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34 results for: 约翰·凯奇

  • 杂志 PRINT 2024年1月刊

    当一切皆有可能时,你会怎么做?

    蒂埃里·德·迪弗,巴里·施瓦布斯基

    适逢2013至14年《艺术论坛》时任主编郭怡安(Michelle Kuo)委托蒂埃里·德·迪弗(Thierry de Duve)发表六篇系列文章十周年,我们将2023年11月5日在凯丽·沙林(Kerri Scharlin)纽约工作室的“沙龙”进行的以下对话整理发表。德·迪弗的新书《杜尚的电报:从美术到一般意义上的艺术》(Duchamp's

  • 杂志 PRINT 2022年12月刊

    2022年度最佳

    克莱尔·毕晓普

    我的一位同事曾把听伟大的艺术史学家T.J.克拉克(T. J. Clark)演讲的体验比作在一个温暖晴天被带去兜风。车篷是敞开的,风吹拂着头发,司机知道他要去哪,是一段纯享受的旅程。相比之下,演讲表演(lecture-performance)就常常是另一回事。约翰·凯奇1949年的《关于无的演讲》(Lecture on Nothing)可

  • 专栏 COLUMNS 2022.06.26

    艺术与物性(二)

    迈克尔·弗雷德

    五 

    因此,我认为,某种潜在或隐藏的自然主义(事实上是拟人主义)位于实在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在场的概念说明了一切,尽管很少像在托尼· 史密斯的陈述中那样直白:“我并不认为它们(亦即他’总是’制作的雕塑——弗雷德按)是雕塑,而是某种东西的在场。”拟人主义的潜在性或隐藏性使得实在主义者们——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毫无顾忌地将他们所反

  • 杂志 PRINT 1967年夏季

    艺术与物性

    迈克尔·弗雷德

    爱德华兹的日记经常探索、考验他很少允许发表的沉思;假如所有的世界都被消灭,他写道……一个新世界将重新创建,尽管它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将与眼下这个世界一样存在下去,但是新世界仍然会有所不同。因此,由于存在着连续性,亦即存在着时间,我确信,世界每一秒都在更新;万物的存在瞬间消逝,瞬间更新。不变的信念是,我们每一秒都能看到上帝存在的同一个证

  • 所见所闻 DIARY 2021.11.25

    安全港

    Ysabelle Cheung

    在M+特别预展当晚,本土艺术家和艺术赞助人——以及一些遵照香港严格的防疫政策履行完访港手续的国际艺术界人士——小心地鱼贯进入这座总面积达65000平方米、堪称全球最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的粗野主义(Brutalist-style)建筑内部。

    从最早

  • 新闻 NEWS 2021.11.10

    西尔维尔·洛特兰热(1938-2021)

    著名法国思想家、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家西尔维尔·洛特兰热(Sylvère Lotringer)于11月8日因病去世,享年83岁。20世纪70年代,洛特兰热通过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时创立的《Semiotext(e)》杂志重塑了美国文艺界。该杂志后来发展为同名独立出版社,通过英译文本向美国读者介绍了鲍德里亚、德勒兹和瓜塔里、福柯、利奥塔等法国哲学巨匠。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1.11.04

    约翰·阿姆莱德

    李石影

    约翰·阿姆莱德(John Armleder)在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展览“再,再”覆盖了这位瑞士艺术家长达数十年的创作,从二层主展厅的巨幅绘画及其标志性的“家具雕塑”开始,延伸至装置、影像、平面设计等不同媒介,尤其是四层与五层展厅丰富的视觉奇观效果,搭配以大量ECART时期的文献资料展示,令观者仿佛置身于一场年代错乱却热情审慎的风格庆典之中。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1.05.11

    于吉

    杨杨

    印象中的于吉似乎在工作室外的形象比在工作室内来得更加深入人心——无论是在泥泞的山间拖拽石块前行的背影(“采硫日记”项目,2016),还是潜入街边工地挑拣废弃建筑材料的脚步,艺术家将这些来自外界的经验填充在作品及其周遭空间中,虽然并不总是显而易见,但就像一块块事先预留的空地,为观众的遐想与意义耕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对于这样一种意义并非总是主动生产、全权把控,而是向外勾连生发的创作机制而言,回归艺术家(们)在工作室的状态和举动将带来怎样的启发?

  • 采访 INTERVIEWS 2019.12.28

    秦思源

    缪子衿

    秦思源的艺术项目“园音”在合艺术中心分为现场录制以及展览两个阶段。他和另外两位策展人张晓舟、尤洋一同邀请了39位音乐人以苏州园林式建筑为背景,在临时搭建的水上“戏台”进行即兴表演与录制。现场演出为期八天,并构成了秦思源的四屏影像装置《园音》(2019)的创作素材。表演记录和影像作品《园音》先后在合艺术中心、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UCCA的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3月1日。

  • 新闻 NEWS 2019.11.06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明年将举办艺术与科技三年展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宣布将于2020年1月启动首届“CAFAM Techne”三年展,展出至2020年3月29日。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中心主任张尕将担任本届策展人,来自28个国家的130多位艺术家和艺术家组合将参展,这也是该美术馆举办的最大规模展览。

    张尕表示,“本次展览是在中国内地举办的一次既囊括了最近期的媒体艺术作品,又将媒体

  • 新闻 NEWS 2018.10.16

    小杉武久(1938-2018)

    小杉武久是日本激浪派作曲家、声音装置艺术家和前卫小提琴家,他在五十年的时间内重新想象了音乐的边界。小杉武久于上周五去世,享年八十岁。 1960年,小杉共同创办了小组·音乐(Group Ongaku),这是一个东京的乐团,被广泛认为是日本国内和国际上第一支即兴音乐合奏团。在20世纪70年代,他合作创办了泰姬陵旅行者八重奏。1995年至2011年间,小杉是Merce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8.05.07

    见者的书信

    张涵露

    如果我们追溯当代艺术近年来最显著的两个趋势——社会转向和媒体转向,有两位创作者的名字很难不被提及。在“见者的书信:约瑟夫·博伊斯 x 白南准”中,这两位同时代人既不乏呼应,又各自铺展出一片异质的领域,将艺术的概念与边界拓宽。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一层白南准展区、二层博伊斯展区,以及位于一层中间以半文献半作品的方式突出两人交集的板块。对白

  • 杂志 PRINT 2018年4月

    达卡艺术峰会

    Himali Singh Soin

    海岸线的碎形特性意味着,尽管它所包围的陆地面积有限,它自身的周长却是无限的。在几何学里,这个悖论是可解的,但它也同时消解了我们对于坚实的基本认识:陆地可见的边缘是无定形的亦是无限的,这源自潮汐的侵蚀,它与划定的边界那种苛刻和僵硬形成了对比。后者如何才能超越制图学上的一意孤行呢?

    在第四届达卡艺术峰会(Dhaka Art

  • 新闻 NEWS 2017.09.04

    约翰·阿什伯利(1927-2017)

    9月3日,诗人约翰·阿什伯里(John Ashbery)于纽约家中去世,终年90岁。他的死讯已经其丈夫大卫·克曼尼确认。

    约翰·阿什伯里是20世纪到21世纪初在美国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1975年的诗集《凸镜中的自画像》非常罕见地获得了三顶桂冠: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11年,他被授予国家人文奖章,颁奖词称“他改变了我们阅读诗歌的方式”。

  • 新闻 NEWS 2017.05.24

    纽约的当代艺术基金会发起罗伊·利希滕斯坦奖

    Artnews的Andy Battaglia报道,纽约的当代艺术基金会(FCA)是一个由约翰·凯奇(John Cage)和贾斯珀·琼斯(Jasper Johns)于1963年创立的基金资助机构(原本名为当代表演艺术基金会),该机构日前宣布将每年颁发出罗伊·利希滕斯坦奖(Roy Lichtenstein

  • 所见所闻 DIARY 2017.04.23

    一日往返

    王懿泉

    一提到24小时,就让我心生一种莫名的永恒感,这种感觉就像上海市区通宵营业的便利店给人的印象:从不关门,也从不开门,因为门是自动的。当代艺术,虽然在名称上暗示了一种转瞬即逝的此时此地性,但归根结底,艺术还是想追求穿越时空的永恒。周六,明当代美术馆举办了一场24小时活动,又向我提示了这种对时间的向往。邱志杰以“对自己狠一点!”为题,组织并亲自参与了这场连续24小时的讲座、对话、表演、行动……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7.03.20

    周思维:美化了家

    贺潇

    展览“美化了家”是周思维首次尝试以“命题创作”的方式呈现近期工作。与以往个展在形式上相同的是,此次个展也并非仅仅是一个绘画展:艺术家还通过场景搭建、 陶土雕塑和数码图片打印等方法对“家”这一看似抽象的概念进行了“再现”。而这种多媒介的创作方式既展示了周思维对其以往创作语言的反思,也从绘画之外的角度为“家”这一既现实又抽象的命题找到了落脚点。

  • 采访 INTERVIEWS 2016.12.23

    廖斐

    张涵露

    廖斐的创作深受科学哲学的影响,他的作品关注逻辑、材料、空间结构,以及科学方法。最近,廖斐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参加了多个展览:与瑞士艺术家马蒂亚斯·利希蒂(Matthias Liechti)合作的双人项目“不着边际”、波士顿YveYANG画廊的个展“视角”以及与上海玻璃博物馆合作的“平坦”;除此之外,他的两个作品参加了今年的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

  • 专栏 COLUMNS 2016.04.04

    无声的身体

    钟若含

    每一场展览开幕都有几分相像:慷慨激昂的致辞嘉宾,尴尬微笑的艺术家,略有所思的艺术爱好者,当然还有After Party面无表情的DJ和溢散着酒气摇头晃脑的party人群。瑞士艺术团体2B公司(2B

  • 杂志 PRINT 2016年3月

    “先行而后思:黑山学院1933-1957”

    理查德·德明格 | Richard Deming

    自创立之初,黑山学院所承载的意义便超越于任何一所教育机构本身所能体现的价值。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一所学校,黑山学院既未试图发展出可向继承者持续灌输的传统,也未曾遵从于任何艺术史上前辈的权威。黑山学院力图创造这样一种情境,使学生们在其中关注于做决策的过程,并将此作为思想的显现。在黑山学院的教学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