乐场升起的几个大红气球,显得多少有些突兀。打开手机,有人朋友圈里询问去西岸的路线。比起市区的拥挤躁动,这里更像是一个出售江景房的新兴小镇,一切尚未真正活分起来。前方的西岸艺术中心门口,起重机吊挂着一个灰黑色的写着博览会名字的大方块,徐徐转动。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7.27

    手谈

    郑宏彬

    “创造的工作不可在多于两人在场的情况下解释”,塔木德的告诫被很多人视为交流的智慧。在这个话题的另一端,海德格尔讥讽过“没有很好加以隐藏的凯旋感”的阐释。假如这两种见解之间需要一个连接的话,我想应该是普鲁斯特说过的“事实上,每个人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他内心的东西”。这些前人的观点,可能已经接近了谈论艺术的最佳尺度。或许,也可以作为一种理解实践智慧的有备无患的前提。我想正是从在这个意义上,本次“在-空间”展览的组织者李景湖将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解释为了“手谈”(围棋的一个术语)。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7.07

    李景湖:效率就是生命

    杨紫

    由于李景湖使用的许多创作材料在劳动或消费的过程中被使用过,以及艺术家被反复提及的身份(他来自东莞,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工业中心之一),“地方性经验”、“现代化”、“中国式问题”等字眼在关于他的讨论中常常出现。但若撇清政治及社会维度,只就艺术语言进行分析,我们会看到,艺术家通过拆解、重组日常现成物品及物品背后的“故事”,或转换语境,传达出了某种诗意。

  • 新闻 NEWS 2014.05.13

    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公布最新艺术家名单

    五月十三日,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公布了最新艺术家名单。参展艺术家和团体如下:曹斐, 陈界仁,陈劭雄,陈彧凡&陈彧君,程然,耿建翌,格兰•弗瑞 (约翰•林戴尔) (Gran Fury (John Lindell),黄博志,岩崎贵宏 (Takahiro Iwasaki),贾淳,特雷勒沃•卡雷勒侬&奥利维•科克塔-卡雷勒侬 (Tellervo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08.29

    乡村诗学

    贺潇(Fiona He)

    艺术家郭鸿蔚在其位于黑桥艺术区的空间“分泌场”策划的展览“乡村诗学”,将审视那些工作室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艺术家们的创作与他们所处生态环境的关系,从社会公用性的角度回归到艺术家自身直觉,每一件参展作品都试图探讨日常与艺术的界限。展览题目“乡村诗学”(Rural Poetics)让人联想到了鲍里斯·格洛伊斯在《走向公众》(Boris Gro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