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世界砼”展览现场,2014-2015.

北京

世界砼

拾萬空间 | HUNSAND SPACE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798西街02号
2014.12.21 - 2015.02.28

海德格尔对“物是什么”的追问揭示出真理往往在不同个体对同一个问题的反复思考中得以彰显。物是什么,是一切实体的存在?是有形的质料集合?是人对客体的抽象认知?亦或都是。此次鲍栋为拾萬空间策划的开幕展“世界砼”,邀请14位艺术家以相同材料创作,差异化的认知经验与想象仿佛在实践一场海德格尔式的对物之物性的追问。

砼[tóng],是1953年的新造汉字,指代水泥,即混凝土。作为世界现存量与增长量最多的人造物,水泥搭建人类的居所与运输的通道,满足了人类对物质形态与功能的设想,无处不在又无所不能。展览中不论是以水泥作为材料的首次尝试还是延续以往的实践,艺术家们对 “人造之物”的再造多少显示出固有的个人风格。蔡磊的浮雕“毛坯房”(《毛坯房之七》,2014)对材料物性的寻求弱化了作品抽象与具象的边界,亦是对空间的降维探索。陆垒的微缩“政府大楼”(《ZF05》/《ZF08》,2013)则中规中矩地引入微妙的政治隐喻,用材料的惯常语义暗示社会结构所带来的颇具中国特色的无所适从感。

另有一些场域特定(site-specific)作品:梁硕的《不碍事》(2014)隐藏在空间的各个角落,与地面理所当然的合体又若无其事般突兀,刻意的“隐身”延续他一贯对寻常卑微之物的关切,干预空间环境也撩拨观者心理;庭院中王光乐的五边形“立体水磨石”(《SMS3-1》,2014)与庭院形状相吻合,像是对其以往绘画从二维到三维的逆向再造,合理又可以预知;庭院角落分别立着三个砖墙式样的“物块”,来自张如怡,若不是展览平面图的提示,你一定以为那就是建筑的一部分。作为展览唯一的色彩和唯一的点题作品,郑国谷的四色“靶心”(《砼世界—寻找隐秘的维度》,2014)镶嵌在庭院最高的墙面上,让人难以回避。这些场域特定作品展后将被长期保留成为空间的一部分,甚至会慢慢与环境相融而不再得到特别关照——这似乎也是“砼”这种人造物本身所具有的另一层含义。

在有别于传统的画廊白立方的不规则空间中,楼梯,院落,砖墙主动而有机地参与到展览主题的讨论当中。因此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平面还是三维的作品都很难不呈现出与空间的对话关系。然而整个展览触感上的冷酷,视觉上的隐忍和消弭,作品之间的和而不同却相安无事,更是将观者置于对观念与叙述逻辑可能性的猜测和彷徨中——而彷徨的终点似乎也只能一遍遍地落脚于“砼”。再造的“人造之物” 被艺术家从现实表征中提炼出超越其本身的特质,再被放归一处预设的场域中,是对其作为物的特性的反复拷问。正如策展人在展览前言中所示:“作品不是去表征现实,而是让现实呈现自身。”

与物的显现同样值得探究的是人的生存世界。“世界砼”,亦是世界同。逃离样貌日益趋同的水泥森林,竟置身在另一种“砼”的世界。这不应是个巧合,而更是一次充满试探性的自省与颇具诗意的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