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纯政办在上海,讨论现场,2007年12月

上海

纯政办在上海

上海比翼|BizArt
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7号楼4楼
2007.12.21 - 2007.12.27

政治纯形式办公室在比翼艺术中心开展当天,许多前去参观的人都大吃一惊。那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开幕式,而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会议。白色的巨大圆桌上摆放着几盘香蕉,政纯办的成员们围坐桌边,吞云吐雾,与当地艺术家和观众们一起讨论眼下这项活动的种种好处。

创意团体政治纯形式办公室的成员包括从评论改行做画廊的冷林、艺术家刘建华、洪浩、肖昱和宋冬。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很成功,但一直希望有机会合作。于是,2005年他们决定把朋友间的交流辩论变成一场公开的艺术运动。据展览文献介绍,吃饭、娱乐、做按摩、旅行、讨论重大问题都要团体成员集体进行。活动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大家凑在一起消磨时间。而他们声称这体现了一种反对中国社会愈演愈烈的个人主义倾向的立场。他们想要回到不远的过去,那个个人为了集体利益而舍弃自身尊严的时代。今年早些时候,冷林的北京公社举办了一场反映政纯办各种外出旅行的展览,画面风格都同样的呆板,不同的只有上面的标记,让人想起过去的政治宣传画。但政纯办的作品通常都轻实物而重观念和姿态。冷林指出,他们的目的是完成一个具有自我指涉性的系统,以便推动艺术理念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他们决定移师上海,一路从事他们令人费解的艺术活动。

圆桌左边,比翼走廊光秃秃的墙上,挂着一幅带画框的巨幅人像(据说该男子的样貌是根据政纯办成员的面部特征综合而成);而桌子另一边,用架子支起来的横幅上写着团体的宣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欲膨胀,若没有集体实际和精神上的支持,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就是孤立无援的。”

活动开始时,电脑反反复复地播放着几个问题,也就是讨论的主题。结果讨论却很快演变成对组织本身及其玄而又玄的理念的攻击。团体内部组织结构和当下正在进行的活动都一一受到质疑:这个团体在其形式之外究竟有什么内容?没错,一帮朋友的确玩儿得很开心,那么把这种形式包装成艺术还有意思吗?形式本身,特别是一种已被人尝试过并且是正确的形式(比如艺术家团体),是否足以推动艺术的发展呢?对此,冷林亲自出马做了大量辩解。不论政纯办的辩论是否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成员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使命。目前的艺术界距离批评越来越远,而政纯办的聚会切断了已有的生产消费链条,发掘出了很多足以影响艺术内核的重要问题。

译/ d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