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郭鸿蔚,“欢庆时间”展览现场,2019.

北京

郭鸿蔚

外交公寓12号空间 | DRC No.12
北京建国门外外交公寓4号门12号楼8层082号
2019.08.26 - 2019.11.10

北京现存的替代空间/非盈利空间中,坐落在建国门旁的第一使馆区内的外交公寓12号算得上是地理位置特点最为突出的一个。外交公寓,顾名思义,自身便带有“公私兼具,中西共存”的意涵,这一特质也成为此前该空间内展出的多数艺术家项目回应“场域特定性”(site-specificity)的切入口。郭鸿蔚的个人项目“欢庆时间”也不例外。

在此次展览中,郭鸿蔚选择保留上一位艺术家刘辛夷“领馆办事处”项目对空间的内部改造,并以个体艺术家的身份找来一位杜撰人物——一带一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贝尔特路(Belt Lu)担任项目负责人,并声称与其共同邀请了六位华人艺术家和四位(组)外国艺术家参展。从突出外交与私人空间反差的展陈设计,到虚拟的“文化交流”展览结构,再到被艺术家奉为圭臬的“一带一路”主题,可以看出,“欢庆时间”在努力营造某种颇具本土特色的“国际大展”氛围。经验丰富的艺术从业人员可能一眼就能看出那些虚构的中国艺术家作品对国际大牌艺术家经典视觉元素的挪用(冈萨雷斯的同步时钟、帕雷诺的充气气球、瑙曼的霓虹灯管、维纳式的文字排版),以及当下热门议题的复现(今夏威尼斯双年展上引发争议的难民船);当然还有对“熊猫嬉戏”和“学毛笔字”这种单一的中国文化传播模版的调侃。在放大“外交公寓”的地理位置与文化属性特征的同时,艺术家挪用的诸多流行“套路”也策略性地暗示了当下文化艺术活动自带审查的敏感体质,即便展览的面貌和发生的地点看上去都十分“安全”。

通常,场域特定性针对的是作品创作所在地的地缘特征,包括其社会政治环境、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意义。而“欢庆时间”针对的更多是现实中的时间节点,以及在这个节点上发生的“事件”。联想到几天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的阅兵仪式和晚会活动,夜间CBD各座高楼建筑立面上“我爱你中国”的明亮字样,以及近期艺术文化圈为祖国献礼的纪念性展览,“欢乐时间”或许显得有些异样。展览海报上亮黄色的毛体字以及背景里被像素化的广场花篮的图片,展厅报刊架上叠放的《China Daily》(露出的字母组成了达达式的语句:dadadada, hahahaha, busbusbus)——细心的观众也许一早就能看出艺术家诙谐调侃的心态。“欢庆时间”固然展现的是一种态度, 一种看似玩世不恭的态度。但在更广阔的意义层面上,此次展览暴露了个体在后真相(post-truth)时代里无奈的无可是从。如果说当年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还可以很快成为历史故事里的一则荒诞插曲,经过数次修改的《开国大典》见证了图像作为信息载体如何在物理层面上被现实政治操控,今日面对特朗普上任后层出不穷的“替代事实”(alternative facts),以及那些因网络治理被规避掉的信息,个体如何在思想与观点泛滥而事实与真相不再重要的年代甄别现实已然成为一个亟待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