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王光乐,《150617》,2015, 布上丙烯, 280 x 180 cm。

北京

王光乐:六块颜色

北京公社|Beijing Commun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内
2015.07.23 - 2015.09.12

在新展“六块颜色”中,王光乐展示了六幅新画。新画属于他长期进行的“无题”系列,以白色、三原色和三间色取代了原来常使用的较为沉着的深色。而其创作的流程大致不变:他先在空白的画布上刷上一层白色,等晾干后,往白色颜料桶里掺入一点其他颜色,调匀,给下面一层的底色留边,把中间的区域涂上一层。此过程反复多次,白色颜料桶里的颜色渐渐变深、变纯,而画面上的“中间区域”渐渐变小、变厚,形成隆起。最终,一种纯度被置换为另一种纯度。他为创作所设立的条件似乎在“自缚手脚”——在此框架下,观众几乎完全不能通过绘画读出艺术家对外在世界的指涉,或对个人情感的传达;也无法通过分析复杂的色彩、形式等结构关系称赞他的技巧,或笔触的独到之处——王光乐让画布平躺,将水分调入粘稠的丙烯颜料,颜料依靠自身张力和水分流失而运动,形成的是自然的边缘。

王光乐的工作手法是抽象的。即是说,他将某些内容有目的的隐藏,以便把其他的结构表达得更加清楚——绘画的工作(对世界的描摹、对情感的抒发、对色彩、形式、笔触的雕琢)被抽象为工作时间的叠加与积累。这种转换似乎暗含一丝超脱的意味,即艺术家与其他工种(比如油漆工)并无不同,都不过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一些工作的个体。只不过,虽然王光乐曾向朋友开玩笑说自己是位“油漆工”,但建立图像与时间的同构关系似乎要比粉刷油漆的工作棘手一些。王光乐的方法是通过绘画的行动,让身体的动作在画布上留下层级可辨的痕迹。于是,劳动的过程作为中介物被隐去了。剩下的,只有作为先验直观形式的时间肖像,一幅充满形式感的、“时间曾经于此流淌过”的证物。

我们可以看出,王光乐设定的流程、限制的规则(不流露个人化的痕迹)、选用的材料(能混合出渐变颜色的、粘稠程度适宜的丙烯颜料)、创作的方法(层层留边,让每层颜料形成不同厚度和纯度)都在确保主体意志尽量不会干扰“时间肖像”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但是,尽管我们几乎可以判断《无题》是对时间形式的写生画作,我们的自信却也只能停留在“几乎”的程度上。我们缺乏对其工作过程中意识状态的了解。我们不能断定他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在很长的时间内,“无题”系列的工作方法几乎一成不变?为什么绘制时间的肖像就一定需要花费艺术家本人(而不是刚毕业于美院的研究生)的大量时间?什么是王光乐持续从事枯燥工作的动力?他在工作中曾产生过怎样的内在经验?

然而,从画面或标题上来讲,“无题”系列并未对这些问题提供过什么有用的破题线索。从某种意义上讲,“无题”系列是封闭的,艺术家独家享有最终解释权。那么,观众试图进入作品的动力究竟源于哪里?无疑,王光乐是中国当代艺术界最为重要的青年艺术家之一。那么此刻,对于选择进入展厅并试图从中有所发现的我们而言,是作品的重要性带动了艺术家的重要性,还是相反?或许,这是一种在心理层面上展开的工作——在不断寻求变化和刺激的当代艺术圈,长年累月地、身体力行地、花大量精力生产出在形式上几乎毫无变化的绘画,如此“无趣”而“保守”的行为迟早会在我们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产生作用,从而被视为激进的、迷人的、“真正艺术家式”的行动。