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上海

林一林:时空隧道

沪申画廊 | Shanghai Gallery of Art
上海中山东一路三号三楼
2008.01.13 - 2008.02.25

作为20世纪90年代的广州大尾象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在本世纪初移居纽约的林一林更像是一位时空的迁移者。他不喜欢在固定的工作室进行创作,而更愿意在有限的时间内介入即将与他发生关系的现场,包括城市街头、公共空间、艺术机构和来往不息的人群。从1990年代那些沉重的砖墙和实体装置,到如今或嬉戏或漫步的行为和录像,林一林的作品越来越举重若轻。尽管相当困难,他正在试图用一种快速轻便的方式来完成他对多重场域的构建和控制性。

沪申画廊每次展览的空间布置与施工都可看出花费不少,不管是策展人的心思还是画廊的资金。此次展厅为配合大量录像作品的播放而进行了区隔,时常会在影像展中遭遇到的嘈杂现场在这里却是另一番安宁有序的景象。有声作品的音效各自独立,并没有明显的在空间里相互冲撞的迹象。“时空隧道”展出了林一林近两年创作的作品,包括与挪威学生合作的行为纪录、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的公共艺术作品纪录、在海口与上海拍摄的几段录像,以及巨大的白色三毛雕塑。

在卡塞尔与挪威(主要在奥斯陆)的作品中,艺术家与参与者(被邀请的学生、观众和媒体记者)的互动以及对作品的共同设问,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集体主义、社会性、个体意识,以及介入与侵扰等问题。《纪念碑式游戏》更像是一场毫无准备的游乐聚会,卡塞尔居民面对突然到来的中国艺术家和拔地而起、破坏公园景致的砖墙,从抗拒到接纳再到游戏其中,身份与角色的转换引人深思。而在《安全岛》中,时间对于中国功夫和现实的影响似乎截然不同,轮回和倒退有意思地对峙,临窗而立的作品身后正是浓缩了上海百年历史的外滩。

同时,林一林专门为此次展览拍摄了关于上海的录像。《人民广场》将镜头对准从上海人民广场的自动扶梯上不断涌出的人群。表情各异的面孔在庞大的人流量面前逐渐被忽视,而该作品也让人联想到马克·渥林格的《通向王国之门》。另一件作品《外滩》选取了上海地标似的路线以旅行的方式前行,白天的繁华与夜晚的寂静对照,不同身份背景的行人,以及深夜地下通道中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他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这个国家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努力与问题。林一林也通过质疑我们自身对运动的感受揭露了中国当代不同历史多层次的混杂。

展览中最显著的“上海形象”当属唯一的一件雕塑作品——一个巨大的三毛。这个曾代表中国旧社会贫弱势力的苦孩子也被选为上海特奥会的吉祥物,上海希望他能在新时期诠释和谐、阳光和欢乐的内涵。然而,尽管林一林的“三毛”有对洁白的翅膀,其身后的双层铁栅栏却在无声地禁锢他飞升的愿望,观众则通过铁栅栏注视其一举一动。这种潜在的监视和控制,使我们处于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困窘中,受困于这个时代表面的繁荣与内里的贫瘠。展览所营建的“时空隧道”正是我们必须思索的,这是谁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来审视自我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