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挑战的灵魂”,2019,展览现场.

上海

挑战的灵魂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 Power Station of Art
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
2019.04.28 - 2019.07.28

在我看来,当“前卫艺术”能够被艺术史家、艺术理论家用语言陷阱困死在某个历史时期之中,那种“前卫艺术”的精神就已经被架空,成为了新的保守力量。因此,真正以“前卫”自律的艺术家必须始终抱持一种基本态度,那就是拒绝任何形式的组织化、体制化、图腾化,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有绝对的自觉,不断探索“前卫”在这个时代该有的状态。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时刻对现实世界的保守力量进行批判,同时也要对自身内部的保守性保持警惕,不断超越自己既有的状态。只有这样,他才真正拥有“前卫的精神,挑战的灵魂”。

当我一脚踏进“挑战的灵魂: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那个巨大的展览空间时,便立刻被一种庄严肃穆的仪式感所笼罩。不论是用来凸显作品的灯光还是用于隔断的展墙,亦或是作品的呈现方式,都在提醒我们,这些作品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展览中,三位著名“前卫艺术家”有各自的专属区域,用以展示他们各自的重要作品。二楼还有专门的文献区来展示伊夫·克莱因的相关文献,全面回顾了他的生平及创作。此外,展览还有设置了“交流”部分,将三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并置于同一空间,其目的大概是为了让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形成相应的对话关系。其中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几个特殊的“交流”环节。用李禹焕的话说,或许应该直接称之为“致敬”。在致敬克莱因的作品《无尽的阶梯》(2019)中,他在通往二楼的阶梯两端分别铺上白色和染成克莱因蓝的两种砂石,以此凸显几种“物”之间的关系。在《关系项——无尽之路》(2019)中,他用同样的两种砂石铺在二楼展厅间的主要通道上,并加入了镜子与石头。其中,占据大部分通道的蓝色砂石显得尤其突出,让人不得不从中感受到李禹焕对克莱因的虔诚的“敬意”。二楼开放大厅中央,那面用“无题单色蓝”制作的大型“蓝色海洋”,平静却又波涛暗涌,完全将硕大的展示空间镇住。而悬挂在对面墙上原本尺幅巨大的丁乙的作品,面朝“蓝色海洋”,显得异常谦逊。这或许也算是一种致敬吧。

在观看整个展览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被一些问题所困扰——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特定时刻(克莱因的生日)重新回到这些已经被艺术史定性为“前卫艺术”的作品上?是否需要用这样一种“敬意”去仰望这些作品?这些“前卫艺术”作品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否也依然是“前卫”的呢?我们如何才能穿过附着在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上的那些模糊其“前卫精神”并钝化其现实影响力的各种阐释与模仿?然而,在这个真空一般的“展览空间”里,这些艺术家的“前卫性”被刻意地从具体语境中提取出来,获得了独立性,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需要被现在人顶礼膜拜的“尊贵之物”。在这样一个其乐融融、互相致敬的场域里,我很难从中找到我需要的答案。在这里,“前卫”与“挑战”似乎已经成为了某种符号,成为了能够进入某种“圣域”的神秘咒语。不知道这种进入“圣域”的“挑战的灵魂”是否还能够接受来自外部以及自己内部的同样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