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 蓬皮杜艺术中心将在巴西设立分馆

    蓬皮杜艺术中心即将于今年九月闭馆进行为期五年的翻修工程,同时该机构宣布将在巴西伊瓜苏市设立分馆,预计于2027年11月开放。巴西分馆预计耗资2.4亿美元,标志着这家当代艺术机构首次进入南美。该项目得到了巴拉那州政府的部分支持,选址位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伊瓜苏瀑布附近,毗邻阿根廷与巴拉圭边境。

    巴西分馆将由巴拉圭建筑师索拉诺·贝尼特斯(Solano Benítez)负责设计。这位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得主以可持续设计理念著称。据蓬皮杜中心介绍,设计将与周边环境融合,除展览空间与研究设施外,还包含一个公共广场,旨在将博物馆融入当地社区,成为现场演出、电影放映和节庆活动的文化据点。被命名为“蓬皮杜×巴拉那”的巴西分馆将获得总部15万件馆藏的支持,策展重点将聚焦南美艺术家。

    巴西分馆是蓬皮杜近年来的扩张计划中的最新项目。该机构目前还在布鲁塞尔、首尔及美国新泽西州泽西市筹建分馆,不过泽西市的项目在去年六月因当地经济发展局撤销财政支持而遭遇阻滞。目前蓬皮杜已在法国梅斯、西班牙马拉加和中国上海设有分馆。去年底,蓬皮杜还与沙特阿拉伯达成协议,后者将为巴黎总部翻修提供50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作为两国文化部签署的更大的合作协议的一部分。2023年蓬皮杜曾宣布将在沙特西北部埃尔奥拉(AlUla)建立分馆,但该项目目前未在官网显示。

     

    阅读全文
  • 海伦·尼斯贝特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国际艺术节总监

    策展人海伦·尼斯贝特(Helen Nisbet)被任命为苏格兰当代艺术双年展“格拉斯哥国际艺术节”(Glasgow International)总监。她将于今年夏天履新,并负责策划将于2026年6月5日至21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展览。尼斯贝特接替了理查德·伯克特(Richard Birkett)的职位,后者在领导2024年展览后于今年2月卸任。

    出生于设得兰岛的尼斯贝特曾任邓迪当代艺术节“艺术之夜”(Art Night)艺术总监,以及伦敦艺术空间Cromwell Place的首席执行官。她早期还曾在伦敦艺术家经营的展览空间Cubitt担任策展人。她也是2023年特纳奖的评审成员。

    阅读全文
  • 哈佛大学将移交奴隶照片藏品,终结法律纠纷

    哈佛大学同意将十五幅被奴役者的银版照片捐赠给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的国际非裔美国人博物馆,以此了结照片中的兩位被奴役者后裔提起的诉讼。这些照片由哈佛大学皮博迪考古学与民族学博物馆收藏,最初是在十九世纪中叶由当时的哈佛教授、瑞士裔动物学家路易斯·阿加西(Louis Agassiz)委托拍摄。阿加西是多源人种起源论的支持者,这一歧视性种族主义理论认为黑人与白人在基因上属于不同的起源。

    诉讼发起者塔玛拉·拉尼尔(Tamara Lanier)的祖先伦蒂(Renty)及其女儿迪莉娅(Delia)是其中两幅照片的拍摄对象。2019年,拉尼尔以非法占有与不当牟利为由起诉哈佛,指控校方通过这些照片获利。2021年马萨诸塞州法院驳回诉讼,裁定这些照片并非属于拉尼尔的先人,因此她无权主张所有权。次年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维持原判,但裁定拉尼尔可就哈佛在宣传中使用这些照片造成的精神损害索赔。在诉讼过程中,拉尼尔联系到阿加西的后人,后者随后代表她与校方取得了联系。

    哈佛大学最终同意将照片移交非裔美国人博物馆,但未披露和解协议的具体条款。校方曾坚称对照片拥有财产权益。“哈佛始终致力于以负责任的态度保管这批银版照片,并为其寻找重视其历史价值的归宿,”校方发言人詹姆斯·奇肖姆(James Chisholm)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感谢拉尼尔女士引发关于这些图像的重要讨论,但其所有权存在法律复杂性,校方始终无法确认其与照片人物的血缘关系。”

    阅读全文
  • 伦敦卡姆登艺术中心获99年场地租赁权

    卡姆登艺术中心5月27日宣布,该机构位于北伦敦的场地已成功获得99年长期租约,确保了未来的稳定性。这座由公共图书馆改造的建筑,过去23年间一直以象征性租金(指租金仅为名义金额,租赁目的并非为房东带来收入,而是为了满足合同的法律要求)的方式租借给卡姆登艺术中心使用,原合约将于2027年到期。新合约的签订得益于190万英镑的募资成果,其中近半数来自艺术家与画廊的集体捐助,其余资金则来自信托基金、基金会及个人捐赠。

    “在公共艺术资金大幅削减的状况下,这项成就为非营利机构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财务保障,”卡姆登艺术中心总监马丁·克拉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今年适逢该机构成立六十周年,与英国众多艺术组织一样,其运营也受到政府文化预算缩减影响:2010至2022年间,中央与地方文化拨款分别减少了18%和48%。

    卡姆登艺术中心除了是重要的社区艺术与教育中心,更以发掘新锐艺术家著称。英国艺术家菲莉达·巴洛(Phyllida Barlow)、艾莉森·卡茨(Allison Katz)和因卡·修尼巴尔(Yinka Shonibare)在职业生涯早期都曾在此举办展览;格伦·利贡(Glenn Ligon)、克里·詹姆斯·马歇尔(Kerry James Marshall)、劳拉·欧文斯(Laura Owens)等国际艺术家在此举办英国首展。

    阅读全文
  • 2026威尼斯双年展将按照柯尤·科沃生前规划如期举行

    威尼斯双年展组织方今天宣布,第六十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将按照策展人柯尤·科沃(Koyo Kouoh)生前的计划如期举行。科沃是开普敦Zeitz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首席策展人,也是首位担任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的非裔女性。她在为展览筹备工作七个月后,在展览主题揭晓前夕,于5月10日因癌症去世。

    本届双年展主题将遵循科沃意愿定名为“小调”(In Minor Keys),并按原定计划于2026年5月9日至11月22日举行。科沃的愿景将由她生前亲自遴选并已经开始合作的五位顾问共同实现,包括策展人加布·贝克赫斯特·费霍(Gabe Beckhurst Feijoo)、玛丽·海伦·佩雷拉(Marie Helene Pereira)和拉莎·萨尔蒂(Rasha Salti),双年展出版物主编、评论家悉达多·米特(Siddhartha Mitter),以及担任团队助理研究员的罗里·查帕伊(Rory Tsapayi)。

    除发布新闻声明外,双年展官员还于5月27日在威尼斯召开新闻发布会,阐述科沃逝世后的展览方向。据《纽约时报》报道,策展团队成员贝克赫斯特·费霍在发布会上强调,本届双年展将“既不是对世界时事的简单评断,也不是对各种相互交织的复杂危机的漠视或逃避”,而是如科沃所愿,“重新建立艺术与社会生态的深层联结——回归情感、视觉、感知、情绪与主观性”。

    展览完整细节,包括参展艺术家与国家馆、展览平面视觉设计及展陈设计,将于2026年2月25日正式公布。

    阅读全文
  • 画廊周北京2025公布“最佳展览奖”及“探索无界奖”

    5月23日正式开幕的画廊周北京2025公布今年“最佳展览奖”和“探索无界奖”评选结果。

    “最佳展览奖”的评选以“嘉许参与画廊在画廊周北京期间呈现的年度最引人注目的展览、以及参与画廊为提高展览的整体质量、推广当代艺术方面所做的努力”为宗旨,获奖展览为魔金石空间的郭城个展“虫”。

    自2024年画廊周北京开始增设的“探索无界奖”旨在鼓励艺术家打破传统的束缚,勇于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媒介和表达方式,并鼓励艺术参与者们共同打破展览的边界,以全新的视角和方式呈现艺术作品,从而推动艺术领域的创新和进步。在今年的评选中,“探索无界奖”由陈立、富源、刘倩兮、孙文杰、王欢五位青年策展人组成的评审团独立评选。最终由空⽩空间的李姝睿个展“碧虚”和⻢刺画廊的阮纯诗个展“47天(⽆声)”共同获奖。

    今年画廊周北京对“最佳展览奖”与“探索无界奖”的评选机制进行了更新。“最佳展览奖”的评选由青年策展人与资深非营利机构馆长之间的跨代合作完成:邀请陈立、富源、刘倩兮、孙文杰、王欢5位青年策展人组成初审评审团进行提名。终选阶段由卢迎华、田霏宇、唐昕、杨北辰、闫士杰5位非营利艺术机构馆长从提名展览中选出“最佳展览奖”获奖展览。

    阅读全文
  • 新弗里达·卡罗博物馆将在墨西哥城开幕

    一座全新的弗里达·卡罗博物馆将于9月27日在墨西哥城正式开幕。这个名为弗里达·卡罗之家博物馆(Museo Casa Kahlo)的新馆位于“红屋”(Casa Roja)——一座由卡罗父母购置、后由她与几位姐妹继承的私人住宅。如今这座宅邸由卡罗现存最亲近的直系亲属、她的侄孙女玛拉·罗密欧·卡罗(Mara Romeo Kahlo)捐赠给博物馆。红屋与著名的“蓝屋”(Casa Azul)相邻,后者是由卡罗的父亲吉列尔莫建造的家族住宅。

    和“蓝屋”一样,卡罗之家博物馆也将纳入弗里达·卡罗博物馆体系。“蓝屋”主要展现卡罗与丈夫迭戈·里维拉的艺术与生活,新馆将更多聚焦于卡罗的成长经历、艺术启蒙,以及她与家人之间的关系。目前担任墨西哥城记忆与宽容博物馆学术总监的阿丹·加西亚·法哈多(Adán García Fajardo)将出任新馆首任馆长。

    新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营将由设于纽约的弗里达·卡罗基金会(Fundación Kahlo)负责。此外,基金会还将致力于保护这位艺术家的遗产,并在全世界推广墨西哥、原住民和拉美艺术与文化。基金会计划开展的活动包括设立卡罗艺术奖(Kahlo Art Prize),以表彰具有前瞻性的当代艺术家。

    阅读全文
  • 惠特尼博物馆取消以哀悼巴勒斯坦为主题的演出

    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上周取消了一场原定由其著名的独立研究项目(Independent Study Program, ISP)的成员以巴勒斯坦哀悼为主题的表演。演出主题为“自由之外没有美学:哀悼、激进与表演”,内容取材自娜塔莉·迪亚兹(Natalie Diaz)、克里斯蒂娜·夏普(Christina Sharpe)和布兰登·下田(Brandon Shimoda)等人的文本,原定于5月14日作为展览“关注的语法”(a grammar of attention)的一部分由艺术家法德尔·法胡里(Fadl Fakhouri)、诺埃尔·马加希(Noel Maghathe)和法戈·特巴基(Fargo Tbakhi)演出。该展览由独立研究项目策展小组成员贝娅·奥尔特加·博塔斯(Bea Ortega Botas)、肯尼迪·霍林斯·琼斯(Kennedy Hollins Jones)、塔玛拉·哈萨诺娃(Tamara Khasanova)和恩察迪·莫福肯(Ntshadi Mofokeng)共同策划,作为该项目年终汇报展的一部分呈现。

    据悉,独立研究项目副总监萨拉·纳达尔-梅尔西奥(Sara Nadal-Melsió)在表演预定上演前三天被告知博物馆方面决定取消该节目。博物馆作出此决定的原因源于一段此前曝光的视频,内容是参演艺术家之一特巴基于2024年秋天在由“诗歌项目”(Poetry

    阅读全文
  • Asymmetry基金会创始人杜妍在伦敦创立新项目空间YDP

    现居伦敦的艺术赞助人、收藏家和Asymmetry基金会创始人杜妍在伦敦创立新非营利项目空间YDP,致力于支持来自多元亚洲背景及拥有离散经验的艺术家。空间将于2025年10月在伦敦市中心的贝德福德广场(Bedford Square)开幕,以对话和跨文化交流为核心,举办包括展览、艺术家驻留、场地特定委托创作以及艺术家主导实验项目。开幕展将呈现中国艺术家段建宇的个展。

    YDP将根据当前艺术环境和艺术家需求开展灵活的展览和公共活动,并设立定制化的艺术家驻地,配备专属工作室和展陈空间。首位驻地艺术家为泰国摄影师Harit Srikhao(1995年生于曼谷)。YDP空间位于一栋十八世纪的一级文物保护建筑内,由香港建筑事务所BEAU Architects重新设计,通过在内部搭建临时结构,设计出象征离散经验的模块化“行李箱项目”。

    阅读全文
  • 苏哈布·胡拉获2025年EYE艺术与电影奖

    阿姆斯特丹EYE电影博物馆宣布,印度艺术家苏哈布·胡拉(Sohrab Hura)成为2025年第11届EYE艺术与电影奖获奖者。往届获奖艺术家包括弗朗西斯·艾利斯(Francis Alÿs)、马里亚姆·本纳尼(Meriem Bennani)、王冰、和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等。胡拉的创作横跨电影、绘画、摄影、声音和文字等多个媒介,作品关注亲密的社会主题以及更广泛的权力结构。

    胡拉1981年出生于西孟加拉邦的钦苏拉,目前生活工作于新德里。17岁时,他的母亲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他在大学期间开始拍照,试图以此应对母亲的病情。他早期的作品,如探索恒河及其支流沿岸三座城市的“河流”(River)系列,以及聚焦印度被迫迁移的农村社区的“万千挣扎之地”(Land of a Thousand Struggles),均属于社会纪实类。而之后的作品,如摄影日记《生活在别处》(Life Is Elsewhere)和《看啊,外面放晴了!!!》(Look It’s Getting Sunny Outside!!!)则以梦幻般的黑白影像呈现他与母亲的日常生活,转向更为私密的家庭主题。胡拉也尤为关注权力结构。他的实验电影《失落的头颅与鸟》(The Lost Head & The Bird)探讨了信息误导与社会暴力,摄影集《海岸线》(Sohrab Hura)聚焦印度沿海地区的宗教、性别

    阅读全文
  • 巴塞尔艺术展将于2026年举办卡塔尔展会

    巴塞尔艺术展及其母公司MCH集团宣布与卡塔尔体育投资公司以及卡塔尔战略创意团队QC+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在卡塔尔推出全新现当代艺术展会。巴塞尔艺术展卡塔尔展会(Art Basel Qatar)将于2026年2月在多哈首次亮相,这也是该博览会首次进驻中东地区。首届卡塔尔展会将在多哈市中心Msheireb步行区的M7创意中心(M7 creative hub)和多哈设计区(Doha Design District)举行,毗邻卡塔尔国家博物馆等地标。

    该博览会是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这个保守伊斯兰国家拓展多元化经济渠道,并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地位。卡塔尔是一个拥有约300万人口的小国,其中只有约12%是本国公民,但它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202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260亿美元,人均收入约为12万美元。此外,卡塔尔的人权状况仍然备受质疑,在该国人口中占比极高的外来务工人员常遭受虐待,LGBTQ群体在法律上受到歧视,女性则受到男性监护制度的限制。

    阅读全文
  • 梅芮迪斯·蒙克获威尼斯双年展音乐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先锋作曲家、编舞及表演艺术家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获第六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音乐节(Venice Biennale Musica)终身成就金狮奖。蒙克是20世纪60年代纽约实验艺术界的重要人物,以其拓展性的人声技巧和打破音乐、戏剧、舞蹈与电影边界的作品而闻名。今年音乐节将于10月11日至25日举办,颁奖典礼将在此期间举行,蒙克本人也将于马里布兰剧院(Teatro Malibran)带来特别演出。

    蒙克1942年出生于纽约,曾就读于萨拉·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之后返回纽约并创办跨学科表演团体“The House”,十年后成立“梅芮迪斯·蒙克与声乐合奏团”(Meredith Monk&Vocal Ensemble)。她最重要的作品包括:1971年为75个人声部、电子管风琴、扬琴和手风琴而作的《容器:一部歌剧史诗》(Vessel: an opera epic),奠定了她作为场域特定艺术先驱的地位;1981年的人声音乐里程碑之作《Dolmen Music》;以及1991年由休斯顿大歌剧院委约创作的三幕歌剧《阿特拉斯》(ATLAS)。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