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姚仲涵,《流窜坐标 1》, 2008 , 电子设备、日光灯管、多媒体互动装置,作品尺寸依现场调整

广州

感官拓扑:台湾当代艺术体感测

广东美术馆|Guangdong Museum of Art
广州市二沙岛烟雨路38号
2010.10.12 - 2010.11.28

“拓朴”本是几何学术语,用于评定彼此相关联的数据间是否形成一种一致而清晰简洁的空间结构,简而言之,“拓扑”是为了测试一种更本质的关系。而“感官”这个作为连结人与物的载体,在高速运转的时代机器之下已经被消费和忽视,可以说“感官拓扑”是关于身体和本能的深入测试,测试如何开放身体、深入本能、体验直觉的程式和层次。这一测试则由11位台湾艺术家的作品来带出,大部分作品通过声、光、形、色等多元高科技及当代艺术表现手段,让观众获得一个勾连视、听、触觉的心理历程。

陶亚伦的《零度意识——漂浮速度每秒三十万公里》(2006)是一件用材特别简单的作品,只由光和雾构成。第一主角“光”藉由隐藏的动力机械形成光“片”,遵循稳定而循环的频率扫射整个黑暗密闭并且充斥烟雾的观看空间,此时光成为雾的载体,雾成为光的内容,观众浸淫其中,犹如接受光的切割。若你试图用肢体去切一道光或者说一块雾,肢体也被光“切断”,该作品原本需要观众在光的切片中与之进行交流互动,而此时所有观众都成为了表演者。

姚仲涵的《流窜坐标1》(2008)则是声、光与人的合奏。艺术家钟情于使用日光灯,并且将它们改造为亮起时间是依照个体的物理条件而定,它所发出的声音来自发亮过程的震动,没有定律、没有规矩——这是一个有个性的光。当观众通过头顶布满环形日光灯光管的甬道时,行进的身体带动日光灯的启动,流窜的闪光牵扯着同时却不同步的启辉器的声响,享受去“看”一个声音,“听”一个视觉的特殊感观体验——紧张的视觉,松弛的听觉。

其他作品同样围绕着“感观”和“官能”大做文章。当然,希望借用一个展览还原一个地区的艺术状况的真相是不现实的,但这个展览还是让我们窥见了台湾除了像陈界仁那样激烈、由内而发的有关意识形态的震撼创作之外的面貌。大部分参展艺术家都很年轻,他们更敏感地意识到如何用时代的工具来拉开与生活的距离,藉由别样的感官角度改变熟悉的观察视点——当代艺术并非意欲重构一个历史,而是抱着内省的态度审视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