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迈克尔•克莱格-马丁,《一棵橡树》(局部),1973年,架上玻璃板,玻璃板,15×46×14”.

广州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见所未见”

广东美术馆|Guangdong Museum of Art
广州市二沙岛烟雨路38号
2012.09.28 - 2012.12.26

与“启动展”相比,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主题展”太安静了——“启动展”似乎消耗完了人们对这届广州三年展的各种想象;而“主题展”也没有“启动展”时有效成为话题的政治性事件,哪怕在布展策略上更显形式多元——在大型百货中心正佳广场安放作品;剧场作品在广州大剧院演出;使用二维码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最重要的是,主题“见所未见”有着一种并非特例的无效与疲倦感:“见所未见(the unseen)……可以促成与视觉发生直接关系智力活动,特别在视觉艺术领域中,延伸出种种与观看、认知和想象相关的丰富内涵”。

这尤其分散与消耗了数量可观的经典作品一同展出时所带有的历史感。与包括摄于1964年的经典高速摄影作品《子弹穿过苹果》(Bullet and Apple, Harold E Edgerton)、迈克尔•克莱格-马丁( Michael Craig-Martin )的《一棵橡树》( An Oak Tree)以及菲利斯•比亚图( Felice Beato )拍摄的19世纪广州古城系列照片在内众多具有史学价值的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探索议题与形式都更为当代的作品,如台湾艺术家陈界仁的录像装置《幸福大厦I》、香港艺术家梁志河的《强光就如冰雪一般》与日本艺术家藤本由纪夫 (Yukio Fujimoto)的装置作品《空间》。新旧作品在同一时空中的并置,隐含着一个物与符号边界逐渐破裂的线索,其中可见技术变更为形式重组提供了核心的刺激因素。

“见所未见”作为主题,其辨识度浪漫化了展览作品——尤其是作为一个整体——原有的厚度。所以即使在展览现场可得知策展人有意撤走所有的作品说明,作品依然显得枷锁重重:“看见”这些作品蕴含的“未见”。这就把作品限定在对日常状态或者日常时刻的语境化处理,也让人无法不注意其中从概念到作品转化时的强操作性——《一棵橡树》被认为在杜尚的小便池基础上更为推进了观念艺术,并且因而带来对艺术本体与宗教之间关系一个强化了的提问;如果脱离了其于艺术史中的位置,脱离了积累起来的、对艺术家迈克尔•克莱格•马丁其基督教背景的关注与阐释、甚至脱离了宗教对西方一切人文知识的基底性意义……如果《一棵橡树》只是对日常状态的概念化操作,难道这不又是一个《皇帝的新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